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19年,全球贸易延续了2018年的下行态势。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2019年1一9月,全球出口总额12.9万亿美元,同比下降2.7%;进口总额13.3万亿美元,同比下降3.1%。在此种下行态势的背后,全球贸易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第一,当前全球贸易下滑与全球经济下行紧密相关。2015年9月至2019年10月,全球出口同比增速(三个月移动平均)与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相关系数达0.82(见图1),显示全球贸易的周期性变化与全球制造业景气程度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全球贸易的治理结构对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推动贸易的发展,需要建立互利共赢的贸易环境。而"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提升出有利于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这一倡议的实施,将会对当前的全球贸易治理结构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推动全球贸易治理结构向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全球贸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并深化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为全球贸易提供了新型构架的多边合作平台,为全球贸易治理有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全球价值链不断发展,而一个基于规则的、开放、透明和非歧视的全球贸易体系是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价值链的基础。全球价值链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其脆弱的一面。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全球化进程有所放缓,全球价值链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中间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增加了贸易统计及相关研究的困难,潜在的就业岗位损失也引起了各国经济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各国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也与日俱增. 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数字技术和全球价值链促使总量规模稳步增长,跨境交付和自然人存在模式占比上升.2005-2017年,全球服务贸易从7.03万亿美元上升至13.26万亿美元,年均增速为5.4...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贸易重地,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三国作为其核心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以传统贸易总值法测算中国出口贸易夸大了中国真实的贸易利得,导致中国频频面临贸易摩擦。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2011年的数据,从增加值贸易角度对三国间的出口额进行国内外增加值分解和测算,对比分析总值贸易和增加值贸易,解释三国贸易趋势和结构特征,进一步了解三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能更全面和准确反映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在国际贸易中的真实获益情况,对中国认清主要贸易合作伙伴、有针对性地制定贸易政策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全球生产分解模型,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全球失衡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会对经常账户产生影响,最终导致全球失衡,且采用上游供给的前向参与对全球失衡存在正向作用,而采取下游需求的后向参与对全球失衡具有负向作用,即不同参与方式对全球失衡具有差异化影响。本文还发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深浅复杂程度差异、产业类型参与差别对全球失衡均具有差别化影响。本研究为缓解中美贸易摩擦等国家间不必要贸易争端提供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7.
全球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仍在发展之中,更令人担心的是,它已转化为实体经济的危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的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将收缩1.3%,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全球贸易将下降9%。面对严峻的全球经济和贸易形势,每一个人都会反思:为什么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源自自诩为金融监管最有效的美国?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达成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达成及其影响陶士贵1997年12月13日,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全球金融服务贸易谈判经过2轮3年的讨价还价之后,终于达成了协议。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达成,对全球金融服务业的开放和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  相似文献   

9.
魏本华 《中国外汇》2009,(13):32-35
全球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仍在发展之中,更令人担心的是,它已转化为实体经济的危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的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将收缩1.3%,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全球贸易将下降9%。面对严峻的全球经济和贸易形势,每一个人都会反思:为什么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源自自诩为金融监管最有效的美国?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跨境资本流动已经崩溃,贸易停滞不前,只有跨境人员流动仍在增长。尽管当前的金融全球化程度比危机前要低,但称之为"去全球化"并不合适,而应是"更稳健的全球管理"。外国直接投资占跨境资本流动的份额更大;贸易数据并不像表面上那样令人担忧;跨境人员流动增速一直超过人口增速;数据、新闻、娱乐等都在互联网上实现了全球共享,且规模远远超过传统的跨境互动形式,数字全球化对增长的影响力比商品贸易更大。全球化只会变化,不会停滞,更不会逆转,全球管理的新常态也将更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