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地震保险——大灾后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岩 《金融电子化》2008,(11):76-77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我国造成陈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保险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长期以来,我国地震保险建设基本处于空白,对于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损失补偿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救济,灾害损失补偿率较低,严重影响灾后重建,极大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因此,必须更新传统地震灾害救助理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地震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损失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每年自然灾害都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更是暴露出我国巨灾保障体系的缺失,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障体制势在必行。而建立区域性强制巨灾保险体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杨爱军  李云仙 《上海保险》2011,(11):50-53,56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据统计,1950到2008年,我国巨灾事件发生次数约占同期世界的1/3,  相似文献   

4.
由于地震灾害,玉树州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二季度以后,地震灾害给玉树州经济金融带来的两面性将逐步显现。一方面由于地震,玉树州经济受到很大的损失,另一方面,灾后重建等需求也会拉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地震灾害、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灾害发生后,保险业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理赔,但保险赔付的数额占灾害损失的比例很小,保险赔付率远低于36%的全球平均水平,保险机制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加强我国巨灾风险管理,完善巨灾保险体系,提升保险在国家巨灾救助体系中的地位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青海玉树7.1级地震灾情发生后,巨灾保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据笔者了解,以往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诸如地震这样小概率、高损失事件,但三年内发生两次地震则让人们不得不引起更多的反思:防范高风险灾害的保险意识需要加强!那么,在高风险面前该如何通过保险来保障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呢?  相似文献   

7.
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灾害,五十年乃至百年一遇的灾害对当地的电力、交通、农业和居民生活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和国务院极为重视,一方面部署救灾工作,一方面着手灾后的重建,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8.
杨燕 《新疆金融》2007,(8):50-51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标准,我国是世界上灾害频发、受灾面广、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各种农业灾害频繁发生,而且灾害影响范围也很大,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9.
<正>"5·12"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经历的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造成四川省300多万农房受损。地震以后,在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四川省灾后农房重建取得积极成效:根据四川省建设厅的数据,"5·12"地震后全省农房规划重建126.3万户,2009年年底已全部完工;而截至2010年2月26日,因余震和地质次生灾害影响新增需要重建农房19.61万户,已经全部开工,其中已完  相似文献   

10.
一、背景介绍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其灾害损失补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2014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全国24353.7万人次受灾,从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来看,地震分布范围广泛、破坏力强的特点成为人类的第一大威胁。我国地震风险应对体系仍以政府救灾为主,而保险在地震风险管理中的职能缺位已经制约了地震受灾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震风险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琎 《上海保险》2008,(2):50-53
一、我国地震风险及其损失补偿现状 (一)我国面临严重的地震灾害风险 我国地形起伏,地质结构复杂,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全球的两个主要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一地中海地震带均经过我国境内。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地震也给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地震活动分布广、频率高、强度大,一旦发生,势必造成很大程度的损失。我国有60%的国土位于震级7度以上的强烈震区.其中包括我国50%的城市和67%的大城市。且震中区内大中城市较多,建筑物抗震能力不强,更加容易遭受由地震带来的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2.
这次汶川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物质损失,是一场巨大灾难。对受灾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国家安排了对口支援,使其能早日顺利运转。今后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如何建立有效的重大突发灾害风险应对制度,减少灾害损失,是我们下一步值得思考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曾遭受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灾害损失曲线能够反映地震灾害损失分布情况,对于在事前评估中国地震灾害风险,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超概率曲线理论,提出一种在有限经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生成长时期大样本的模拟灾害事件,以此构建年度地震灾害损失超概率曲线的方法;并且运用1990年~2011年间中国大陆地区历次地震灾害事件的经验数据,分别建立单起地震灾害损失分布模型和年度成灾地震发生次数分布模型,并通过随机循环抽样模拟生成1 000年的中国地震损失事件,构建出中国年度地震灾害损失超概率曲线。  相似文献   

14.
邱剑 《保险研究》2012,(1):78-85
本文通过收集全球地震灾害发生的数据,归纳出全球地震的变化趋势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概述了我国地震活动规律和地震带分布特征,并引用稳定分布函数分析了地震损失具有右偏、厚尾、长尾特性,解释了我国地震保险供需矛盾的原因。最后描述了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对地震风险的控制思路,提出了由政府干预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众理财顾问》2011,(2):16-18
10巨灾损失暴露"投保不足"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自广东5·7暴雨灾害之后,强降雨多次袭击南方诸省,并带来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不仅造成了财产损失,更出现较多的人员伤亡。8·24  相似文献   

16.
蒋永辉 《上海保险》2012,(11):56-59,62
一、建立我国洪水保险制度刻不容缓 (一)洪涝灾害频发,损失严重我国幅员辽阔,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季风气候显著,洪水灾害十分频繁,每年总有一些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17.
挑战巨灾--发展我国巨灾保险的策略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巨灾风险发生频繁 巨灾风险是指突然发生的将带来巨大损失的严重灾害或灾难,业界通常把地震、洪水视为巨灾风险.我国历来就是地震、洪水多发地区.  相似文献   

18.
谈谈图书馆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冰雪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这次灾害的突然发生,是对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处置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再一次敲响了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警钟。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损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都因自然灾害而使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遭受巨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更是暴露出我国巨灾保障体系的缺失,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障体系已经势在必行。笔者根据我国的具体同情,提出了建立区域性强制臣灾保险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自然灾害的频发,已对金融安全及金融服务形成冲击。如何构建高效的金融应急体系,使灾害损失降到最小,是当前灾害频发地区金融应急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昭通中支历来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通过认真研究和总结本地区发生的地震、洪水、泥石流及雨雪冰冻等突发灾害应急处置经验,针对灾害频发地区现行金融应急体系存在的不足,就如何构建金融高效安全应急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