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自主创新体系构建是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整体较弱,创新投入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重重困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中要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强度,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的作用,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创新体系,强化创新管理,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郑胜华  潘浩 《经济论坛》2013,(10):66-68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在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亦成为“十二五”期间加快经济结构升级的战略抉择.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背景入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界定、特点归类、存在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并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周红英  贺正楚  张训 《经济地理》2011,31(12):2060-2064
从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与升级的实现形式出发,论述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我同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发展战略眭新兴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自我国推行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战略以来,各地都采取了以财政税收为主体的政策手段,以期加快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但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陷入生存危机的事实说明,在某些特定的行业部门,当前的政策不仅没能推动其发展,反而使其面临更大的发展压力,此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悖论。从政策作用机制、科研创新规律、对外经济协作策略等角度分析了悖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已经被纳入“十二五”规划而在我国得到广泛的推行。本文在回顾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提出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理论的思想源,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否仅代表新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否是一成不变的;在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后,是关注产业本身还是更应关注新兴环节;应该如何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否只是一个地方的事等五个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了优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着眼长远,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的新兴产业。浙江已进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能否培育和加快发展若干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将决定浙江未来产业层次,决定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和全国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7.
发展战略、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与升级的实现形式出发,论述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及其形成路径.根据中国实践,讨论中国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并对低碳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规模上、产业技术上、产业集聚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基于产业结构演变的视角,研究发现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需求结构变动、供给结构变动、国际贸易、技术进步与标准升级等方面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密切联系.为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要加速要素集聚以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引导消费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需求,坚持创新驱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并针对出口产品给予税收优惠,建立完善“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加快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核心技术新、市场需求新、发展模式新等特点,它代表了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从系统辩证思维角度来审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着重注意:在发展观念上,要从战略性高度系统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在发展路径上,要改变技术发展路径探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在发展方法上,要整合各种资源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明  赵丹华 《发展研究》2013,(11):50-55
通过分析战略新兴产业的特征,在总结国内外产业技术路线图绘制的基础上,提出“市场需求—产业目标—技术研发”的绘制路径.以福建省LED照明产业为例,运用技术路线图的方法描绘了未来产业技术发展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加强产业集聚、利用区位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等建议,为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科技规划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应对经济风险能力至关重要。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布的2016年为时点,选取2010—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产业政策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十三五”时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国有企业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研发水平较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对政策变动的反应高于研发水平较高的企业。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证实,研发支出作为中介变量发挥作用,存在“产业政策支持→企业研发支出增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传导机制,且非国有企业的传导机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经济二次探底危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该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入手,在阐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以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3.
产业创新是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在寻求新发展动能过程中,构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耦合创新网络,形成以创新带动有效供给、以有效供给刺激有效需求的传导机制,这既是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比较传统产业创新链与新兴产业创新链区别的基础上,探讨了跨界耦合视角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创新链耦合机理,提出了产业创新链跨界耦合关系结构模式。各地政府应创造有利于形成跨界耦合创新网络的环境条件,通过产业创新链耦合战略,建立完善的创新资源耦合供给机制,创造新供给,在共生网络内形成创新驱动的双重动力,提高整个产业集成创新能力,以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产业升级是传统产业主导逐步转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并不是残酷的淘汰和替代,而是两种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而是两者的高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存在协同共赢和资源互补的可能性。通过资源转移和市场共享,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两者将最终实现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是调整安徽省产业结构的重大突破口。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以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争夺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为战略重点,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阐述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安徽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明确发展目标,锁定发展重点等五个方面对培育和发展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与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之一,产业集群是其发展的主要模式,因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梳理和回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相关文献,从产业链、价值链、创业扩散及政府政策体系支撑等视角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规律,通过解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生成机制,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研究的总体框架.本文的结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一个新兴而又复杂的经济现象,研究难度比较大,目前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缺少深入的定量研究,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效率效应等研究方面加强研究和突破.  相似文献   

17.
产业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产业发展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和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伯明翰、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在产业转型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应从产业创新战略、升级传统产业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转型的人才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引进来"战略和大力发展科技和金融中介服务业等方面来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逐步由外需转向以内需为主的背景下,本文考察需求侧本土市场消费升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对促进实现国内国外双循环、抢占科技领域高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利用2000—2016年中国各省域经济发展数据、WIOD世界投入产出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和中国专利数据,分别从产业和企业层面系统考察了本土市场消费升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内在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总体上,本土市场消费升级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主要通过市场规模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实现;在考虑内生性和住房消费挤出效应等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本土市场消费升级的全球价值链升级效应呈现出明显的行业、区域和所有制类型异质性;国内和国外市场消费升级均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市场基础,但国内市场消费升级已然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更为重要的驱动力。本文研究表明,进一步提升内需的消费质量,对于促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必须深化国际合作,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基于低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加工制造环节。未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的重点是,突破比较优势陷阱,由全球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延伸。在操作上,可对不同类别的产业分别采取升级对策,并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进行具体规划。  相似文献   

20.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立足结构转型和着眼未来经济布局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在国家层面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殊经济背景进行分析,得出地方层面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应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结论,但现阶段各地区均不同程度存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趋同和传统产业让位的情况。根据趋同成因的不同,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识别问题界定为"因资源禀赋而促进转型升级"的正向评价和"因外部引进而导致羊群跟随"的负向评价两种类型,给出基于正向评价的技术发展路径,并提出基于外部效应的"技术引进—要素升级"和"产业转移—模式创新"两类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