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企业整体薪酬制度重构的理念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整体薪酬制度是一个包含了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知识性资本报酬与雇员薪金、显性薪酬和隐性薪酬的多重组合。如何通过技术性和创新性的组合,既激励企业人力资本发挥其全部效能,又实现企业最大效益,是整体薪酬制度重构中所遵循的理念。应该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在基于雇员薪金和企业业绩角度而进行的绩效薪酬激励中,用活基于长期激励性计划的股权激励和非经济性激励等激励计划。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本一样,是企业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人力资本是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是企业财富的真正创造者,所以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是合情合理的。在实践中,人力资本股权化是对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改革战略格局中MBO的制度逻辑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退民进"是市场化改革在企业产权制度结构调整层面的具体体现或实现形式,也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的体制改革之基本方向和必然选择.MBO是在后工业化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拥有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要素所有者在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中的地位提升和权益凸现,是对传统物本产权制度框架下所谓"两权分离"的委托代理关系所提出的现实挑战,它是企业管理层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能权益的具体实现形式.对于处在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来说,MBO具有特殊的制度创新意义.但MBO不是万灵丹,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MBO,也不是企业所有经营管理问题、包括产权制度问题都可以通过MBO来解决,不同企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企业改革战略.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股权激励是国企分配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慧平  陈翔鸥 《当代财经》2001,(9):74-75,78
人力资本股权激励是国企分配制度的创新,目前我国人力资本股权激励机制还在试点与探讨之中,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我国国企人力资本股权激励条件尚不成熟,尽管股权激励在许多国家已得到普通运用,且非常有效,但在我国实行起来难度较大,我们应抓紧制定适合我国国企人力资本股权激励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则成为社会的主宰.社会的权利结构以资本为结构展开.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股权激励对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本文通过探索有效的高级管理人员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研究高管股权激励的种类以及股票期权设计的要素,最后探讨在我国实施高管股权激励的难点和前景.  相似文献   

6.
新三板挂牌企业大多属于成长初期的中小型企业,类型也都集中在人力资本密集、对科研人才依赖度高的行业,因此为了优化股权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团队稳定性、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股权激励成为了挂牌企业成长的助推器,备受关注.但由于新三板的业务规则中对于股权激励没有较多的规定,我国目前的实务操作中只能大致参考上市公司的有关规定,使得许多新三板企业面临的独特问题无从解决.于是本文从股权激励的介绍开始,引入到新三板挂牌企业股权激励的实证研究,分析了目前股权激励制度在新三板中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实施股权激励的几种模式,发现了其中所存在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制度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礼琴  吕康银 《时代经贸》2014,(4):64-64,66
股权激励是近50年来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用以激励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制度。管理者股权激励,作为一项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已经部分为理论和实证所证实。本文对三一重工股权激励方案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股票期权,并探讨了股票期权的适用性优点,如股票期权不会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在限制性股票计划中激励对象可能享受“免费的午餐”的机会等。  相似文献   

8.
《现代财经》2014,(12):96-109
股权激励为何在中国实施维艰?基于代理成本理论和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研究表明,第一类和第二类股权代理成本显著高的公司,愿意选择股权激励计划缓解股东与经理人的冲突,但债务约束的广泛存在,限制了其对该项制度的选择,特别是对股权激励计划具有强烈需求和实施意愿的民营企业而言,债务的约束力更强。本文的研究体现了债务代理成本在我国企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并对我国股权激励实施现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9.
2009年A股市场股权激励再度扬帆起航。年内,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37家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的计划(草案),6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正在执行中,2家上市公司中止了股权激励计划(见附表1)。相对于2008年多家上市公司中止股权激励计划、对股权激励计划的迷失,2009年资本市场整体复苏,带动A股市值大幅增长,2008年度被许多上市公司终止的股权激励计划也在2009年掀起重启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高低的关键性标准。当前的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但是需要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才能够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文章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公司业绩和高管股权激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揭示与分析,探讨了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1.
晋拥军 《经济经纬》2005,(1):91-92,106
当国有企业引入人力资本产权、把国有企业看成一个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特别合约时,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也进行了制度创新,从而大大节约了国有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进而指明了未来国企改革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产权改革社会化趋势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卫宾 《经济与管理》2008,22(10):19-22
经济体制转型国家的产权制度改革往往与经济市场化密切相关,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生产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化、社会化,一切生产要素都要通过市场为全社会所用。产权的社会化,实现了资本的社会运营,形成了财产权利的社会分解、经济利益的社会分享和风险责任的社会分担,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我国生态资源效率低下根源于"公"权,但提高其效率的出路未必就在于"私"权化。因此,在我国生态产权制度改革中,既要引入激励性机制,建立市场化的生态环境公共产权规制,又要打破传统"公有"—"公用"—"公营"中的"公用"、"公营"生态资源运行范式,把使用权和经营权按生态资源公共性、外部性做技术性分离,明确使用权和经营权各自的权能,引入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参与生态产权的经营和竞争,使国有企业从部分生态资源的经营领域退出,形成多元化、市场化的生态资源经营制度和生态产权混合型管理模式,实现我国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4.
刘诗白教授长期以来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的实践,在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抽象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有关产权概念、财产权功能、企业产权和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等问题,对中国产权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了独到的真知灼见,创立了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产权理论.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s concernedwith rural property rights in Mexico. Consideration of this issuewas occasioned by the liberal program of reform adopted in 1992by the government of Carlos Salinas de Gortari, which providesfor a gradual privatization of the Mexican ejidos, a form ofcommunally administered property. The present contribution examinesto what extent this reform project is theoretically founded andwhich practical problems it encounters in implementation. The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rural property rights in Mexico is outlined.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implementing the reform projectare discussed for an empirical case example in the Soconuscoregion (Chiapas) in Mexico. Finally, a number of consequencesare drawn.  相似文献   

16.
合约理论视角下,企业中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权利内容包括雇佣性收益、股权性收益、参与权及控制权等权利要素。不同合约下权利要素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方式的不同类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方式影响员工行为与企业绩效,而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方式的选择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与具体情景因素相匹配的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方式,对员工行为与企业绩效会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仍然遵循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货币资本产权原则,不能科学地体现中国国有企业的设立宗旨和特定功能,也不能科学地建立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现实需要我们用人力资本产权原则替代货币资本的产权原则主导国有企业的下一步改革,用人力资本产权原则确定全体人民的国有资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制度的构建是未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方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一直坚持进行市场导向性改革,高度契合竞争中立宗旨与理念。本文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市场导向性改革脉络,总结目前国有企业竞争中立改革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我国竞争中立制度框架的体制基础和具体构成。最后,本文提出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两方面来塑造中国国有企业竞争中立改革的制度框架,并根据九大制度安排构建了竞争中立制度改革的路径。现有研究多从法学和贸易视角质性分析竞争中立定义、原则内容和中国应对措施,尚未提出我国竞争中立改革的制度框架和实践路径,本文所建立的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制度框架与改革路径对建立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产权激励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微观层面,另一个是宏观层面.西方产权理论侧重于微观与效率分析,却无法解释经济增长和政府职能在宏观层面上对产权激励的影响.中国在经历了30年改革之后,社会的进一步转型需要剖析政府在宏观层面上的产权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