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肖建兵 《广告大观》2005,(10):166-166
在我的记忆里,能和整个夏季联系起来的只有四年一次的世界杯或者奥运会了。从没有想到过,竟然一档电视节目会陪伴我们过完2005年这一整个夏季。我开始看《超级女声》是从全国总决赛10进8那场开始的,关注的原因是想弄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年轻的孩子都在为《超级女声》发狂。  相似文献   

2.
朱海松 《广告导报》2005,(11):61-61
2005年最火爆的电视节目无疑是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手机成为这台节目的决定性角色,“超级女声”宣告了第五媒体的强势崛起!从传播和广告的角度来看,这台节目最突出的特点有两个:量化与互动。在手机短信出现之前,几乎所有传统媒体都不能对自己的受众进行精确地量化,超女最后一场决赛的前三名短信得票数接近800万,意味着电视机前扎实的观众群基础,同时这也暗示着:未来所有传统媒体的受众统计可以通过手机这一第五媒体直接计算出来!  相似文献   

3.
作为2005年风靡全国的一档电视节目,正是国内各媒体全情投入,一路推波助澜,才使《超级女声》成为2005年的重要“现象”。尽管媒体褒贬不一,然而,从报纸到网络,再到短信,其实媒体所发出的任何声音都在为这档节目的利润做出贡献。可以说,这的确是《超级女声》策划者的最大成功。尽管对那些满怀梦想的超级女生来说,节目的宗旨在于“想唱就唱”,对于节目制作者而言,该档节目的宗旨却正是“想赚就赚”,一直赚到盆满钵满。其间,众媒体实在是为《超级女声》拉足了票,做足了免费广告。当然,众媒体并不一定都是盲目跟风炒作,相反,各种不同的表现应该也都有其利益所在吧。其中,经济利益的驱动可以说是众媒体纷纷搭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王石 《浙商》2005,(10):20-20
大家都会觉得奇怪,怎么王石一个50多岁的老头,会追着看“超级女声”,不但场场不漏,还到处向别人推荐?我平常看电视节目的范围比较狭窄,一般是三个台,HBO,Discovery和国家地理频道,这都与我爱好登山有关。但在一次无意中看到了“超级女声”这个节目,让我欲罢不能,每个礼拜五都会很自觉地收看。其实原因很简单,好看、好玩。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曾经在国内荧屏红火过的《玫瑰之约》、现仍在国内电视走红的《开心辞典》、《幸运52》等栏目,从节目理念、制作方法上看并非原创,而是借鉴、模仿海外同类节目成功运营的经验与技巧的基础上取得成功的。随着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飙红成为2005年国内的一个重要社会文化事件,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如何引进、“拷贝”国外成功的电视节目格式(TV program format)尤其是游艺类节目(game show)格式。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广告主在电视媒体投放广告是以收视率作为依据,所以当一档号称“零门槛”的“平民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的收视率越来越高时,其广告投放量也越来越多。据央视一索福瑞调查,《超级女声》白天时段收视份额最高突破10%,居CSM31城市同时段播出节目收视份额第一;湖南卫视公布的2005年广告价格显示,《超级女声》年度总决赛的广告报价高达每15秒11.2万元,超过央视一套最贵的15秒11万的黄金时段电视剧贴片广告价格。然而,收视率是否已经成为全行业默认的唯一标准?拥有高收视率的《超级女声》能否为广告主带来其期望的高回报?答案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7.
用数据说话     
陈丽洁 《中国广告》2011,(10):105-106
为了能够给中国观众提供更多的电视节目选择,近年来,我们看到从国外引进流行节目,进行本土化改革之后再呈现给中国观众的形式越来越流行,成功案例不断涌现,诸如《超级女声》等。《中国达人秀》也是其中比较突出的节目。  相似文献   

8.
孙隽 《广告导报》2005,(5):82-83
我是在飞机上读《新周刊》时无意中了解到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当时这个节目脱颖而出,一举夺得“《新周刊》2004年最具创意大奖”,这引起了我对《超级女声》特别的兴趣。我们决定将公司酸酸乳这个品牌完全依托这个节目时,我心中满怀着忐忑和期待。  相似文献   

9.
李阳 《广告大观》2007,(4S):106-107
《超级女声》的火爆引发了娱乐选秀节目在全国各个电视台的泛滥,进入2006年,电视选秀节目继续成为中国娱乐电视节目的热点,全国各主要媒体的电视选秀节目仍然是红红火火。但是,在这一片大好的局面中,电视选秀节目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暴露无遗,节目千篇一律就成为许多策划、制作人无法摆脱的泥潭。由此也就形成了国内电视娱乐节目“主角相似、形式趋同、风格单一”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贺建平  魏杰 《商场现代化》2006,(3X):101-102
当费斯克的受众理论和经济模式遭到西方学者的质疑时,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却有力地证明了这两种经济模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超级女声”被湖南卫视的经济运作之手推到台前,裹卷在媒体与广告商的巨大利润之中。据主办者称,“超级女声”决赛期间的平均收视率超过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栏目的各类广告和短信收入以亿计数。为什么这一栏节目会产生如此巨大的经济利益,本文力图以两种经济模式对此作出解释,并对受众与媒介文本就“媒介意义的建构与消费”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朱玉童 《广告导报》2006,(10):87-87
2005年超级女声在中国娱乐节目界可谓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一档节目,全国4亿观众,平均收视率超过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赞助商蒙牛向市场投放20亿袋印有“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产品,销售额应该在20亿元左右,其中广告和促销费用仅1亿元左右……所有这一系列数字成就了蒙牛品牌,也成就了超级女声品牌。2006年超级女声遭遇低潮,居网络、平面媒体报道,超女收视率低于央视《梦想中国》,东方卫视《加油,好男儿》两挡选秀节目,我们暂且先不管这个数据是否真实,但是我们从今年观众对超女的热度,可以看出生命周期才4年的“超级女声”面临品牌老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若波 《广告大观》2007,(3S):106-108
收看电视是最普遍的家庭娱乐方式,它吸引观众的最大特点就是同时分享性,虽然这种分享在空间上是以家庭为单位分隔的,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这个分享过程是收看了同一节目的观众之间的社会性互动,比如说《渴望》、《还珠格格》等热播剧,比如超级女声等热门活动,比如看了想骂、骂完还看的央视春晚。由电视媒体单向传播的特质决定,观众互动往往集中在电视节目结束之后,  相似文献   

13.
品类的胜利     
叶茂中 《广告导报》2005,(10):156-156
我在2000年为赵本山所演的一支广告写了一句广告词:地球人都知道。这句话后来成了中国老百姓的口语之一。但真正让我感受到这句话的却是超级女声。因为如果你不知道超级女声,那就别怪大家用看外星人的异样目光打量你。因为超级女声已经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  相似文献   

14.
<正>由湖南卫视主办、蒙牛冠名的《超级女声》,收视率屡创新高,在百度中文搜索中输入超级女声四个字,可以看到有1150万个查询结果。2005年《超级女声》引起了巨大的关注与追捧,该节目从广告收益、赞助费、短信收益、衍生收入到商业品牌,带来了亿元商机。2005年蒙牛借助参与《超级女声》这一活动强势拓展旗下蒙牛酸酸乳,随着《超级女声》活动渐入高潮,蒙牛酸酸乳成为女孩子心目中的时尚饮料,销量激增,其品牌也变得与《超级女声》密不可分。《超级女声》在商业上的成功在于有效整合了三个因素:一是《超级女声》活动本身具有好的创意及其好的实施;二是赞助企业的巨额资本介入;三是湖南卫视这一娱乐强势媒体平台。目标明确,手段运用具体,商业实施过程步骤清晰、紧凑是《超级女声》成功的关键。超级女声不仅是一场万人空巷煽情至极的大众娱乐秀,一个空前火爆的流行文化现象,更是一次精心设计和策划的顶级商业运作,《超级女声》与蒙牛的合作堪称经典之作,其成功运作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经济学启示。  相似文献   

15.
《超级女声》火爆荧屏的秘密--5城市观众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庆 《市场研究》2005,(9):17-19
自2005《超级女声》开播以来,湖南卫视播放的《超级女声》节目便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比赛进入到各赛区的决选,关注《超女》的观众也在不断增加,而加入短信投票后,更是给众多fans提供了一个支持喜爱女生的重要方式。如今《超女》已接近尾声,而人们对其也是褒贬不一,那么,究竟是哪些人在收看《超女》这个节目?又是什么在吸引他们关注《超女》呢?观众心目中的全国总冠军又会是谁呢?针对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6.
《超级女声》,2003年湖南经视打造的一个真人竞赛现场秀娱乐节目,啼声初试便受到了全国观众的积极关注与参与。2004年,“超级女声”被《新周刊》杂志“2004生活方式创意榜”评为“创意TV秀大奖”,在国内众多选秀节目中惟一获得此殊荣。2005年,挂名“蒙牛酸酸乳”的“超级女声”更是以迅猛之势红遍全国。  相似文献   

17.
由湖南卫视娱乐频道和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打造的《超级女声》今夏颇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超女迷”近至普通百姓,远至央视名嘴。为此美国主流媒体《今日美国报》告诉远在大洋彼岸的读者,在毛泽东的家乡,《超级女声》正准备席卷中国……在频道林立、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节目依靠品牌制胜日益成为共识。理念当前,审视成为必然:传奇般缔造着高收视率、于一片喧嚣中赚个盆满钵满的《超级女声》,能否成其品牌?其品牌之路是将于漫漫中走向康庄大道,还是在大众饕餮一时后归于沉寂?  相似文献   

18.
《超级女声》是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和上海天娱传媒公司合作创立的电视娱乐节目品牌,天娱传媒对《超级女声》有品牌拥有权,湖南卫视具有整个播出权,这种节目运营模式比较鲜见,机制创新,权责分明,调动了参与者创作的积极性,彻底改变了媒体界当前的大锅饭局面,从而让内地娱乐节目有了一个全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超级女声》,襁褓中的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大王牌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和《玫瑰之约》遭遇大肆仿制、吸引力衰退的压力下,湖南卫视为了巩固其国内娱乐节目的领先地位,催生、炒作出了时下最有轰动效应、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娱乐节目——《超级女声》。在全国电视节目严重同质化的情况下,这种另辟蹊径、敢于吃螃蟹的举动,不仅与湖南卫视的频道定位相符,也适应了当前电视栏目的制作观念,值得提倡,《新周刊》就曾将该节目评为“2004年度创意TV秀”。  相似文献   

20.
<正>自从2000年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模仿香港亚视与日本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系列节目《电波少年》)节目的开播,让中国观众首次领略到"真人秀"这种电视节目的魅力以来,中国电视从"晚会体""游艺体"一步步走到21世纪,开始了"真人秀"的流行。2005年的《超级女声》(模仿美国FOX电视台的美国偶像)开启了草根选秀的热潮;迎合普通大众现实问题的《非诚勿扰》《非你莫属》等节目则又是对真人秀领域的又一细分;而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