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银行卡作为安全可靠的电子支付工具.一直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和持卡人数的增加,近来诈骗分子开始盯上银行卡,采用种种手段骗取钱财,坑害持卡人,成为一大“公害”。笔者将八种银行卡骗术及防范对策提供给大家,以供大家及时识破骗术,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迅猛。为了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用卡需求,各家银行纷纷推出多种人性化服务,主动为信用状况良好的持卡人调高信用额度就是其中之一。银行主动调整持卡人信用额度为持卡人提供了便利,但也存在一定风险。本文通过分析银行主动调整持卡人信用额度的法律风险,探讨其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信用卡》2007,(3S):41-41
随着银行卡刷卡消费增多,各类银行卡欺诈案件将进入-个多发期。一些犯罪分子针对持卡人银行卡知识欠缺和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的弱点.采用各种欺诈手段进行银行卡诈骗.盗用持卡人资金。为此.中国银联北京分公司日前发出温馨提示.请广大银行卡持卡人注意防范。[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能给持卡人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支付方式。目前,内地各行纷纷推出信用卡免息分期付款业务,持卡人在一次性大额购物或服务消费时,不仅可以将付款总额分解成若干期数,而且还可享受免息待遇,因而这项业务受到持卡人的青睐。但是,对银行来说,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存在一定的风险。本试从银行的角度,通过分析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的特点和风险,探讨相关的法律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投资管理》2008,(9):42-42
近日,建设银行西藏分行与中国移动西藏分公司联手推出一种名为“银信通”的业务,只要持卡人开通“银信通”服务功能,无论是取款,存款,刷卡消费等账户资金变动,中国移动将短信发送至持卡人手机上,第一时间通知持卡人账户资金变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信用卡风险发生也越来越频繁。信用卡风险存在于信用卡业务的各个步骤中,包括:产品设计、客户关系、新业务、交易流程、报表生成和寄送过程、持卡人服务、差错争议、催收过程等。而且随着发卡行、特约商户和持卡人的增多,信用卡风险体现出涉及面广、风险种类多样、危害性大的特点。如何认识、规避、防范信用卡业务风险,保持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是我们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电脑》2011,(8):93-93
近日,交通银行联合中国银联向交行信用卡持卡人提供“足不出户,随时购票”的便利服务。该项服务面¨交通银行所有信用卡持卡人,持卡人无需前往营业网点办理注册版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业务即可享受此项服务。  相似文献   

8.
张长琦 《南方金融》2001,(10):58-60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卡规模的扩大,信用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将成为各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信用卡风险主要包括持卡人风险、特约商户风险、发卡银行内部风险和诈骗风险四类.其中持卡人风险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银行卡冒用,一般指持卡人卡片被他人持有并使用,可分持卡人知晓(包括事后知晓)和不知晓两类。前者主要指借用和亲友擅自使用;后者主要指因遗失、被盗和被抢等被盗用。一直以来,银行卡因遗失、被盗和被抢等而被盗用是银行卡冒用的主要形式,但近来因借用和亲友擅自使用而导致持卡人否认交易的现象也频繁发生。由于银行卡冒用常常以非法套现的方式出现,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信用卡是一种货币支付工龄,也其他支付工具相比,其最大区别就是允许透支,即银行向持卡人提供一定程度的信用贷款,并限时清偿,而信用卡业务流程是由发卡银行、的寺卡人和特约商户三个主体构成的,因此信用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其风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信用卡风险包括:信用违约和信用诈风险;冒用欺诈风险;假卡欺诈风险;内部作案风险,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一)发卡银行方面:1、部分业务人员素质不高,风险防范能力差。2、对银行制定的规章制度没有很好地执行。3、内部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稽核制度。4、对特约商户与营业网点经办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够。5、风险监控手段落后,使恶意透支者有机可乘。6、银行间的联合防范不力,使不良持卡人有空可钻。(二)特约商户方面:业务受理中的失误引发风险。2、业务受理中的非正常操作引发风险。(三)持卡人方面:1、信用违约。2、恶意透支、蓄意欺诈。3、冒领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4、利用遗失、被盗卡进行诈骗。5、伪造、涂改和利用过期卡进行诈骗。  相似文献   

11.
案件调查显示:银行卡特约商户风险防范亟待加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琳 《金融会计》2012,(9):31-34
信用卡诈骗案件影响恶劣,严重影响银行卡用卡环境,持卡人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同时此类案件仍处高发态势。因此,加大银行卡特约商户管理、防范特约商户风险,遏制不法分子犯罪势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信用卡行业的繁荣基于消费者的弱势地位,信用卡公司从持卡人身上榨取每一个美分;持卡人一旦犯下最轻微的错误,就要遭受拦路抢劫般的惩罚。”  相似文献   

13.
一、信用卡的主要风险类型信用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持卡人的经济状况改变或社会发生变化造成的持卡人不能按期还款的风险。欺诈风险。包括蓄意欺诈、冒用他人信用卡风险和伪造涂改进行作案、伪造他人资料申请信用卡,骗取银行资金造成的风险。个人风险。信用卡持有人安全用卡意  相似文献   

14.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信用卡发卡量已突破2.2亿,各发卡行的卡量实现了高速增长,目前基本完成了“跑马圈地”,已经为“精耕细作”打好了客户量基础。然而,有调查显示,我国有近三成的持卡人认为各行信用卡没有差别,有五成以上的持卡人认为各行信用卡有一些差别,认为有较大差别的持卡人仅占总调查人数的12%左右。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信用卡》2012,(5):95-95
近日,国际信用卡品牌JCB宣布,A2012年4月1日起,面向全球NNJCB信用卡持卡人开展“JCBFree香港电车Ride”活动,JCB持卡人司免费乘坐贯通香港岛北部主要地区的双层有轨电车(以下简称“香港电车”)。  相似文献   

16.
汤晓东 《新金融》2001,(12):28-31
金融创新主要源于现代科技在金融领域中广泛而深入的应用,突出表现为以纸张或金属为载体的传统货币向计算机电子数据为载体的电子货币的转化。区别于现金、票据、汇兑和托收等传统支付工具,当前的主要电子支付工具是银行卡、银行卡的推广使用使银行业务随之由传统的柜面手工操作向电子化操作发生转化。但是由于目前持卡人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发卡银行卡类业务管理、技术系统尚不尽完善以及立法尚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在发卡银行与持卡银行与持卡人的纠纷频频发生,不仅使发卡银行蒙受经济损失,而且对于发卡银行的商业声誉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本尝试从银行角度出发,以银行卡业务纠纷为例,结合当前法律环境,探讨银行卡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从国内第一张顶级信用卡民生钻石信用卡到充分展现持卡人个性的民生id卡.从屡获“最具创意产品奖”的民生女人花信用卡到新近联手VISA发行的民生奥运主题信用卡……作为国内发卡市场的后起之秀,民生信用卡一系列的创新产品为其创意营销夯实了基础,“创意营销一直是民生信用卡创新文化的重要部分。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多元化的用户需求,民生信用卡将致力于持卡人的需求研究,针对持卡人的个性化青求实现专业化的产品设计及创造性的市场营销,为持卡人带来更多惊喜。”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杨科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底广东省发生针对银行自动取款机(ATM)的案件,持卡人利用银行卡系统的设计漏洞,提取大额现金,结果被判以重刑。近来媒体有关自助设备的讨论很多,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自动取款机少吐钞或吐出假钞、持卡人恶意取款等。如何杜绝自助设备的风险或将其降到最低呢?本文从自助取款交易系统出发,探讨自助设备风险防范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金融双语     
关于“内卡外抛” 近期,有媒体报道:国内银行发行的双币卡已因“内卡外抛”导致持卡人被收取了额外的费用。一时间媒体之议纷纷扰扰,双币卡似成众矢之的。在多数媒体的报道中,双币卡被冠以“窃取持卡人外忙兑换手续费”的罪名。受此影响,一些不明就里的双币卡持卡人大呼上当。  相似文献   

20.
武义飞 《金卡工程》2004,8(2):54-56
把刚刚过去的2003年称为中国银行界的“信用卡年”,也许并不为过。犹如从沉睡中醒来的火山一般,各家银行发行信用卡的热情喷涌而出,使得国内银行卡产业进入一个空前提速的阶段。与此同时,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持卡人群体,对银行卡安全性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