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票价格和宏观经济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利用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有关的月度数据对上证综指和几个有代表性的宏观经济指标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变化的关系,以期能对股票市场宏观调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1990年12月9日和1990年12月1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营业以来,中国的股票市场经过近19年的发展,十多年来,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和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与宏观经济指标相比较,我国股价指数呈现出与宏观经济相背离的轨迹。本文利用国内工业增加值IGP和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从1994年1月至2009年8月188个样本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对"我国的股市能否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个问题作出回答并分析其中隐含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3.
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在4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是脱胎于计划经济模式,是在短期内人工速成的市场,因此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力主做庄,恶炒个股,内幕交易等等许多不规范的运作行为。对这些问题,有必要探讨。本文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这一时期的我国股票市场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我国股票市场的股价波动与宏观经济状况的关系,寻找我国股市行情变化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重要意义与影响出发,综合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产生的主要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因素、宏观经济因素与投资者的行为因素3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这3个因素如何影响股票市场的波动,认为股票市场波动性是政策因素、宏观经济因素与投资者行为因素交互效应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张妮  杨一文 《价值工程》2014,33(33):3-6
为了刻画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波动间的相关性,在静态Copula模型的基础上,应用了一种全新的条件动态Copula(DCC-Copula)技术,它可以捕捉到经济变量间动态的相关结构。结合Gaussian-GARCH模型和DCC-Copula函数,建立了DCC Copula-GARCH模型全面对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之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波动之间存在着较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吴轩 《价值工程》2013,(19):17-19
理论上,宏观经济通过传导机制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从而产生联动效应。文章主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VEC模型,就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股票市场的走势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政策对股票市场有一定的影响,但政策变量产生影响的显著程度与股票市场对政策变量的敏感度,时滞现象,观测时间长短以及市场自身波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以利用相关数据从实证方面对中国股票价格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得出股票市场指数与部分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均衡关系的结论,说明我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发展是基本一致的,股票价格指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及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票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股票市场发展和宏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各种联系,本文通过多元回归和VAR模型来研究两者波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同期之间股票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是这种相互关系还很弱,宏观经济波动对股票市场波动的解释能力也很弱;宏观经济波动对股票市场波动的预测能力要强于股票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预测能力。本文认为,导致这样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太多,我国的股票市场受政策或重大事件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9.
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国股票市场已经走过了11年的不平凡历程。在迂回发展之中,股票市场历经了曲折。可以说,股票市场的发展正处在中国经济的特殊转轨时期,频繁变化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模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虽然我国股市发展还不成熟,宏观经济与股市关联度没有成熟市场那么高,但在分析中国股市的市场运行及制度风险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宏观经济政策对它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是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不同传导机制影响股票市场及其发展的。它的影响途径可分为两个大方面:一是直接影响,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作为股市基石的上市公司将直接受益,公司利润水平提高;二是间接影响,宏观经济快速增长,有利于投资者提高对股市的信心,从而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股市。有些宏观经济政策,虽然并非直接针对股市,但股市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潜在的、长期的,有时政策效应在股票市场的显现也会有一定的时滞。但是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股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管理层对股市发展也非常关注。因此,宏观经济与股市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密切。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的诞生。在股票市场规模不断发展的同时,上市公司日益成熟,投资者日趋理性,管理层的监管也日益规范。但总的来说,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股利政策对公司的发展有独特的重要作用,需要考虑公司所处的行业,宏观经济走势,国家政策法规,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有益于公司长远发展的股利分配政策,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一)宏观经济总体上仍处于繁荣阶段 自2004年以来,投资和对外贸易推动型扩张主导着本轮经济周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自1998年中国房地产住房体制改革和2005年中国股权分置、全流通股改革顺利进行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在这几年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且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研究中国房地产和股票价格波动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微观角度而言,它既对投资者投资行为(如提供有效投资组合)有现实意义,也对宏观经济,尤其是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规避也有重要意义。一、中国股市与房地产市场负  相似文献   

13.
从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国股票市场迅速发展,以深沪两地股票交易所为主体的市场格局已初具规模。实践证明,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起了推动作用;对提高人们的金融意识,转变投资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和任何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发展历程一样,中国股市正在经历从高度投机向稳健投资的转化阶段。理性的分析、判断选择,越来越成为决策成功的关键。财务分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对于金融发展的原因学术界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对法律和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制度的变迁与银行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的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制度变迁对中国的金融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正充分发挥股市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但近些年来,我国股市长期在2000点左右上下震荡,损害了股市正常的融资功能,不利于在保持发展的情况下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当前,进一步完善股指期货市场,有助于稳定我国的股票市场,进而有利于金融和宏观经济稳定。股指期货具有股票市场"稳定器"功能相对现货市场,股指期货市  相似文献   

16.
自1995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到1996年宏观经济“软着陆”基本成功,通货膨胀率从1994年的21.7%回落到6%左右,而同时经济增长率依然达到10.5%,实现了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但微观经济形势并不让人乐观,国有企业效益依然较差,亏损面进一步扩大,下岗工人激增。进入1997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的同时,国有企业内部的矛盾、主要是下岗待业人员增加,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探寻恰当的对策。一、当前的经济态势与矛盾进入1997年以来,宏观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通货膨胀率保持在6%以下,可以说经过近三…  相似文献   

17.
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股票市场,所谓股票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可见它对经济的重要性。中国股票市场是一潜力较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市场,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对股市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是其投融资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股票市场自1984年11月18日首次公开发行飞乐音响股票以来,历经20多年,现在股票市场上上市公司已达到1400多家.中国股票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中国股票市场应有的作用尚未全面发挥出来,股票市场的作用需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9.
饶洪琳 《企业导报》2011,(20):40-41
本文从托宾q理论出发,结合我国股票市场,选取了2005年5月至2011年10月间的上证综指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托宾q效应。实证结果表示,自2005年股改以来,我国股票市场的托宾q效应较为显著。但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起步较晚,在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托宾q理论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一、宏观经济变化趋势分析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运行轨迹,已经发生了三次转变:2003年~2006年为高增长、低通胀阶段,这期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达11%,而CPI年上涨率平均仅为2.1%.这是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