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货币金融理论发展到金融经济论的新阶段,金融研究方法论的范式转换势在必行。从货币分析到金融分析是不够的,金融研究方法论应进一步实现从金融分析到金融分析与系统综合的范式转换。复杂系统科学是实现上述范式转换的理论基础,整体论与还原论相统一是关键。在金融分析与系统综合的新范式下,我们提出了有待深入探讨的金融适应效率与金融微观到宏观实现途径两大问题。金融研究方法论的范式转换对金融发展理论的]进有重大的启示,具体体现在货币金融内生性问题、金融生态问题、新范式下的金融资源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传统企业战略的研究延续经济学分析的范式,强调了决策者的绝对理性而忽视了个体差异,随着战略决策选派的崛起,战略管理的研究开始逐渐关注到决策者个体差异.尤其是比较期望理论在企业行为决策中的普遍应用,企业战略与比较期望理论结合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基于此,本研究借鉴系统的回顾了比较期望理论与企业行为决策的研究脉络与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总体战略框架新形势下,土地整治成为"三化"协调发展中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手段。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根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定位,分析新形势下"土地整治工程"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课程性质等,教学内容可进行优化重构,分为土地整治规划、土地整治工程和土地整治管理三部分,其中以土地整治的分项工程为主体;实践内容主要是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分项工程的规划设计、图件的绘制及土地整治项目报告的编制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创新系统范式的古典解释与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技术创新理论和管理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系统论和复杂网络科学赋予"创新"以新的内涵,创新理论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熊彼特理论的传统线性范式,创新系统范式愈来愈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和重视,标志着创新系统理论的成熟与发展。以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为依据,创新系统范式依次经历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微观到中观、最后至一体化的过程。本文运用技术创新的系统范式理论和方法,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探析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剖析国家、区域和产业层面技术创新的内涵、本质及其演进路径;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创新实践,深入阐释不同创新体系或网络的结构、要素、功能及动力机制,并重点分析了当代创新系统范式研究中复杂网络和小世界模型的作用机制,提出创新系统范式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3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导向型战略管理范式,以及两种实践导向型战略管理构架。从战略思维出发点、研究主题、战略措施3个方面探讨了企业战略管理范式创新。战略思维出发点创新是从环境、资源、能力到顾客价值,研究主题创新是从竞争优势到经营优势,战略措施创新是从简单的战略分类到特色的战略组合。沿着3方面创新思路,可以构建新的战略管理范式—顾客价值范式。  相似文献   

6.
李天飞 《经济经纬》2004,(6):98-101
笔者在企业竞争力和供应链竞争力定义的基础上,综合各种有关竞争力的理论,归纳出本文研究的理论分析范式;从环境视角出发的竞争环境分析范式;从市场视角出发的市场竞争均衡范式;从厂商视角出发的基于能力的厂商竞争范式。在此理论范式的基础上,分析了竞争力与核心能力、竞争优势、竞争战略、竞争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中国卷烟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过程。  相似文献   

7.
总成本领先战略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回顾竞争战略和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发展及国际国内研究概况,指出了其理论研究、基本范式和应用研究上的不足。认为该理论基本概念存在严重缺陷,缺乏管理理论的基本逻辑分析基础;缺乏经济学理论基础支持和论证;基本范式缺乏动态性,且受到新兴的核心能力理论的挑战;在应用上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支持。最后结合发展中国家应用研究的特点,提出了总成本领先战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企业战略理论的竞争优势观及其演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叶勤 《经济评论》2004,(2):61-64
从企业战略理论的划分、内容和形成的背景看 ,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核心是竞争优势问题。“组织跟随战略”学说、安东尼 -安索夫 -安德鲁斯范式和波特行业定位战略理论认为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变动调整组织结构 ,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企业资源学派、学习学派、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则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内部 ,并强调异质性资源、学习能力、核心竞争能力等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纵观企业战略理论竞争优势观的发展 ,体现出研究对象微观化、动态性和无形化三个发展趋势。在面临同世界大型企业激烈竞争的情况下 ,我国企业应当正确选择企业发展战略 ,并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以增强其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研究是中国发展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文化自信、学术自信的要求下,中国的三农研究要建构起能够契合中国发展现实的“大逻辑”,从中国的经验理性中提炼理论理性,更以理论理性来指导实践理性,推动中国三农领域的改革创新.三农研究范式的中国化是当下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本文从“中国情境”、“逻辑转化”、“微观导向”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论述,呈现一种三农研究范式“中国化”的基本图景.  相似文献   

10.
刘弘 《经济研究导刊》2014,(16):38-40,143
土地整理是通过工程等技术手段,进行内部挖潜以实现耕地数量增加和质量提升的耕地可持续发展模式,是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质量潜力研究不仅能够丰富土地整理研究体系使研究的重点从数量潜力转移到数量和质量潜力并重上来,而且能够为土地整治规划及粮食安全战略提供基础信息。分析土地整理质量潜力的内涵,并在农用地分等理论的基础上,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布局进行规划和设计,其中的灌排工程依据官地坪镇农用地分等的成果。结果表明,官地坪镇耕地自然质量及土地整理现实质量潜力分布有明显区域差异。研究认为,应根据土地整理的质量潜力分布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土地整治规划,在现实整理质量潜力大的地区应在加强土地整理力度的同时加大投资力度以改善耕地的粮食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1.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8  
张正峰  赵伟 《经济地理》2007,27(1):137-140
定量地反映和衡量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挖掘其利用上潜力的大小,可以为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在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及其来源的基础上,将其分为自然和现实转化两类潜力。其中自然潜力评价指标从农村居民点整理扩展可利用空间、改善农村生存条件两方面选取,现实转化潜力评价指标则从区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农村建房周期、后备资源状况等方面选取。同时在界定各指标内涵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方法实现了指标的定量化。  相似文献   

12.
在土地整理中重视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要求之一,日本生态型土地整理在达到经济性的同时兼顾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我国土地整理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在综述生态型土地整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日本生态型土地整理的内涵、目标和效果,并以日本家根合地区土地整理为例,分析其生态水系建设以及与生态型土地整理相关的公众参与活动,认为要做好生态型土地整理,可以借鉴日本经验,在开展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公众参与,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国外可持续土地整理的发展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土地整理最突出的问题是由于采用了一些不适当的技术措施而引发生态问题,从而损害了土地整理的可持续性,这已成为制约土地整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国外土地整理正朝向综合化、生态化、规范化、科技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总结国外可持续土地整理的发展过程和特征,探讨了我国土地整理的目标定位、景观生态保护问题、法律保障、融资方式、公众参与和相关技术,并从土地整理应尽可能保持和提高土地的生产性能、降低工程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保证组织活动的经济可行性以及使公众接受并积极参与四个方面建立了我国可持续土地整理的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土地资源持续性和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建立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对于保证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者通过参加土地整理规划工作并结合研究了近年来国内外可持续土地整理方面的资料与成果,阐述了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体系建立的原则与程序。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整理的长效运作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锐 《财经科学》2007,(12):47-53
市地整理是对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的一种改变与提高,从而有助于提升市地的经济自然环境以及景观美感的多目标体系的综合效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科学的市地整理长效运作制度,有利于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城市用地总量与结构平衡,实现城市土地整理区城内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土地整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土地整理工作,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城市用地总量与结构平衡、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此,要建立健全城市土地整理市场准入机制,完善城市土地整理市场规则,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体现市场经济公开、公平、有序、竞争原则,以实现城市土地整理区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测算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樊芳  刘艳芳  张扬  侯贺平 《经济地理》2012,32(4):119-123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划分山区、丘陵、平原三类地形分别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资金修正系数与农户搬迁意愿的修正系数,并将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法测算的理论潜力修正为现实潜力。结果显示: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仅为理论潜力的57.07%,其中山地地区潜力不能释放,而平原地区是潜力释放主要区域。结果表明了资金与农户整理意愿对潜力释放具有显著影响,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应根据现实潜力大小安排重点区域,以便取得较高整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从望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布局出发,利用人均建设用地核算方法,计算得出规划期末望城区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值,为未来望城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及政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促进资源集约利用、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大都市郊区的上海市金山区为例,提炼农村居民点整婵模式,并评价其经济可行性、资源利用性及农村发展性.研究表明:金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主要受"三集中"相关政策主导,模式特点为:①政府主导;②市场化运作;③村民负担小,受益大;④置换成本高.评价结果显示:可达到较好的资源利用目标,并有效促进农村发展;经济可行性较差,政府角度资金平衡度为0.67-0.77,新增耕地单位成本达到350-496万元/hm2.该研究可为同类大都市郊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河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基本建设大量占用耕地,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补充耕地,解决建设用地需求须开展建设用地整理。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建设用地利用的现状,总结了建设用地利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用地整理的方向——重点整理农居点用地。在河北农村建立类似城市的土地储备制度,以解决村庄土地闲置和宅基地超标问题,实现农居点用地逐步缩减,严格控制城市规模,扶持旧城区和"城中村"的改造;加强开发区的清理整顿,调整用地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