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计证据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证据。注册会计师从事审计业务只有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才能发表审计意见进而出具合理的审计报告,获取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中心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审计过程就是收集证据、评价证据、综合证据,最后据以形成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的过程。没有审计证据或审计证据不充分、不适当,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便无法形成,即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经济责任评价最终是要就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作出一个结论性意见,这个结论性意见既是审计机关向政府报告的重要内容,也是组织、人事等部门考察干部的重要资料。因此,评价结论无疑会成为被评价人、审计委托人及审计人关注的焦点,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各自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审计实践中,存在注重详细叙述审计情况特别是审计查明违纪违规问题,忽视审计评价意见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等倾向,给审计工作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因此,笔者建议审计机构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性原则,认真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状况,准确提出审计评价意见。一、准确提出审计评价意见的必要性1、准确提出审计评价意见,是审对工作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只有科学、准确、严谨地表述了被审单位的财务和经营管理及效益的现状,才能充分体现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4.
在审计工作中,有时往往存在着只重处理处罚忽略审计评价的错误观念,造成多年来在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书中,或是评价流于形式,或是根本没有审计评价。从宏观的审计角度看,若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损益情况没有一个总体的、恰如其分的评价,那么我们的审计行为就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科学的。要想作好审计评价,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客观性原则就具体审计项目而言,审计评价是审计组根据审计资料和结果,在审计意见书中代审计机关撰写,并以审计机关名义出具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综合评…  相似文献   

5.
审计事项评价,是指审计机关按照确定的审计目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分析判断,并发表审计意见的行为。按照审计法的要求,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后要对所审计的事项做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事项评价准则就是为了落实这一法律要求,而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的行为做出具体的规范。学习和贯彻执行这一准则,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正确认识审计事项评价的意义审计工作结束后,要做出审计结论,不论审计结论的载体是什么,但都应包括对所审计事项的总体评价,以及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处理处罚意见。因此,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是审…  相似文献   

6.
崔振龙 《中国审计》2004,(15):46-48
审计事项评价,是指审计机关按照确定的审计目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分析判断,并发表审计意见的行为.按照审计法的要求,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后要对所审计的事项做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7.
所谓审计意见,是指审计师或注册会计师对审计结果和被审计对象对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进行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审计评价和审计意见。审计意见分为四种类型:即无保留意见(包括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任何项目的审计价值均取决于如何科学、准确地报告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外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福德定律的利润表审计质量研究,选取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中的标准审计意见公司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利润表项目中选取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少数股东损益等16个项目作为分析指标,通过对样本公司和配对样本公司利润表数据首位数据与本福德定律进行相关分析,对2012年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出了我国2012年上市公司利润表审计意见50%正确和50%审计意见不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在审计项目结束后,必须就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是一个审计项目工作任务的重要方面,这种评价意见也是审计意见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评价要依据什么标准,评价意见如何确定,评价结论以什么方式进行表达,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 什么是审计事项及审计事项评价 审计事项是我们要评价的对象,所以必须首先明确审计事项指什么。确定审计评价事项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审计所要评价的对象应该与审计的对象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作出评价是审计意见书中应当表述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中国审计规范的《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中规定:审计机关应当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的评价在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中反映。  相似文献   

11.
现有审计质量的研究主要基于公司治理、审计任期和会计事务所规模,没有将奔福德(Benford)定律与审计意见的准确性联系起来研究,对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进行评价。通过对样本公司与配对样本公司资产负债表数据首位与奔福德定律,对2012年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出了我国2012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审计意见51.69%正确和48.31%审计意见不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审计取证是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帐薄、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收集的用以证明审计事项真相,并作为审计结论基础材料的一项重要业务活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审计过程主要是收集、鉴定和评价审计证据。最后形成审计意见和结论的过程。审计取证中收集、鉴定、评价审计证据,作为发表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合理依据,这是审计的核心工作,是决定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我们在从事审计日常业务、参加审计质量检查,开展审计项目评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0—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的样本,通过混合效应的Logistic模型探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对审计意见偏差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评价和审计之后,得到评价程度较高的企业出现审计意见偏离真实情况的概率更小。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会增强原有审计业务资源投入减少审计意见偏差的趋势,以及降低环境不确定性带来审计意见偏差增大的趋势。事务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测量了企业报告真实情况的环境,减少了审计意见偏差的产生,通过业务资源的“溢出效应”和认知资源的“补充效应”降低了审计意见偏差产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审计意见书的主要内容是对审计事项的评价意见,责令被审单位自行纠正的事项,改进被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审计意见书是国家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审单位时审计意见书如有异议,可以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论。因此,审计机关的复核机构对审计意见书中的评价意见和自行纠正的事项,要认真复核,不能忽视,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评价适当,降低审计风险,以免引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对审计意见书的复核不容忽视@张文才 @逄淑芬  相似文献   

15.
以2012—2014年沪、深主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模型检验了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类型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财务重述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类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财务重述与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类型正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梁祥 《山西审计》2000,(4):34-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5章第38条规定,审计意见书应包括下列内容:审计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对审计事项的评价意见和评价依据;责令被审计单位自行纠正的事项;改进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管理和提高效益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审计意见的“公允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情况下,审计意见以审计报告的形式予以反映,广大的投资者,债权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计意见,并以此作为决策的基础,因此审计意见的“公允性”对广大社会公众而言,至关重要。 一、“公允性”的判断标准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各种审计方法,不断收集证明各种经济活动事实真相的审计证据。同时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当运用各种评价标准对各种审计证据所反映的被审经济活动事实进行衡量和评价,对其合规性,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做出审计判断,发表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这就必须有判断…  相似文献   

18.
制约我国政府开展绩效审计的因素较多。从产生绩效审计交易成本的原因看,开展绩效审计面临的困境主要为定位不清、职责认定不清、对被审计单位了解不清三个方面。博弈模型能够推导出节约交易成本的绩效审计模式,该模式要求被审计单位出具绩效水平评价报告,而由审计人员对绩效水平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进行复核,然后提出审计意见,这就为突破现有绩效审计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审计评价是按照审计确定的审计目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性进行分析判断并发表审计意见的行为。笔者就审计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对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作出审计评价意见,是审计机构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是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个难点问题,也是一个敏感问题。审计评价是否客观、意见是否中肯,直接关系到被审计人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组织人事部门对被审计人的选拔和任用。因此,如何做好对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是一个需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