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积极赋能、激活个体的组织情境下,上级发展性反馈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有待明确.突破被动适应视角局限,本文基于创造力领导理论与个体成长整合模型,对上级发展性反馈、工作旺盛感、同事间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384位企业全职员工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级发展性反馈对工作旺盛感与员工创造力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事间隐性知识共享对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员工工作旺盛感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工作旺盛感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旺盛感在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隐性知识共享与上级发展性反馈的互补性调节作用会通过工作旺盛感进一步影响员工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知识在组织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员工作为组织中最为重要的知识载体,承载着创新的重任。员工的创新行为对组织的长远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如何启发员工积极进行创新对组织而言是一件十分重大的问题。员工缺乏创新行为并不是因为缺少资金支持而是组织内缺乏公平和友好的氛围。通过对知识共享意愿的组织氛围感知和员工创新行为进行分析,探讨知识共享意愿的组织氛围感知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帮助组织提升员工的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员工创造力的重要前因,而已有文献结论存在不一致,且未深入地探讨影响员工情绪的组织情境因素。文章依据情感事件理论,分析和检验了领导成员交换、积极/消极情感与创造力的关系,以及组织创造力支持感的调节作用。通过分析442对主管〖CD*2〗下属配对样本,结果表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在领导成员交换与创造力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创造力支持感正向调节积极情感与创造力的关系,而对消极情感与创造力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显著;最后,高的组织创造力支持感还调节积极/消极情感在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创造力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平台化趋势日益显著,与之相呼应的平台型领导逐渐受到企业和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这种新型领导方式已被不少研究证实其对企业与员工的双重积极作用,但是否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以及其影响机制如何目前尚未研究。文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内在动机理论探究平台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团队心理授权在平台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到显著中介作用,组织承诺能够有效调节团队心理授权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文章为企业在管理实践中从培育平台型领导、提高团队心理授权、提高组织承诺方面促进员工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变革与创新的时代,汇聚员工智慧的建言行为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然而现实中建言行为通常会挑战组织现状,具备一定的风险性,员工往往会采取不建言或沉默的方式,因此,激发员工建言行为成为寻求主动、知识共享和组织创新的关键。研究基于激励过程模型,从建言需要、建言动机、建言行为、建言结果到建言反馈构建员工建言行为激发过程模型,并提出了解员工建言需求、建立良好建言沟通渠道、关注领导建言认知、降低员工建言风险、增强建言反馈等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建立了人-组织匹配、心理授权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心理授权在人-组织匹配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可能的中介效应,并假设了领导-成员交换在人-组织匹配和心理授权之间的调节效应以及组织支持感知在心理授权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个体-组织交互视角,通过对233名企业知识员工的问卷调查,探讨员工创造力人格、工作特征与个人创新绩效的关系,并考察了工作特征在员工创造力人格与个人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创造力人格对个人创新绩效发挥显著正向影响;工作特征各维度均对个人创新绩效发挥显著正向影响;工作特征中的技能多样性、工作自主性分别对员工创造力人格与个人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系统回顾了有关组织创新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文献,对当前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深入探讨了组织创新气氛分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效应,挖掘了组织创新气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为研究创新气氛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为保护员工弥足珍贵的自我创造空间,个性化工作协议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工作范式。已有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揭示个性化工作协议促进个体创造力,但忽视了缺乏组织约束下可能带来的潜在消极影响。文章从创造蕴含的高失败风险特性和个性化工作协议潜在的身份认同特性出发,基于自我归类理论,由自我归类过程的“自我提升”和“减少不确定性”两大动机引入个性化工作协议和上级发展性反馈,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个性化工作协议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区间估计Bootstrap法以及Johnson-Neyman法对325个有效样本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个性化工作协议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内部人身份认知发挥中介作用;上级发展性反馈正向调节内部人身份认知在个性化工作协议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文章拓展了个性化工作协议的研究视角,表明它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时的协议,还蕴含着高度的情感连带与主体互动,这为组织实施个性化工作协议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0.
2015年,我国政府相继提出"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新概念,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人们创新热情。新生代员工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力军,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升他们的创新绩效,进而提升企业整体服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员工寻求反馈视角进行研究,为员工创新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工作繁荣是个体成长和进步的标志,已成为组织管理领域日益关注的重要话题。文章从社会嵌入视角出发,探讨了真实型领导与领导-成员匹配对工作繁荣的影响,考察了真实型领导和领导-成员匹配如何通过工作繁荣的传导机制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并分析了差序氛围的调节效应。通过对200份有效问卷的实证分析表明:真实型领导与领导-成员匹配都对工作繁荣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繁荣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工作繁荣在真实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领导-成员匹配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也起完全中介作用;差序氛围负向调节了领导-成员匹配对工作繁荣的影响,且负向调节了工作繁荣在领导-成员匹配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中国情境下有关工作繁荣的研究,而且为组织管理者如何促进员工工作繁荣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人—组织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价值观匹配和要求—能力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需求—供给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没有影响;人—组织匹配及三个维度均对心理授权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授权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授权在人—组织匹配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员工创新行为是组织塑造竞争优势的重要环节。尽管已有研究表明领导风格能够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但目前对于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却知之甚少。文章基于国内新能源行业422名在职人员的有效调查问卷数据,构建并检验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和谐能够在包容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组织创新氛围在包容型领导和组织和谐之间起着正向的调节作用,组织创新氛围越强,包容型领导对组织和谐的影响程度随之增强。文章解释了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不仅打开了二者之间的“黑箱”,也为员工在组织中如何有效增强创新行为提供了管理启示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心理授权的四个维度对个体创新行为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自我效能、工作意义、工作影响和自主性.自我效能感高的员工更有信心面对不确定性并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产生创新行为;从事有价值、有意义或对组织战略和政策具有较强影响力工作的员工,工作热情和创新积极性高;在工作上有充分自主权的员工,从工作中获得的内在激励程度更高,因而会产生更多的创新行为.同事支持对心理授权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同事支持感越强,心理授权对个体创新行为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5.
组织创新离不开员工创新,如何激发员工创新行为是当下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来自中国新能源企业386名员工的问卷进行分析,本文探讨了包容型管理风格对工作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详细系统分析内部人身份认知在管理风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包容性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为...  相似文献   

16.
《商》2015,(36):39-40
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酒店行业进行调查,进而对员工关系管理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并运用SPSS16.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员工关系管理是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产生的关键因素,并作用于组织公平感与组织支持知觉,进而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产生起着间接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90后”员工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已成为组织创新的关键来源。领导授权赋能行为通过权力下放能够使“90后”员工拥有更多的工作自主权,有利于创新绩效的产生。文章探究了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对“90后”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领导授权赋能行为显著正向影响“90后”员工创新绩效,知识共享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结合研究结果,为管理者提高“90后”员工创新绩效提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注重"圈子"和人情的中国社会团队是员工活动的重要依托,员工对于"圈子"的关注度是影响其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因素。基于任务工作网络理论,本文以山东省137个团队和796位员工的问卷调查结果为研究样本,运用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人口断裂带和信息断裂带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模型,试图验证领导子团队归属和领导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信息断裂带和人口断裂带负向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领导情绪智力正向调节两种类型断裂带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上述结论厘清了两种断裂带类型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通过探索两者关系的边界条件证明了两种断裂带的负面作用在高领导情绪智力条件下得到了扭转。  相似文献   

19.
员工创新行为对组织的创新发展和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有着关键性作用,员工创新行为是组织创新的瓶颈所在,而知识共享意愿与组织氛围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作用。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行为相关理论,并构建了相应的分析模型,分析了知识共享意愿背景之下的员工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20.
基于悖论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探讨了悖论式领导如何影响员工创新行为。通过对279份领导—员工配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悖论式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个体双元性在悖论式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员工悖论思维不仅调节了悖论式领导与个体双元性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悖论式领导通过个体双元性影响其创新行为的间接效应,即相对于悖论思维低的员工,悖论思维高的员工更有可能从悖论式领导行为获得有益影响,同时表现出高水平的探索活动和利用活动,进而创新行为也有所提升。结论丰富了有关悖论式领导的实证研究,同时,为将悖论理论引入组织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