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从渔业权的概念、权利主体和权利客体、性质等三个方面,通过比较分析,系统考察了国内外渔业权理论研究的基本观点。结合我国国情和现状,对构建新时期我国渔业权的理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个人的相关观点。认为渔业权是以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赋予渔民和合法的渔业组织在特定水域进行养殖和捕捞的正当权利。我国渔业权的权利主体是渔民和合法的渔业组织,权力客体是不统一客体。我国渔业权的权利性质是一种受到公权力“有限限制”的“私权”,为一种用益物权。  相似文献   

2.
我国渔业权制度建设必须立足国情,从现实出发,不能盲目照搬国外做法。目前,学术界对渔业权制度的创设深受日本等国渔业权制度的影响。通过对中日两国渔业权制度创设的对比分析,并结合我国渔业法律制度等,得出渔业权的主体必须是渔民,渔业权的客体可转化为“马力配额”,渔业权可分成“地域渔业权”和“公共渔业权”两大类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在尝试对渔业资源配置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严重损害渔民利益的现象.如何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保护渔民利益十分重要,本文从渔业权的分类,渔业资源的属性,渔业权的性质出发,对渔民权利受侵害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4.
论渔业权与渔业许可——兼评《论争中的渔业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业权和渔业许可是两项完全不同的制度,渔业权是渔民的法定权利,渔业许可是一项渔业管理制度。我国渔业权制度建设要走自己的道路,既不能搬照日本的,也不能抄袭欧美的。把渔业权确定为权利物权,正是基于我国国情和现实渔业问题所作出的选择。我国的渔业权制度建设应着眼于渔民权益的保障,实现渔业权和渔业许可的分离。  相似文献   

5.
我国渔业新分类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渔业的传统分类是从物的视角而提出的,已无法适应目前渔业管理的新要求.在渔业权制度下,建立从人的视角的渔业分类体系意义重大.为此,本文从主体性质和管理形态两方面提出了渔业应分为生计渔业和商业渔业,以及渔业权渔业和许可渔业.并针对新体系的实施,提出了修订现行法律、界定传统渔民、推进商业渔业过渡及制订合理的实施办法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我国渔民在水域滩涂使用中失去保命滩、补偿不合理、负担过重等种种矛盾和纠纷出发,运用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渔民权利受侵害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我国渔业权在实施中存在着权利不明晰、补偿机制不完善、收费过程不合理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渔业权制度的意义,并建议目前应抓住全国人大正在制定《物权法》的契机,规范和完善我国渔业权制度,从根本上保护渔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关于捕捞权权利客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晰界定和有效实施的捕捞权制度,是确保渔业资源可持续最适利用的一个必要(但非充分)条件.从权利客体角度看,有三种基本形式的捕捞权制度,即基于空间权的捕捞权、基于投入权的捕捞权和基于产出权的捕捞权,不同类型的渔业应选用不同类型的捕捞权与之相适应.管理目标的复合性决定了现实捕捞权大多为混合型权利.捕捞限额制度本质上仅属于基于产出权的捕捞权,这一刚性的规定从法律层面上排除了选择其它类型捕捞权的可能性.这在理论上不成立,在实践中难免要遭遇挫折.  相似文献   

8.
渔业权制度与渔民权益保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渔业权是渔民的固有权益,渔业权的明晰需要渔业权制度建设的保障.渔业权的产权明晰是渔民能够正常流转渔业权的前提,也是渔民合理取得渔业权流转利益补偿和参与渔业权流转增值收益分配的基础.只要明晰了渔民的渔业权,解决了渔业权流转的公平机制问题,就可以对渔民进行渔业权流转的利益补偿和收益分配,保护渔民权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渔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现行的渔业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渔业管理的要求,尤其是渔民权益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改革现行的渔业管理制度已是大势所趋。现代渔业管理制度改革在维护渔民权益、促进公平发展、创新管理制度三方面应有所突破,坚持理论先行、有序推进、综合实施的原则,围绕发展和公平二大主题,以健全渔民权利制度为基础,全面推进渔业经营体制和渔业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渔业权以及实施渔业资源的产权化管理不仅是推进现代渔业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实现渔区公平、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时期,现代渔业公共政策不仅要作用于渔业、渔村、渔民,而且要调节或解决产业发展的各类矛盾,才有可能达到政策所要改变的状态--推进渔业现代化.渔业公共政策系统可以划分为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组织、政策运行体制、政策咨询、政策信息等6个子系统.现代渔业公共政策客体包括目标群体、现代渔业问题、政策所要改变的状态等.渔民及其它涉渔者构成了目标群体,产业发展的各类矛盾构成了现代渔业问题,渔业、渔民、渔村现代化构成了政策所要改变的状态.推进渔业现代化,必须抓养殖对象良种化、渔业投入品化学化、渔业装备机械化、渔业活动标准化、渔业过程信息化、渔业要素配置和产品营销市场化、渔业布局区域化、渔业生产和组织专业化、渔业经营产业化;推进渔业现代化,必须促进农(渔)民的职业分化、迁移流动,提高农(渔)民的教育水平,内生其现代化动力,增强农(渔)民的科技意识和文化素养,以及民主法制意识、依法维权意识,培养渔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渔业现代化,必须稳定和完善渔区农村水域滩涂使用制度,推进渔区农村发展的产业支撑多元化和工业化,推进渔区农村小城镇建设和渔区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