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发挥西部资源优势的途径分析任净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源极为丰富,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必将促进西部市场经济的飞跃发展。一、西部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经济建设的基础。然而,...  相似文献   

2.
蔡寅春 《大众商务》2010,(16):32-32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民族构成的,民族或繁多或单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大国。在国家整体布局发展道路中,早已制定了可持续发展道路,但是在资源丰富且相对落后的西部民族民族地区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切实施行。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任务在于,加速经济发展,减缓并消除贫困,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呈现,在实现民族地区的繁荣和现代化的同时更好做到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民族构成的,民族或繁多或单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大国.在国家整体布局发展道路中,早已制定了可持续发展道路,但是在资源丰富且相对落后的西部民族民族地区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切实施行.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任务在于,加速经济发展,减缓并消除贫困,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呈现,在实现民族地区的繁荣和现代化的同时更好做到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有许多城市都是靠自然资源的开发而逐步兴起和发展起来的,这些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除了面临西部地区共有的一些困难外,还有其特有的一些阻碍新型城镇化的因素。有必要从"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整体水平的角度出发,促进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5.
自然资源作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民法调整范围已成为共识,然而无论是目前物权立法,还是学界提出的各种理论,都存在其固有的弊病而无以胜任自然资源物权化的要求。自然资源形态多样,性质各异,这不仅是造成我国目前自然资源立法体系混乱的重要原因,也是自然资源物权化的重大难题和挑战。针对这些难题与挑战,应当更新自然资源立法理念,摒弃传统以行政手段统管自然资源管理、配置和保护的观念,恢复自然资源作为私权客体的本质,以物权法为中心建立自然资源法律体系,确立包容性的基本原则指导自然资源立法,统筹兼顾,实现既符合理论又契合实际的自然资源物权化。  相似文献   

6.
伦理—经济—生态:民族地区开发自然资源的价值观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要发展,必然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但如果对自然资源只开发不保护,或者用一种功利主义价值观进行开发利用,将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经济、社会问题.民族地区一般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所以对于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更要慎重.生态伦理观强调资源的多重价值,反对把资源仅仅还原为经济学上的资源,这种价值观能够较好地指导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可较好地解决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与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西部地区应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引资环境,加强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大型跨国公司来西部进行投资和并购国有企业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快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自然资源所有权属于公有的情况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自然资源要素市场的建立必须是以对自然资源的非所有使用为基础,因此,只有明确自然资源使用权的物权属性,才能保障自然资源使用权主体的权利,形成法律调控机制。自然资源使用权与传统民法物权相比较存在着不相适应性,理论上可定位于"准物权"。自然资源使用权是定限物权,是特殊的用益物权。自然资源使用权物权立法中存在着权利类型规定的欠缺、法律对自然资源使用权与相关权利的关系界定不清等问题;自然资源使用权物权制度在权利类型的设置上,应具备独立性、可流转性及有限性等基本特点,自然资源使用权物权制度创制应符合物权法上的他物权的设定行为。  相似文献   

9.
我国《物权法》对于自然资源物权化采用了用益物权模式,但由于民法上的用益物权仅可设立于对物的非消耗性利用之情形,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性利用也涵盖进来,导致了法理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和对现实生活的严重扭曲。至于学界提出的占有权模式和准物权模式,则亦均因其固有的弊病而无以胜任。立足于我国物权法立法体系,唯用益物权制度和所有权制度可堪采用于自然资源物权化,故应考虑建构自然资源物权化的二元立法模式,在尊重自然资源原始公有的前提下,以非消耗性利用和消耗性利用之划分为基础,以私法中的债为原因,分别为其他私法主体设立用益物权和所有权,从而实现自然资源物权化。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民俗民风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注重乡村旅游中的文化担当与品质、品牌构建,带动社会经济跨越发展,是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之路.全力构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实施环境优化工程,加强民俗文化研究,启动文化资源保护工程,加大营销推介力度,完善民族文化品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部地区是油气资源富集地区,但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资源诅咒”特征。作者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在分析西部地区资源状况、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以形成石油天然气产业集群为目标,设计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开发利用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区域创新战略以及矿权、税费与用地制度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2.
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作为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需要加倍努力,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争取早日基本实现现代化。基于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生态文明、政治文明5个维度构建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19年西部地区12省区市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态势,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不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而且各省份之间以及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并表现出不同维度上的异质性。目前,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创新发展动能较弱,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污染物排放水平较高,区域和城乡差距明显,人力资源质量、地方治理能力和社会保障力度等也有待提高。因此,西部地区应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平衡协调发展战略、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培育和激发创新动能,塑造和发挥人力资源质量优势,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促进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地方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 ,但在长期的经济建设中却没有转化为当地的经济优势。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不合理、开发的非市场导向性以及产业结构没有适时推进等。在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中 ,西部地区一定要立足自身自然资源优势 ,实施自然资源转换模式 ,以此带动本地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突出了经济社会中行为主体的社会性,突破了传统经济学自利理性人假设的局限性,这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主体间性问题不谋而合。从笛卡儿开始,由康德奠基的主体性哲学思想在被胡塞儿推向顶端的同时也开始向主体间性转变。这种主体间性理论从一开始就有着诸多地表征形式,新制度经济学便是其中之一。本初步探讨了新制度经济学和主体间性理论的关系,试图对现代经济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对市场经济实践的指导以及建立更为合理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等方面做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比较不同国家的矿业权制度可发现:矿产保留权是一种矿业权形式,并且是一种基于合同产生的特许权。分析各国矿产保留权的基本内容,可总结出它具有资源集约开采、规避市场风险、促进矿业资本发展等优点。结合我国矿业权发展的实践,矿产保留权制度符合我国《物权法》鼓励、保护合法地对国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该制度的确立对规制我国当前倒卖矿业权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并能发挥其独特的金融、产业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化悖论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逻辑在中国现代化中的表现:中国现代化需要利用资本的力量,但由此必然会产生一系列阻碍现代化的因素。这种现代化悖论决定了中国必须在克服矛盾中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路径是建立社会主义力量主导的资本形态多样化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本运行和发展的全过程中限制与消灭剥削,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地产权残缺是由对区位和时间属性的管制造成的,而采用产值数倍补偿法导致了征地效率的损失。同时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说明宏观层面的调控并不能有效地限制征地热情,只有发挥微观产权主体的约束作用才能减少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18.
产业区域梯度转移及行业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是中国东西部协调均衡发展的可靠途径,本文在总结目前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产业梯度系数得出西部十省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再基于各省产业的基础情况和与东部地区的相对产业梯度系数,确定西部各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  相似文献   

19.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促进我国农业及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新疆作为我国的一个农业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具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特殊优势。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的作用,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上游经济带肩负着引领西部广大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其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战略取向应为:对内实施地区联合发展模式,对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实现与长江中下游的良好对接;其发展定位应是:注重特色产业和战略产业的发展,以成渝经济区为增长极。以城市化和工业化战略辐射和带动整个长江上游经济带发展,并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