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宜庆 《中国石化》2013,(11):26-27
目前我国合成橡胶产能利用率只有70%左右,产能过剩严重,合成橡胶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 我国2010年合成橡胶总产量达到241万吨,201 1年装置总能力达到339万吨.2012年,我国合成橡胶装置总能力、年产量、消费量虽然同步增长,但装置能力利用率从2010年的85%下降到71%,合成橡胶装置能力的扩张速度远远大于需求的增速,将导致国内合成橡胶企业竞争惨烈. 胶企数量一年翻倍 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为国内合成橡胶工业打开了广阔的上升空间.自2005~2012年,全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由163万吨/年增长到400万吨/年,表观消费量由195.3万吨/年增长到404万吨/年,年均增长12%以上.国内生产的合成橡胶市场占有率约70%.合成橡胶品种发展为7大基本胶种.  相似文献   

2.
2009年,我国合成橡胶产能已达335万吨/年,其中7大皎种合计产能达255,8万吨/年,占总产能的七成以上。国内企业新扩建的步伐仍在加快,到2015年,仅7大胶种的产能就将达到350万吨/年。产能扩张的动力来自于需求的增长,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以及下游行业的继续发展,预计2010年合成橡胶(含胶乳)的总需求量将达到约430万~440万吨,其中7大合成橡胶的需求量将达到约320万~330万吨,2015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500万~510万吨,其中7大合成橡胶的需求量将达到约390万~400万吨。  相似文献   

3.
双氧水作为一秘环境友好的热门绿色产品正在被人们广泛认知,行业竞争力逐步增强,市场需求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当前国内双氧水的生产和消费都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到2008年产能将达到108万吨/年。到2010年将出现阶段性过剩。其投资主体将继续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外资、合资、民营资本的大规模入驻。民营资本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2007年我国合成橡胶产能已突破200万吨达到205万吨/年,产量也快速增长至222万吨。今后几年我国合成橡胶工业仍将保持较好的发展前景,需求仍将快速增长,至2010年将达410万~430万吨;需求的持续增长给予投资极大热情,至2010年产能将达230万~260万吨/年。然而。合成橡胶行业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如来自周边国家或地区产品的不断渗入、国内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造成的市场供应饱和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扩建装置的相继建成,2008年我国合成橡胶产能已超过200万吨/年,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然而,由于需求萎缩,装置开工率降低,产量增加仅为1.5万吨,远远低于产能的增长。2009年,合成橡胶行业还将新增近40万吨的产能,且2008年新建产能会陆续释放,但需求却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因此将导致企业开工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亚洲、北美和西欧是聚丁二烯橡胶最主要的消费地区,预计到2008年总需求量将达到278万吨左右,产能增长集中在亚洲、中东欧和北美。我国是聚丁二烯橡胶生产和消费大国,生产能力及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随着消费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聚丁二烯生产企业应不断提高生产技术、丰富产品品牌、扩大应用市场,以此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世界石化工业缓慢复苏,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4.9%,新增乙烯产能1169万吨/年。世界乙烯产量为12328万吨,供应增长大于需求增长。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比例在上升。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但产能下降。乙烯及下游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石化工业进入上升周期,公司利润大幅增加。合成树脂新增产能较多,导致开工率下降;合成纤维产量平稳增长,导致合成纤维原料供应增速较快;合成橡胶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中国。中国新增乙烯产能304万吨/年,总产能达到1496万吨/年,乙烯产量为1420.5万吨,产能和产量均大幅增加;乙烯当量消费量为2987万吨,增长11.2%。合成树脂产量大幅增长,进口量下降,全年需求增幅已恢复正常水平。合成橡胶供需均快速增长。2011年世界石化工业处于周期的景气阶段;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中东和亚洲;美国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产能继续增长。中国的乙烯和合成树脂新增能力较少,但消费增速都较快;合成橡胶供应量增加较多,而需求增速下降。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世界乙烯装置的平均开工率为85.8%,略好于上年;新增乙烯产能421万吨/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15355万吨/年,产量为1317075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21万吨/年和394万吨。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比例继续上升。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产能继续小幅增长。原油价格回落,乙烯价格回升,乙烯利润明显好转,但部分下游产品受供应增长压制,价格继续回落,利润难以传导到下游产品,石化市场仍处于周期低谷。2013年中国新增乙烯产能110万吨/年,总产能达到178075吨/年;乙烯产量为1622~Y吨,增长明显;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418万吨,同比增长6.53%。合成树脂产量保持快速增长,进口小幅增长,全年需求增幅明显提升。合成橡胶能力仍大幅增长,但装置利用率大幅下降,产量和需求快速增长,进口增速略缓。合成纤维供应和需求虽保持增长,但增幅明显放缓。2014年,世界石化工业仍将处于周期低谷,但有企稳迹象,需求明显改善,但供应增长更快,主要来自中东和亚洲;美国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产能继续增长;中国的乙烯、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新增能力仍较多,除合成橡胶外,其他石化产品消费增速有所放缓。  相似文献   

9.
2012年,世界石化工业复苏乏力,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回落至85.7%;新增乙烯产能180万吨/年,处于较低水平.世界乙烯产量为12787万吨,仅增加77万吨,增幅为0.6%.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比例继续上升.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产能继续小幅增长.乙烯及下游产品价格大幅回落,而原油价格回落幅度较小,导致石化行业利润大幅下降,石化市场仍处于周期低谷.中国新增乙烯产能140万吨/年,总产能达到1670万吨/年;乙烯产量为1523万吨,同比小幅下降;中国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216万吨,增长2.7%.合成树脂产量保持快速增长,进口量增速下降,全年需求增幅低于正常水平.合成橡胶供应和需求增速减缓,进口量下降.合成纤维供应和需求仍保持较快增长.展望2013年,世界石化工业仍将处于周期低谷,需求增速低于生产增速,且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中东和亚洲;美国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产能继续增长;中国的乙烯、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新增能力较多,但消费增速仍保持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化纤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化纤产量已由1 960年的1万吨,发展到2002年的991万吨,占世界产量的25%,年均增长1 5%,使我国成为一个化纤大国,预计到2005年,我国的化纤能力将发展到1 500万吨左右.在化纤产量的不断扩大中,化纤企业也由过去的以国有大中型化纤企业为主,发展到目前国有及国有控股、民营、外资及合资企业三足鼎立的新局面,特别是民营聚酯企业,在大力增加聚酯产能的同时,正抓紧兴建P T A装置,实现自我配套,外资企业也大都制出了较大规模的发展规划,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也未雨绸缪,实施进一步发展目标.这一切说明我国化纤业的发展已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  相似文献   

11.
预计2009年国内合成橡胶消费将较2008年下降,但自给率将快速提高,尤其是丁苯橡胶,自给率将提高22个百分点。国内SBR产能将达到100万吨/年,而下游消耗约89万吨,同比下降8.2%。届时,SBR市场将由2008年的供应不足变为产能过剩11%左右。  相似文献   

12.
橡胶市场极具增长活力 目前,我国合成橡胶产能和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总能力的9.9%、总产量的14.5%,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合成橡胶市场之一,2007年我国合成橡胶(含胶乳和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总产能达到205.0万吨/年,其中七大合成橡胶(含SBS品种)的总产能为165.75万吨/年,约占我国合成橡胶总产能的80.8%。总产量达到222.0万吨,同比增长20.32%。其中七大主要胶种的产量为163.3万吨,同比增长约11.9%,产量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燕山石化、申华化工和齐鲁石化,分别达25.90万吨、21.36万吨和21.26万吨,  相似文献   

13.
2013年,世界乙丙橡胶总产能为154.6万吨/年,总消费量130万吨,美国是世界最大的乙丙橡胶生产国。未来五年,乙丙橡胶产量和消费量将稳步增长,亚洲将成为乙丙橡胶重要的生产基地及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我国乙丙橡胶产能为13.5万吨/年,产量只有2.2万吨,表观消费量为27.1万吨。在巨大的市场缺口以及潜在市场利益驱动下,今后几年我国将有多套新建和扩建装置建成投产,预计到2018年产能将达89万吨/年,需求量将达到35万吨,供需矛盾将有所缓解。环保化聚合工艺及环保型乙丙橡胶是未来乙丙橡胶生产和需求结构变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我国橡胶消费将由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转向平稳较快增长,增幅将保持在10%左右,各类橡胶消费约600万吨;天然橡胶生产将继续保持平稳小幅增长,产量将达到60万吨以上,进口量170万吨左右,比2007年稳中有升;合成橡胶将延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全年产量预计可达到240万吨,进口量约140万吨。橡胶市场价格则将在保持总体高位运行的基本态势下,出现阶段性、局部性震荡。  相似文献   

15.
舒朝霞  高春雨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5):32-38,110,111
2011年,世界石化工业继续缓慢复苏,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4.3%,新增乙烯产能360万吨/年,均处于较低水平;乙烯产量为12562万吨,供应增长大于需求增幅,乙烯毛利大幅下滑.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国内低廉的气价使得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产量上升.石化产业仍处于周期低谷,乙烯及下游产品价格涨幅小于原油,公司利润下降.合成树脂新增能力较多,导致开工率下降;合纤平稳增长而合纤原料供应增速较快;合成橡胶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中国.中国新增乙烯产能24万吨/年,总产能达到1520万吨/年;乙烯产量为1553.6万吨;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132.4万吨,增长4.9%.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产量保持较快增长,但需求增速放缓,进口量下降.全国化工行业产值和利润大幅增长.2012年,世界石化工业仍处于周期低谷;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中东和亚洲;美国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产能继续增长;中国的乙烯和合成树脂新增能力不多,消费增速继续保持较低水平;中国的合成橡胶供应量增加较多,而需求增速下降.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世界丁二烯产能已经达到1271.6万吨/年,亚洲、北美以及西欧是主要的生产和消费地区,预计到2013年,世界丁二烯总产能将达到1460万吨/年,亚太和中东地区将是产能增长的主要力量。我国丁二烯产能已达到223.9万吨/年,同比增长30.6%,远高于世界平均增幅(5%)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化纤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化纤产量已由1960年的1万吨,发展到2002年的991万吨,占世界产量的25%,年均增长15%,使我国成为一个化纤大国,预计到2005年,我国的化纤能力将发展到1500万吨左右。在化纤产量的不断扩大中,化纤企业也由过去的以国有大中型化纤企业为主,发展到目前国有及国有控股、民营、外资及合资企业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合成橡胶生产能力和生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三,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合成橡胶市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极大地推动以轮胎为代表的橡胶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合成橡胶的产量和消费量将得到进一步增长。预计到2010年,我国合成橡胶的总需求量将达到约410万~430万吨,2015年将达到约510万~530万吨。  相似文献   

19.
2012年,全球丙烯腈产能为646.4万吨/年,消费量为506.7万吨,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及西欧,其中亚洲的产能和消费量分别占全球的53.4%和62.6%。受环保、技术和投资等因素的影响,未来5年,全球丙烯腈产能增长缓慢,需求增速将远高于产能增速。2012年我国丙烯腈产能127.7万吨/年,表观消费量达175.5万吨,主要用于生产腈纶、ABS树脂等。中国丙烯腈市场新建和扩建项目较多,产能增长将维持较高水平,预计到2017年,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全球丁腈橡胶(NBR)总产能已达76.85万吨/年,"十二五"期间全球对NBR的需求仍将处于稳定的增长期,年均增长率约2.0%~5.0%。2012年我国NBR合计产能18.95万吨/年,预计到"十二五"末产能将达32.95万吨/年,NBR的消费量也在稳步增加,预计2011~2015年年均增长率5.0%~10.0%。国产NBR从产能、牌号、质量及产品性能等方面与进口NBR存在一定差距,每年仍需大量进口。随着新建NBR装置不断建成投产,中国正逐渐成为NBR主要生产国,国内NBR或将出现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性能新产品的开发、调整产品结构、强化技术服务是提高丁腈橡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