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刚 《魅力中国》2010,(30):17-18
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陕话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找出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探讨大学生从事体育运动时的消费特征及规律,从而提出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能力的对策,为促进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提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郑军 《特区经济》2007,219(4):46-47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法、数理统计法对深圳市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深圳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意识、动机和方向,并进行分析和讨论。为开创深圳市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表现为参加性、参观性体育消费和体育用品消费,制约体育消费的因素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家庭经济水平和消费意识等,参与体育消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健康体魄、促进综合发展和娱乐休闲等。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体育消费价值观的研究,重点开发一些体育项目,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呼和浩特市大学生消费价值取向、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和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等方面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呼和浩特市大学生的消费意向明确,消费水平偏低,消费结构单一。经济条件、体育兴趣爱好、体育用品价格过高、学校场地器材不足等是影响呼和浩特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以及体育消费意识动机等进行调查研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体育消费,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热点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文章对大学生学习、情感、通讯、体育、休闲娱乐、网络等六大热点消费内容作了分类分析,以期为大学生热点消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江西5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为有关部门规划体育产业、规范体育市场提供参考依据;为高校学生更合理地进行体育消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颜超 《魅力中国》2010,(4):9-10
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非理性体育消费的问题。关于消费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如何刺激消费,追求增长”的视角,重视经济需求的实现,忽视了体育消费中广泛存在的非理性消费的现象。就此,本文以非理性体育消费为切入点,分析非理性体育消费产生的原因,探讨非理性体育消费的危害,并给出了非理性体育消费的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9.
颜超 《魅力中国》2010,(2):9-10
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非理性体育消费的问题。关于消费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如何刺激消费,追求增长”的视角,重视经济需求的实现,忽视了体育消费中广泛存在的非理性消费的现象。就此,本文以非理性体育消费为切入点,分析非理性体育消费产生的原因,探讨非理性体育消费的危害,并给出了非理性体育消费的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一些大学生消费呈现非理性化,主要表现为:过度消费、畸形消费、情绪化消费、差距消费、炫耀消费和享乐主义消费,这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缺乏正确的引导有关。因此,高校要加强教育,使大学生树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引导大学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提高大学生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湛江高校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湛江市三所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进行了比较,以揭示其消费差异,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大学生消费与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认为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精神上的消费应该作为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一部分。最后,提出了提升大学生人力资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以消费者行为学理论为基础将体育消费纳入消费心理与行为理论范畴,对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理论进行探索,为体育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构建理论支撑,改变现有的体育消费研究缺乏理论支撑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扩大体育消费需求是现阶段体育产业加速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梳理了国内1995年以来扩大体育消费需求的研究文献,从扩大体育消费需求的主要障碍、扩大体育消费需求的路径等方面对扩大体育消费需求的研究进行了观点介绍和简单述评。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是经济社会中特殊的消费群体。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在经济上尚未独立,消费又受到很大制约,所以形成了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分析他们的消费行为,对培养他们积极的消费观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以位置消费理论为依据,从相对经济地位入手,通过对太原理工大学轻纺美术学院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抽样调查,分析该院大学生消费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出发,通过问卷调查高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获得大学生在消费领域的有关真实资料。以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为主题,分析大学生的消费特点,探究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并就高校教育和管理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消费责任意识,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董迅 《魅力中国》2011,(17):54-54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大学生这一群体,由于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及其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等众多特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他们拥有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理念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作为大学生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的服装消费,更是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中最重要的消费开支。通过对大学生服装消费的探究,能够及时把握大学生消费的最新动向,了解当下大学生所关注的品牌服装,从而为大学生找到一个最为适合的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信用消费是指大学生凭借个人信用从同学朋友那里获得资金或者向家人索取额外生活费用,或对银行信用卡进行透支进行消费的行为.在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消费的主流人群,研究其信用消费问题对未来经济发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大学生信用消费模式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大学生信用消费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翌  李珊  郭峻辰 《改革与开放》2013,(10):153+15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学历的大学生群体成了奢侈品消费群体的一部分。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相对较富裕,因此对他们的消费进行研究,从而把握他们的消费心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研究进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培养他们科学合理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消费风气和健康的消费潮流。  相似文献   

19.
庞兰霞 《特区经济》2006,211(8):282-28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黄河三角洲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其体育消费意识、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以及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就发展体育消费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理念的引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使命。文章通过对盐城工学院材料学院2017级学生进行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解他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并进而探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消费理念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