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制度是我国当前国有资产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不仅影响着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而且影响着国家财政收入以及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程度。文章针对现有国有资本收益比例过低的现象,提出"EVA留存制度",通过EVA在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制度中引入资本成本率,企业只留存自身创造的经济附加值,其余收益上缴财政。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问题上要逐步实行分税制,这已形成共识,并且要逐步付诸实施。但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拥有巨额国有资产,国家要相应取得一定量的国有资产产权收益或利润。因此,我国在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时并非仅限于划分税收,即理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还必然面临着理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产权收益分配关系问题。尤其是随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这一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蒋黔贵 《公司》2000,(9):7-8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企业自己的主观努力,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相应的体制保证。 一.推进配套改革 首先是财政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有两个很迫切的问题,需要通过调整财政预算和支出结构来解决。一是国有资本金的增补问题。老的国有企业资本金长期不足,新设企业国有资本金不到位,是国有企业债务沉重、效益不高的原因之一。对于必须由国家控制的企业,财政要承担出资人的义务,将企业发展需要补充的资本金纳入预算。二是支付改革成本问题。多年来国有企业承担了劳动力安置、办社会服务事业等大量的改革成本,这是国有…  相似文献   

4.
当前,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国营大中型企业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并提高其经济效益,直接关系到我国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搞好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审计监督,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和期望。  相似文献   

5.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的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据资料统计,国家财政收入的60%以上来源于国有企业。但是,目前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远远不能令人满意。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1.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 人是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6.
国有全资子公司经营收益分配问题初探赵平,徐志强国有全资子公司是我国企业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它们多由国有企业经公司化改造后转制而成,具有法人资格;它们的经营形式可能以生产为主,也可能以服务为主或以贸易为主。它们的母公司是国家独资公司,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管理一直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1999年财政部发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提出将企业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对企业经营者进行任免考核或奖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秦永才 《河北财会》1993,(12):14-15
一、建立资本金制度后亟待核实、调整现有国家资本金。建立资本金制度是我国资金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商品流通企业财务制度》(下称《财务制度》规定:“企业设立时必须有法定的资本金,法定的资本金即注册资金,包括国家、法人、个人和外商等投入的资本金。”我国的国有企业设立时一般都有一定的国拨资金,其中用于固定资产部分按当时购建各种固定资产的原值入帐核算,而按照现行国家财政法规的有关规定,除外商合资、合作企业的改组为股份制的企业外,一般都不调整企业固定资金的帐面价值,实施新制度后,企业按规定将原有的固定资金、国家流动资金、企业流动资金、专用基金中结余的更改基金和挖潜更新改造拨款等转作国家资本金(更改基金赤字允许抵顶国家资本金),也未要求对原有固定资金按现值进行调整,形成新制度执行后企业(特别是老企业)的实收资本帐目中的国家资本金与现值严重背离的现状,此外,近些年来未对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疏于管理企业的固定资产报废,毁损不及时处理现象较为普遍,使转帐后企业的国家资本金严重不实,在以上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资本金制度,势必难以充分发挥其应起的作用,这是新制度实施后首先暴露出来的问题,如何解决企业现有国家资本金与现值不符和不实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当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进行清产核资,核实现有国家资本金,并重新按现值确定企业现有资本金的入帐价植,以保证新制度执行后资本金应起的作用,这样也有利于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处于平等的竞争环境中。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公司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随着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得到初步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己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也有了较大进展。伴随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企业与政府机关脱钩政策进一步实施,国有企业逐步实现两权分离,政企分开,一方面国家对国有企业由过去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的形象日渐清晰;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国有资本的所有者,在监管工作上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经营者侵犯所有者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出资者依法享有的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基本权利没有得到有效行使,国家对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还不健全。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如何加强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金的监管,构建新型的政企关系,是国有企业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等四个部门联合推出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其运用数理统计的原则,采取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使客观、公正、准确评判国有企业运营效益和评价经营者业绩成为可能,也为政府  相似文献   

10.
王洪民 《活力》2004,(6):42-42
(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考核企业财务状况,评价企业经营效绩。效绩评价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加强国有资本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运用效绩评价体系对国有企业进行效绩评价,全面考察企业资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公允的效绩评价是企业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和有效管理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效绩评价主要依据财政部等四部委于1999年颁布,并于2002年修订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有资产能否实现保值增值,对国有企业管理者的业绩考核是否客观、公正。为此,本文拟以曾进行财务造假的蓝田股份和银广夏为样本,检验我国现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评价结果的公允性。  相似文献   

12.
入世之后,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建立健全,国有经济将渐渐淡出一般的竞争性领域,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及事业单位外,原有的国有企业和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将通过合资、上市、国有资本金转让或出售、股份化等形式实行改制和重组,国有经济的比重和国家控股的企业及事业单位将逐步减少,这样,传统的国有企业审计、  相似文献   

13.
一、国有企业利润留存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自1998到2004年其利润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这说明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道路是成功的。但中国数目庞大的国有工业企业包括一些处于垄断行业、拥有高额利润的企业,从1994年财税改革以后,国有企业的税后利润全部归企业所有,也就是说,国有企业在某些方面和其他企业一样只需缴税,而不需要向企业所有者(全体国民)分红,更谈不上作为国有资本运营收益或者公共产品开支了。  相似文献   

14.
多渠道解决国有企业不良债务问题□刘晓敏李翔迅一、明确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和责任,建立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机制1.建立建设项目资本金注入制度。今后对新的工程项目,都应在开工建设时期明确投资关系。属于国家独资项目,国家应向企业注入资本金,超过资本金的部分,可...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资本化管理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所谓国企资本化管理,是指建立以国有资本金为管理对象,以产权界定为前提,产权登记为基础,产权变动监管为重点,股权管理为突破口,资本金预算为手段的国有资本金管理体系。国企资本化管理给企业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往往局限于企业经营这一领域。而实际上,作为从事资本投放并获取收益活动组织者的财务主体并不局限于此。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经营者要从事财务活动,资本出资者也有自身独有的财务问题。如资本投入于什么产业、什么地区,…  相似文献   

16.
国有工业企业是稳区国民经济的骨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主客观原因,国有工业企业存在问题较多,为了研究解决国有企业在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簿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其适应社告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提高企业效益水平,为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有企业现行绩效评价是依据1999年财政部会同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颁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及其2002年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随着企业内外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回顾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历史进程入手,引出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方面进行的一次改革,即在现代企业制度指导下进行的我国现代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以收益分配制度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有企业在收益分配制度的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石油税费是国家参与和调节油气资源收益分配的重要方式,石油税费制度就是规范国家、资源地与石油企业利益分配关系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0.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今年经济改革的重点,除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还要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步伐,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完成这些任务要作艰苦的努力,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要增强深化企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所以要增强决心,首先是由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改革以来,在非国有经济成份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国有企业仍然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承担着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任务,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骨干和先导作用。截止1993年底,我国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全部乡和乡以上工业的53%,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占44%;国有工业固定资产净值占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