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娟 《住宅与房地产》2023,(Z1):144-146
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CCRC)来自美国,目标是为老年人提供综合的住宿设施和服务,让他们在健康状况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生活在家庭环境中,并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接受护理服务。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自理公寓、介助和介护的居住设施、配套医疗及附加老年人相关生活类服务,如洗衣做饭或打扫卫生等,使得老年人从自理阶段向半自理阶段或介护阶段过渡时能顺利获得该社区提供的服务,从而实现生活的可持续。文章通过对老年客群的分析,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变化进行思考,从自理型养老公寓设计、照料养老单元设计、室内设计的角度进行探析,立足于中国养老文化及中国老年人的现实需求,搭建本土化的持续照料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家庭照料仍然是中国老年照料的主要方式,家庭照料领域主要还是由家庭成员来承担主要责任.在老年人照顾者中,女性扮演着家庭照顾者的重要角色,并且呈现出女性化的趋势.老年人照顾者女性化的现状、 成因与结果都是学术界重要的研究内容,借助于性别分工与性别角色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并从家庭层面和国家层面对家庭照顾者女性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上海日益加快的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导致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和精神慰藉等方面需求的激增。2009年,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上海市民政局等部门,针对上海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家庭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以及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的实际,制定出台了上海市地方标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该标准为推荐性地方标准,也是我国有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第一个地方标准,2009年9月通过专家审定,2010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前吉林省农村残疾人养老方式以居家养老为主。农村残疾人尽管有低保、新农合医保和新农保等政策保障,但是居家养老还是存着养老负担过重、缺乏专业性照料、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没有“特惠”倾向等影响养老生活质量的问题。对此,建议政府可通过“普惠”加“特惠”强化对农村残疾老人的生活保障,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机构,改善重症残疾人的晚年生活。此外,残联组织应充分发挥服务职能,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残疾人家庭的专业照料能力,提高残疾老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章丽芳 《价值工程》2014,(20):306-307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空巢或纯老家庭已成为我国越来越多家庭的写照,对老人进行健康上的专业护理照料,已取代生活上的吃饱穿暖而上升为急需解决的社会老龄问题之一。文章分析了我国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的现状,说明了国外比较成熟的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形式,阐述了我国居民养老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居民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护理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6.
《经营者》2003,(1):58-58
市场分析: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突出,尤其是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及其家庭对社会化、专业化与市场化服务需求的增加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仅仅依靠福利形式的社会服务和家庭服务将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客观需要,通过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运作机制,不断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庭日益增长的需求是老龄产业发展的动力。人口老龄化对家庭照料业提出了大量需求,有技术专长的陪老工、钟点工、护理工、临时保姆等家政服务将大受老年人欢迎。投资建议:护理中心的地址应选在居民住宅区内或新建居民小区旁边,初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英国将养老纳入社区,采取社区照顾方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美国、德国,荷兰等国的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比饲都超过90%。澳大利亚目前有提供居家养老照科的服务机构3000多个,接受服务老人50多万。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不足老年人口的5%。  相似文献   

8.
国外居家养老的社会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住在自己的住宅内安度晚年,称为居家养老。据了解,世界各国(也包括我国)的老人住在养老院养老的只占很小的比重,绝大多数是居家养老。因此,安排好居家养老的社会服务,使老年人生活得更为舒心、方便,是城市政府解决好老年人居住问题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并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突出“老有所医”的服务特色,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依托、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使老年人能及时、方便、快捷地享受医疗救助、生活照料等多方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张倩 《大众标准化》2023,(20):132-134
时间银行是一种基于时间交换的社区服务模式,通过时间的等价交换,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助。将时间银行模式应用于居家养老服务中,可以有效满足老年人的社交和照顾需求,促进老年人的独立生活和社区参与。文章将探讨时间银行模式的基本原理、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和需求、时间银行模式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方式和实现途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方面,以期为居家养老服务的改善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青 《乡镇论坛》2011,(32):14-14
山东青岛莱西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法。为在市光荣院集中供养及镇村分散供养的孤老优抚对象提供改善居住条件.照料日常生活,完善医疗保障.抚慰精神生活等居家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2.
牛志东 《乡镇论坛》2014,(26):27-27
近年来,河南省安阳市老龄办通过开展“市级居家养老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给予示范点扶持奖补资金和优惠政策,着力解决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市75个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站(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被评为“市级居家养老工作示范点”,带动了全市基层养老服务场所建设。目前,全市1000余个村(社区)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为近30万名老年人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空巢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女性劳动参与率提高,使失能老年人获得家庭照护的可能性逐步下降,对专业化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大量增加。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工作不论是在家庭中、还是机构中进行,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有学者研究发现,成年子女照料家中老人是以自己不工作或减少工作时间为代价来实现的,子女少时会使照料父母的机会成本大大增加。一项对临终老人需要完全照料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程度加剧,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家庭对于社会养老体系的需求也日益增强。文章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抓手,从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需求出发,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优化策略,从而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促进老龄化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老年人口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弱化的预期下,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口比例增加;高收入老年人的机构养老的意愿明显高于低收入或没有收入的老年人;市区老人在各项居家养老服务的知晓率上明显高于郊区老人;空巢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率明显高于非空巢老人;老年人对水电气维修服务、医疗咨询和保健服务、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比例较高。最后,针对上述结论提出完善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王红峰 《乡镇论坛》2014,(17):24-25
在全国2亿多的老年人中,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居家养老的单身老人。据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老龄委的调查,该区共有居家养老的无配偶(或丧失配偶)、无子女(或丧失子女)的单身老人1070多人,虽然他们多数享受低保、衣食无忧,但大多比较孤独,且部分单身老人由于年老久病处于失能或半失能状态,在生活照料、精神关怀、生活环境安全等方面有困难。为了破解居家养老单身老人帮扶常态化这个难题,2012年初,黄岩区老龄委会同黄岩义工协会组建了两支队伍,即由低龄健康老人组成的银龄互助总队和义工组成的为老志愿者服务总队,策划开展了以“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位单身老人的心灵”为主题的“1+1”助老行动,关注单身老人的生活需要、心理需求,及时为单身老人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和烦恼。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需要照料的老年人的数量庞大并且在不断增加,面对老年人数量多、健康差的状况,在分析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后,对"居家养老,依托社区,机构补充"的模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政策·法规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包含总体要求、重点工作和组织保障三个部分。其中提出,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发展养老服务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因地制宜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将政府购买服务与直接提供服务相结合,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无人照顾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来源: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公众号)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增多的"4+2+1"家庭人口结构使我国传统居家养老的基础已发生变化,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迫切需要在居家养老基础上寻求一种能够大规模、低成本解决养老难题的办法和路径。通过构建以社区养老为主的养老服务产业体系,可以保持老年人的居住习惯和生活环境,居家养老大部分功能得以延续,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符合我国老年人生活特点和需求状况,还可以按照老年人的年龄、身体状况等个体状况选择分段养老,从而实现大部分老人养老问题在社区内完成,特殊和少部分人群通过养老院或者其他适宜方式养老,可以大规模、低成本解决目前面临的养老难题,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面对我国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在中国“9073”养老模式下,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养老机构资源不足,社区居家养老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本项研究中根据2022年在保山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的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研究医疗护理保健服务可及性对以社区为本的家居照护服务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以及支付能力与社区居家老年人选择护理服务有显著的相关性,支付能力对老年护理服务内容的选择有“U”效应;能够在养老院、社区卫生机构附近享受家庭护理服务并与家庭医生签订合同的老年人倾向于选择养老机构和社区护理服务;表达不便行动不便的失智失能老年人以及家庭经济及购买能力较强的老人更倾向于选择机构、社区养老服务。因此,可通过增加老年保健与对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老年综合服务区域及平台、贯彻落实“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等措施,推进深化可持续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