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资讯     
《经济》2012,(Z1):134-135
山东绘就蓝色经济区发展新"蓝图"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抢抓发展机遇,以支持现代渔业、海洋产业、特色旅游项目为重点,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全力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据了解,  相似文献   

2.
近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即将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日照港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的"一体三带"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鲁南临港产业带规划建设所依托的出海口,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升港口发展质量和科学化水平,增强服务辐射带动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既是港口可持续发展的自身需求,更是作为国有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日照港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和措施,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抢抓机遇,加快转变,全面推进港口战略升级与转型,实现港口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即将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日照港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的"一体三带"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鲁南临港产业带规划建设所依托的出海口,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升港口发展质量和科学化水平,增强服务辐射带动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2011年6月8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主办,青岛港承办的首届"中国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威海港、韩国釜山港战略联盟联席会议"在青岛盛大举行.中韩五个港口正式签署了<中韩"4+1"港口战略联盟运行章程>,将共同打造东北亚国际物流枢纽和航运中心.首届战略联盟联席会议成功召开,标志着山东省政府推动的"4+1"港口合作模式正式启动,为促进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加快中韩自由贸易区进程、打造东北亚区域经济增长极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将会加速“海上山东”建设,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文化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商周刊》2011,(5):15-15
不久前,整合山东半岛各港口,辐射山东内陆地区发展的潍坊综合保税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这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内首个、全国第14个批准设立的综合保税区。  相似文献   

7.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战略后,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依法构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综合运输体系是推动这一区域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拟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探讨如何完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综合运输体系,以保障其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蓝色护航     
巫彬 《商周刊》2011,(10):67-67
2011年1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蓝色也将成为青岛经济的主色调,为了增加这一主色调的深度,2011年4月29日,"金融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暨政银企合作推进会"在青岛举行。  相似文献   

9.
王为达 《商周刊》2015,(7):42-4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战略,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龙头城市,如何当好区域协同发展的龙头,带动山东半岛联盟城市加快发展的步伐,成为区域合作待解的命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发展水平迈向中高端。国家正在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无论是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战略,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都着眼于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和胸怀,加强区域之间的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南望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经济速度之快;北看京津冀协同发展实质性步伐不断  相似文献   

10.
陈华  张艳 《经济论坛》2011,(11):44-51
今年初,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省经济转型迎来了新的契机。但是山东省金融支持体系与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存在着金融资源总量不足、融资比例失调、金融市场层次单一等问题。山东急需推进金融创新,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与相关配套设施,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崛起提供助力,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迅速成长为新的区域增长极。  相似文献   

11.
《商周刊》2011,(10):22-2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目前进入加速推进“规划”实施阶段。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青岛市在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正依托其自身优势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山东海洋事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今后一个时期,山东省将以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积极履行综合协调海洋事务的职能,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公共服务保障;以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为目标,积极推进海洋综合管理,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用海和环境服务保障:以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  相似文献   

13.
正面对行业竞争加剧,航运市场低位徘徊,尤其是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服务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新使命,日照港人克难奋进、砥砺拼搏,以稳健、科学的发展实践,推动港口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绵延持久的发展活力彰显着"阳光港口"的内在品质。强港为本,在结构优化中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港口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对  相似文献   

14.
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对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带来了显著变化。西海岸经济新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框架内容的一部分,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对于推动青岛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蓝色经济领军城市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准确及时地反映西海岸经济新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我们依据现有的统计资料,对西海岸经济新区的产业结构及服务业发展现状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宋鑫陶 《商周刊》2011,(3):41-4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合理“谋篇布局”,才能为蓝色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助其驶向更蔚蓝的海洋。  相似文献   

16.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做出的"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精神,福山区立足区情实际,充分发挥临海临港的区位优势、吸纳投资的开放优势、支撑发展的产业优势等三大优势,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推进蓝色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超前启动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特别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对此,福山区将全面推进以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科技等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和以临港物流等为主导的服务业,全面融入蓝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区"建设战略的实施,潍坊在"三区"建设中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区位、资源、产业基础、生态经济等方面的优势。但同时在自然条件、人口问题、能源与环境、经济与技术等方面存在着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8.
马俊 《经济视角》2012,(4):12-13
随着海洋经济的崛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结构升级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运用SWOT模型,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分析,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统筹海洋产业规划和产业布局;建立山东半岛与日韩产业协作区;运用经济杠杆对海洋产业发展进行调控;调整主导海洋产业;打造海洋产业群,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嵩 《海洋经济》2011,(3):41-45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黄岛区海洋经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黄岛区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充分发挥本土优势,进一步深化对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坚持高点定位,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坚持统筹发展,科学把握海陆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坚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优先,有效保护海洋资源环境;坚...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环境成本不断加大。为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和投资拉动粗放经营模式的再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实施初期,依据和谐理论,提出以"环境成本满意+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和谐主题的环境成本和谐管理概念模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环境成本和谐管理体系并探讨其实施措施,以期创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环境友好区域,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