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经济学不仅仅是研究财富配置、财富增长的科学,归根到底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科学。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研究的目的是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础是价值论,灵魂则是自由和公平。可见,经济学从起点就浸透于人文关怀之中,人文主义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经济学发展的指南针。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详细论述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及其在经济学中的表现,明确指出经济学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其次从社会科学的特质角度,论述了经济学具有科学特质与人文特质.马克思经济学是以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归宿的,这正是马克思经济学超越西方经济学并始终具有强大魅力的主要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经济与伦理结合的镜像:经济的伦理与伦理的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伦理不能脱离经济而存在,经济也不能离开伦理而独立发展.利益是经济与伦理结合的中介,经济的伦理和伦理的经济是经济与伦理结合的现实镜像.经济与伦理的互动和融合,需要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交流和合作.  相似文献   

4.
主流经济学强调实证经济学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并且综合了逻辑实证主义、行为主义和假说--演绎科学模型而形成了现代主义的"科学方法"信条;但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分析基于特定引导假定这一事实就反映了它的主观性,更不要说经济学本身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和规范性.同时,也根本不存在什么中立的学者,根本无法撇开先见的价值观而从事所谓纯科学研究;因此,实证分析的客观性显然是一种虚构:无论从数据资料的选择还是从分析工具的选择都充满了主观性.  相似文献   

5.
改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新千年经济学的头号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主要社会经济问题是什么? 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了.迄今为止,已有225年的历史.虽然,两百多年来,经济学的学派林立,论著可车载斗量,但基本理论体系不外两大派:斯密学派与马克思学派.  相似文献   

6.
伦理经济学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视和加强对伦理经济学的研究,既是现代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向,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需要。社会主义伦理经济学应以社会经济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如何制约人的自由发展程度;二是人的全面发展水平如何影响、制约和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7.
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之一的政府经济学首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目标,即一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但同时必须具备明确的伦理目标,即追求公平公正提升社会福祉。我国政府经济学所追求的伦理精神是与经济目标相契合,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逐步明晰政府责任和特定的伦理使命,通过完善制度、健全法规、倡导和谐,最终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经济学的"语言转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哲学的"语言转向"表明:知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科学与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最明显地表现在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间的争论.事实上,经济学是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新途径.经济学的语言转向表现在:一是制度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二是博弈论认为,任何词语的特定含义都是通过某种语言演化的最优化过程而形成的演化均衡来确定的.三是大多数经济学家只强调了科学语言而排斥了人文语言和日常语言,这恐怕很难向人们提供和展现一种失真较少的真实经济世界图景.  相似文献   

9.
遗产经济学与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的兴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新的理论作为指导 ;自然和文化遗产经济学的诞生缘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虽然自然和文化遗产经济学的产生不直接是源于文化产业的兴起 ,但是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遗产经济学的诞生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会起到重要作用 ,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会促进遗产经济学的研究 ;但是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以更加广泛的人文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文资源经济学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是内含着深刻的价值立场的社会科学。而在面对经济学价值立场这一问题时,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存在着鲜明的、根本性的区别,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承认与不承认价值立场的问题、究竟是“物学”还是“人学”的问题、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还是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科斯和诺思提出的新制度经济学能统一社会科学的命题进行了诠释.与其说新制度经济学统一社会科学,倒不如说它们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他们相互需要.没有其他社会科学的支撑,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很难向纵深方面发展;社会科学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大大地拓展研究领域,提高其解释力.这种互动将有利于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转型经济学向何处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转型经济学是当前国内外经济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转型经济学开始逐渐与其他经济学分支走向融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对转型经济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正相反,转型经济研究对经济学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将转型经济的起点———计划经济、终点———市场经济,以及两者之间的过渡阶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为转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找到准确的发展方向和现实的发展途径,进而为完善和发展经济学理论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Economists have long been criticized for their use of highly idealized models. In Economics rules: Why economics works, when it fails, and how to tell the differ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Dani Rodrik responds to this criticism by offering an account of models that emphasizes the diversity of models in economics. Rodrik’s account presents a rare opportunity for economists and philosophers of economics to engage in a mutually beneficial exchange that could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wer and limits of economics, and the rights and wrongs of the dismal science. The symposium on Rodrik’s Economics Rules is the first attempt to seize this opportunity.  相似文献   

14.
奥地利经济学有着坚实的哲学认识论基础.在社会科学的定位上,奥地利经济学反对逻辑上的心理学要素,反对本能主义、行为主义和整体主义,主张有机的自由主义;在经济学的定位上,奥地利经济学反对笼统地划分理性与非理性,反对对经济学作表面层次的物质主义的定义,强调稀缺性由其引致的自由选择才是经济学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学家们把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经过多年的演进,空间经济学的总体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国内对于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而且空间经济学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土壤日益成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展开,全球范围内的空间问题变得更加凸显,区域间的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紧密联系是空前的,它从现实性上为空间经济学的发展提供极佳的素材,空间经济学必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6.
Personalist Economics has identified a central problem in Neoclassical Economics that originates in its representation of the economic agent as homo economicus and its grounding in individualism. Both flaws are directly addressed by Personalist Economics that has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human nature as set forth in Personalism. Our remarks are presented in three sections. In the first section we address why individualism is an unsatisfactory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for modern economic theory. In the second section we trace the origins of Personalist Economics to Aristotle and Aquinas. While others, such as Heinrich Pesch and Joseph Schumpeter,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evolution of Personalist Economics, here our efforts are restricted to the contributions of Aristotle and Aquinas. In the third section we explore how, in terms of 18 tenets, Personalist Economics and a Personalist economy differ from Mainstream Economics and the individualistic market economy.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财政学的发展趋势是在社会共同需要论的基础之上发展公共财政论。近年来,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正统经济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 提出了挑战。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公共财政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 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公共财政论。  相似文献   

18.
Both the Information Theoretic Economics and Austrian Economics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n market activity of problems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The conceptions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they employ, however, as well as their respective views on and treatment of economic agency, are quite differ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se differences, not primarily from an abstract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but by looking at substantive examples of the economics offered by the two approaches. An attempt is made to explain the Austrian preference for non-formalist approaches to econom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19.
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并非是波斯纳等西方法经济学者的专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的多部著作中早就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法经济学思想。与西方法经济学相比,马恩法经济学思想虽也关注法律效率,但它却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内核,运用整体主义方法论来探讨人类社会法律制度的整体变迁,较为宏观抽象。可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开创了法经济分析的唯物主义先河,而且还为西方法经济学学科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他们两人堪称法经济学的伟大先驱。  相似文献   

20.
PART 1When the 20th century went to its end, BritishBroadcasting Company held a global appraisal activ-ity to all thinkers and Marx was appraised as “the No.1 thinker of the thousand years”. Recently, the fourthstation of BBC held again an appraisal activity to thegreatest philosophers both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and Marx was again named the top 1 among globalten great philosophers. The two results tell us clearlythat Marx is living in our real world and must livecontinuously in the 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