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构建发电企业安全管理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力体制“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的实现,大多数发电企业已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之路。作为一个独立的发电企业如何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安全管理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的学习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改制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分析电力体制改制前的安全管理,是“一竿子插到底式”的管理。这个体系是以国家电力公司为龙头———集团公司为纽带———省公司为主体———发(供)电企业为执行层的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多年的实际运转中,这种…  相似文献   

2.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汕头电厂(以下简称华能汕头电厂)不断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着力推动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全员安全培训、现场作业风险管控、承包商安全管理“四大工程”建设,2012年成为华能集团第一家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确认的电厂,并获得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一级企业光荣称号;《网络化安全教育培训平台开发与应用》获得2013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管理创新优秀奖;开发的培训视频多次获得全国性奖项,并被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推广应用;新开发的“安全管理平台”成为现场作业风险管控、承包商安全管理工程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发电企业已经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主要是依据《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以及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企业三大标准(即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进行管理,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与生产较为适应的各项规章制度这些标准、制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为发电企业安全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彭炜 《中国电业》2005,(12):58-59
随着我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11月实施。每年6月被定为“全国安全生产活动月”.安全生产工作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各行业的工作重点。 2003年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再一次下发了《关于加强电力安全工作的通知》,以期达到控制安全事故,防止恶性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煤矿企业的生产基本方针。确保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日常管理的核心,而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本文从影响通风安全的基本因素入手,简要介绍事故成因的关系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宁夏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在抓生产经营的同时,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自治区、银川市关于安全生产的总体要求,坚持开展“安康杯”“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为公司生产经营工作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连续13年没有发生死亡事故和重、特大事故。该公司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发电企业生产中,有大量外包项目需要承包商的员工进入生产现场作业,由于外包人员业务技能、安全意识、危险源辨识及防范等各方面素养水平参差不齐,给施工现场带来诸多安全管理问题,也使发电企业承担着巨大的安全生产责任。为确保发电企业安全生产,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集团”)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兖矿集团焦化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从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工作人手,积极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的规范化、法制化,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安全周期的不断延伸。到今年9月22日,顺利实现安全生产14周年.再创全国同类型焦化厂安全生产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9.
基于风险预控的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研究和实施伴随着国华电力公司成立、发展的整个过程,公司针对企业发展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实际安全问题,持续地建设、完善基于风险预控的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努力达到"一切意外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控制"的安全管控目标。2019年11月,国华电力公司的成果《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发电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荣获中电联2019年管理创新大奖。  相似文献   

10.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安全”包括人身安全、电网安全和设备安全;“生产”是指发电、输电和配电。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就是人类对电力能源进行生产、支配和利用的一切行为中,人身安全得到保证,消费者利益不会损害,使用的电力设备不受损伤,电力能源的生产和消费能够得以持续和相互促进的一种状态。因此“安全生产”对于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安全生产法》是指导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准绳。2014年12月1日,新《安全生产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当前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沿和基础,是落实《安全生产法》的关键环节。班组各项安全工作都要围绕《安全生产法》而展开。把班组这个基础夯实,抓住班组安全管理的关键,进而提升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国家先后出台了《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也专门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法》执法大检查,同时,河北金能集团公司发展的新形势,对安全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河北金能集刚金牛股份公司东庞矿树立科学安全发展观,培育“以人为本.关爱牛命”发展理念,坚持“装备、管理、培训”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亲自签署第七十号主席令,宣布该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已步入法制化轨道。《安全生产法》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安全生产的主体法律,它的出台是来之不易的,是  相似文献   

14.
安全生产是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安全生产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石。 “安全为天,幸福相伴”是河北兴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在安全管理中经过长期积淀,不断总结、提炼形成。由决策层倡导,全体员工认同的安全理念,是本企业的安全价值观,是全体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行为准则。企业决策层制定安全行为规范和准则;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WTO,国外知名工程公司抢滩中国市场后,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随即涌入,HSE安全管理体系也正式导入。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企业实施HSE已渐渐成为与国外工程公司展开合作,参与国外项目招投标的基本要求和通行证,而国家《环境保护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的相继颁布实施,更标志着安全、环境、健康工作已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对一个企业的安全、环境、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和实施HSE体系势在必行。依照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标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科学的安全管理经验,2002年7月,三建公司的HSE推行工作全面铺开。经过一年半的宣贯和试运行,使该公司受益匪浅,各类事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2002年,三建公司无重大事故发生,千人负伤率为2.66‰,职业病发病率为零,环保投诉率为零,更令人欣慰的是捧回了阔别多年的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荣誉证书,这是三建公司通过“三加强三提高”、全面推进HSE管理体系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对《安全生产法》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出台至今已实施4年有余.这部保护我国全体劳动者生命安全的大法,对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保护与保障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标志着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走向了一个新的开端.  相似文献   

17.
董云发  王刚 《现代班组》2008,(10):42-42
甘肃金川集团公司选矿厂工会根据《安全生产法》中"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的要求和《企业工会安全生产责任制》,结合生产实际,充分发挥工会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积极作用,维  相似文献   

18.
健全的电力安全监察体系是贯彻电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保证安全发电和履行企业责任的有效手段。在几十年的生产实践中,电力行业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由企业安全监督人员和车间、班组安全人员组成的三级安全网,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企业安全生产目标三级控制原则。  相似文献   

19.
《冶金财会》2014,(8):24-24
昆山“8.2”爆炸事故造成巨大伤亡,也令安全生产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8月12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消息称,已于近日颁布实施《中央企业安全生产考核实施细则》,对《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21号)的附件六《中央企业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降分降级处理细则》进行了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从严制定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扣分和降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
《安全生产法》的出台与实施,标志着新时期我国煤炭企业管理走上了一条“依法行政、以人为本、超前防范、科学管理”的法制化轨道。面对新形势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对认真学习宣传、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依法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