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杭运河苏北段,从北开始于江苏徐家蔺家坝,到南部扬州六圩口,全长大约超过400公里,当前有超过25座大型船闸坐落在10个航运阶梯级上。苏北运河在经过多次的船闸扩容与完善之后,该运河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运输最为繁忙的一条内河航道,并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一、苏北运河航务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江苏省地处于长江水道入海口以及南北交通所在的要道,河流纵横,滨海临江,是当前我国内河运输最为发达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翻开中国历史,几乎在所有有关中国南北经济的记述中都少不了对运河的赞誉。运河就像是中国古代经济的绿色走廊.以宽广博大的胸襟.孕育古老的商业文明。自从春秋战国以来.中国经济两千多年的发展变化.都在运河两岸留下了鲜明的、隽永的印记。[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楼市》2009,(12)
本期,桥西板块共成交266套,较上期略微下降。其中,南北·西岸、风景大院、海派风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分别成交了59套、112套和42套。随着拱墅区政府对运河文化品牌的精心打造,城北区域正逐渐成为集商贸旅游、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经济文化新中心,规划中的杭州运河商务区也日渐成熟起来。城北板块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周期。  相似文献   

4.
《楼市》2009,(11)
本期,桥西板块共成交291套,较上期213套有略微上涨。其中,南北·西岸、风景大院、嘉泰·馨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分别成交了87套、67套和53套。随着拱墅区政府对运河文化品牌的精心打造,城北区域正逐渐成为集商贸旅游、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经济文化新中心,规划中的杭州运河商务区也日渐成熟起来。城北板块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周期。  相似文献   

5.
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语境中多方位探索复兴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路径:一是主动对接并积极融入国家和江苏省的相关战略规划,搭建多种平台,凝聚各方力量;二是要项目化推进扬州“特”色的运河名城建设、文化遗存保护、深度特色文化旅游等;三是“创”作运河名城及其文旅商品故事,尤其注重讲好扬州忠义故事和清廉故事;四是要“融”合利用各种媒介平台、手段和技术,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立体化传播扬州运河名城形象和文化。  相似文献   

6.
有副古联说得好:“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运河,西运河,东西运河运东西。”通州为漕运、仓储、集散的枢纽地位自古有之。  相似文献   

7.
2001年以来,扬州的质量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质量竞争力为主线,在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净化市场、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两千年过去了,运河竭尽全力地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着。而今.在运河的部分段落,越来越多曾经靠运河吃饭的人因为河道干涸而另谋他职,甚至做起了打捞生意。而今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还能不能看到运河上舟楫接踵、畅通无阻的盛景?中国能否开发和保护好运河资源,创造运河经济发展的新时代?[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后,即开始了在白色政权包围中建设根据地的尝试,同时开始了中国共产党人制定、实施经济政策和解决经济问题的探索,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工商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和兼容南北的地域特色的视角,具体到文化特色中文学的雅俗共赏、学派的集大成、艺术的百花齐放以及地域特色中集南北技艺于一身的工艺品、集南北风格于一处的园林、会南北口味于一炉的饮食、融南北之人于一地的城市等方面揭示扬州人文的包容精神,提出扬州人文精神中"各美其美,以美为美,美美与共,是为大同"的包容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上海城市发展》2011,(4):31-34
建设创新型扬州,是扬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当前,460万扬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实施十大创新举措,正朝着创新扬州,幸福扬州,精致扬州大步向前,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实现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的互动并进,推进扬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总是以测试作为基础的。人类早期在从事生产活动时,就已经对长度(距离)、面积、时间和重量进行量测,其最初的计量单位或是和自身生理特点相联系(如长度),或是与自然环境相联系(如时间)。秦始皇在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以后,立即统一度量衡制度,对发展生产力和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测  相似文献   

13.
面对国际资本转移的新特点和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新态势,扬州要在苏中率先崛起,有必要加快中心城市建设,而推进扬州江都两市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扬州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通州位于北京东部,始建于西汉初年,古称潞县,取水路、陆路交通方便之义.金中都因"漕运、通济"改名为通州.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古往今来,通州以运河而兆兴,以运河而闻名,贯通南北交通、枢纽天下财富.运河舶来古都的辉煌,京城带动通州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东莞运河是目前国内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运河的生态重建不仅会改善东莞人民的生活环境,而且会对我国类似河流的水体修复提供经验。东莞运河的生态重建应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多专业多部门协同工作,按照"截污-清淤-活源-治堤"的思路,一次规划,分期实施。东莞运河的整治必须坚持科学治水,即始于现在,立足于长远,在长效机制的推动下,充分利用法律、经济、行政的手段联合行动,循序渐进,最终实现东莞运河水环境优良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楼市》2007,(7)
据文献所载,无论是从隋朝至明清,还是从民国初始至新中国成立,运河之地可谓“商贾骈集,货物辐萃,公私出纳,与城中相若;车驰毂击,无间昼夜”是也。寥寥数字,即突出了运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然而,随着其他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出现,运河作为承担南北运输的地位逐渐减弱。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北成为杭州发展工业的重点区域,大量的印染、制药、造纸等企业集中于此,运河污染日益加重。甚至到了“路人经运河,需掩袖而过”的境地。大运河经过1000多年的沧桑岁月,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黯然退幕。而如今大运河作为文化和旅游的双重身份,以新的姿态重又登上舞台。经过整治的大运河已经脱胎换骨成为一道崭新的风景。相信在新的舞台上,大运河会编写出更美丽的诗章。  相似文献   

17.
它是中国人创造的一条巨龙,它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它还成就了一个繁华的北京城……它就是京杭大运河。虽建设初衷是为保障隋朝长安城的物资供应.却承载了古代中国通商通航、发展经济的理想。然而.当水势浩荡的运河已经局部干涸.当红红火火的运河经济已成明日黄花.人们在惋惜之余也在怀疑:中国的运河经济,还能挣扎多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露天煤业成立以后,为规范公司的财务行为,降低经营风险,公司推行了统分联责,集中控制的管控模式和两级核算、三级管理会计管理体系。该模式中,公司属于利润中心,所属基层单位分别为收入中心和成本中心。所谓统分联责是指统一资金管理,统一会计核算,统一税金申报交纳,统一固定资产管理;集中控制是指对九项费用  相似文献   

19.
刘振海 《物流技术》2003,(12):27-28
1 在武汉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武汉处于我国经济地理中心,南北贯通、东西相连,均以千余公里居中,自然优势显而易见。在半径约1200km范围内,涵盖了中国14个GDP超千亿元城市中的12个。物流业务以中心城市为基点呈放射状向周边辐射,可形成最经济的集散规模。  相似文献   

20.
隋代的建立,结束了东汉末至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将近400年的分袭局面(中间有西晋短暂的统一),是继秦汉之后再度建立的统一国家。隋文帝完成了南北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并于开皇年间统一了度量衡。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三代以来,权量之制自隋文帝一变。”这一变主要将经过南北朝已十分混乱,单位量值有大幅度增长的度量衡制重新整顿并加强法制化。是中国度量衡史上继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后的第二次大统一。 魏晋时期对古制的考证与沿袭 三国政权是在东汉末年混乱中建立起来的,各种制度基本上沿袭了汉制,度量衡也不例外,据《晋书·律历志》记:“景元四年(263),刘徽注《九章·商功》曰:‘当今大司农斛,圆径一尺三寸五分五厘,深一尺,积一千四百四十一寸十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