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银行号基金公司"健康"先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联合颁布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迈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重要一步,这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如何防范基金公司风险,保障商业银行基金公司健康发展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课题。银行号基金公司的风险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也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诸多利好,同时也相伴着许多经营管理风险。(一)运行基金和托管基金可能造成“道德风险”。基金托管银行每天都要核算托管基金的投资组合,和基金管理公司自己的统计信息相符才可以对外…  相似文献   

2.
偶见 《上海保险》2023,(3):59-61
<正>夏五星先生在《中国银行保险报》2022年12月9日发表文章《保险理赔中易混同的“责任”》(以下简称夏文),对保险理赔中常涉及的“保险责任”“民事责任”“事故责任”“过错责任”等易混同的“责任”,追着时间顺序作了“剥洋葱式”解析并提出“:‘保险责任’是产生在‘民事责任’之上的,‘民事责任’又是根据‘事故责任’而来的。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了民事约定义务或法定义务而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主要分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民事主体为转移风险可对违约责任投保相应的信用保证保险、  相似文献   

3.
传统观念秉持的信托财产“唯权利客体论”暴露了力所不逮的疲态。有鉴于此,立法与学界立场发生转变,表现为“客体实体化”“选择性主体化”“特殊类型组织化”和“一般性主体地位”四种对信托财产主体化的认知层次。主体性证成上,信托财产是目的财团,信托具备团体属性,特殊信托演化出组织特征;独立信托目的“冻结能力”是信托财产获得独立人格的根本原因,其引致的独立意思、独立财产与独立责任是直接原因。是以信托财产满足法人资格实质条件,未获主体地位是立法选择而非理论障碍。规范进路上,对信托财产主体地位的承认应采“信托法默示主义”,即尊重设立者意图,兼顾公共利益及对现实的追认,缺省性地肯定商事信托与公益信托法主体地位,赋权性地允许民事信托拥有权利能力,以对特殊类型的强制性规定为例外。  相似文献   

4.
王再峰 《理财》2006,(6):18-20
2006年的五一长假前夕,“股东诉科龙、德勤案全国律师团”的召集人、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宋一欣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有关方面对科龙、德勤的行政处罚决定很快会在节后出台,他们现已开始向科龙流通H股股东征集民事赔偿诉讼代理。宋一欣律师的这一表示,无疑又将早已闹得沸沸扬扬的“科龙、德勤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5.
《理财》2005,(2):14-16
"谁为收购主体"这个题目乍一看似乎有点令人莫名其妙:MBO不就是管理层收购吗?那么,收购的主体当然是管理层,还需要设立什么收购主体吗? 其实,管理层收购并不是管理者个人收购,虽然国内外MBO案例中,管理者以个人身份收购其所服务的公司也不乏其例,但多数管理层仍然是通过设立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mpany,即SPC公司)来实现MBO的. 从目前已实施的MBO案例来看,我国企业的管理层收购,其收购主体的设立通常有以下四种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6.
谢志刚 《保险研究》2016,(8):115-125
术语“Actuary”于1775年出现于英国,用于命名人寿保险公司中一种特殊而关键的职务,这种职务逐渐形成一种专门职业。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英商“永福人寿(Standard Life Assurance Co)”和“永年人寿(China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于1898年在沪上设立(分)公司,两家公司的负责人都是英国的Actuary。之后的1912年,我国民族资本设立的人寿保险公司从上海发端,开始有中国人从事Actuary工作,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被称为“精算师”。1936年6月,上海保险同业公会设立“寿险精算委员会”,是我国第一个精算师职业团体。本文以此脉络梳理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原我国精算师职业的真实历史和应有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7.
独立董事是指与公司、股东无产权关系和关联商务关系的董事。而独立董事作为一项制度安排产生于以普通法为主体的英美法系国家,这些国家在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中一般采用“一元制”的董事会制度结构,即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董事会通过任命和监管经理层,将业务决策机构与监管机构合而为一,不再单独设立监  相似文献   

8.
宁德农行在支持驻沪“闽东商邦”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设立担保公司、严格做到“三个规范”,有效地构筑了异地贷款“防火墙”,既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又提升了农行的经营竞争能力,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9.
彭君子 《金卡工程》2010,14(1):156-156
船舶在营运过程中涉及多个民事主体,本文就各民事主体是否都可以作为责任主体向受害人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11月召开的“中国保险市场与WTO国际高峰年会”上,中国保监会官员公布了“加入WTO中国保险对外承诺”。这使得保险业成为入世后,国内第一个公布入世承诺的行业。在“加入WTO中国保险对外承诺”中,关于外资比例和地域时间两大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允许外国非寿险公司在华设立分公司或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外资股比例可达到51%,加入2年后允许设立独资子公司;加入时,允许外国寿险公司在华设立合资公司,外资股比例不超过50%,外方可自由选择合资伙伴。  相似文献   

11.
任宝 《上海保险》2011,(9):39-41
本文所称保险集团公司,是指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名称中具有“保险集团”或“保险控股”字样,对保险集团内其他成员公司实施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公司。  相似文献   

12.
武汉担当中部崛起"龙头"的金融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从统筹区域发展的高度,提出了“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特大型城市,担当中部崛起“龙头”既得天时,也有地利,更具人和。银行作为金融部门,支持武汉担当中部崛起“龙头”责无旁贷,其主要措施是:集合金融资源,积极支持武汉实施城市联动战略;加快金融体制创新和业务创新,积极探索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中部开发银行和中部发展银行,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在武汉市进行信贷资产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尝试资产管理公司与政府合作处理不良资产,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等;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信贷政策对产业政策的敏感度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引导金融支持的方向和力度。  相似文献   

13.
一、公众公司二次分权中控制权的转移 公众公司的设立和运行中涉及到不同的利益主体,对其权利构成及归属应分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一、合同主体的概念和分类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这里的合同平等主体又称合同当事人,是指参与合同关系,享有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的人。合同主体可以分为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自然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有些有肉的自然生命个体,是活生生的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法人是依法设立的,具有法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财产、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1月,经政府批准,萧山市义桥镇担保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拉开了萧山信用担保公司蓬勃发展的序幕。经过7年多的发展,该区共有各类信用担保公司30家,注册资本26517.08万元。其中以镇街政府主导发起设立的乡镇信用担保公司23家,注册资本13731.08万元;以行业协会发起设立的信用担保公司2家,注册资本4586万元;以自然人和企业发起设立的信用担保公司3家,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五”、“十五”回顾“九五”、“十五”期间是厦钨不断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期。为增强企业活力,1997年12月通过改制发起设立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2002年10月,公司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成功发行A股,这两次重大改革,不但解决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体制和机制创新,有利于公司的规范运作,使企业从此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为把企业做大做强,加快了企业集团化发展的步伐。二、“十五”重大投资与技改项目  相似文献   

17.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期间,所涉公司的民事主体地位与税法地位将经历由法人到非法人经济组织、再恢复到法人的动态变化阶段。根据民事主体地位与税法地位相对应的一般准则,所涉公司的税法地位也会由法人降格为非法人经济组织。因此,税务机关针对所涉公司征收的企业所得税也会因其税法地位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基于此,本文阐释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期间,税法地位变化引发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的相关问题,并指出税务机关应严格根据司法机关判决书的签署日期及司法机关在所涉公司人格恢复公告中的具体日期来确定该公司法人资格被否定的实际时间区间。  相似文献   

18.
“股东至上”理论与“委托人模式”公司治理的治理主体是股东,而“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受托人模式”公司治理的治理主体则多元化;包括公司股东、管理层、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及当地社区等。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对股份公司控制权争夺机制的初步分析,推定“受托人模式”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张蕾、杜伟堂二位同志撰写的《债权追偿:“支付令”为你支招》(本刊2003年第11期)一文,读后感到文章写得很好,文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督促程序中,债权人申请支付令的条件,基层法院对“支付令”的受理、签发的条件和程序,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值得金融机构有关人员学习、借鉴。但是,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支付令”这种简便、快捷、费用低廉的非诉讼方式,使用的却很少,不是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不知道支付令这种非诉讼方式,也不是不知道这种非诉讼方式的好处,而是由于以下原因无法使用。  相似文献   

20.
外商投资性公司是外商根据中国的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一种新的投资主体形式,1995年外经贸部颁布了《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暂行规定》,对其设立、运营等进行了规定,目前已形成相对完整的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