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机制的构建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必需要件.文章分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宏微观机制的构建,探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进而提出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与对策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从当前发展态势来看,煤炭企业迫切需要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建立一套科学的循环经济体系,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煤炭企业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目的是利用循环经济,减少煤炭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使废弃物能够得到综合利用,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保证企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对企业行为影响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现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本文从企业行为角度出发,运用技术经济学和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分析了循环经济的实施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企业应创新发展模式并得到政府的支持,以实现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的实现过程必然有众多因素共同参与,包括企业、消费者、社会组织以及政府等,而由于当前我国国情以及他们在循环经济中所处地位的不同,本文认为只有政府才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探讨政府在实现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对于巩固我国循环经济实践的成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载体,企业的经营目标也必须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律.传统工业生产模式是"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型经济.这种模式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着自然资源,污染着生态环境,导致资源、环境危机.加强企业资源环境管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加强资源消耗定额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各项考核制度,综合利用和实施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加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资源开发和利用,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社会、企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探讨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发电企业既是为社会提供优质清洁能源的生产企业,又是消耗一次能源的大户。因此,从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等方面探索节能降耗管理方式,全力推进节约型企业建设,是发电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创造循环经济生态链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企业创造循环经济生态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多年来,长春第二热电公司围绕水、灰、热,致力于循环经济生态链建设。水源生态链建设中,2001年投资建成的污水处理站,将工业废水…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国务院发了文件,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启动了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并将循环经济纳入了“十一五”规划;国家环保总局一直在倡导推进;许多地方和企业编制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这些均表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加快我国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选择,是实现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将煤炭行业确定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行业, 5家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与此同时,国内多家大型煤炭企业都明确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任务.笔者认为,要保证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煤炭企业应首先树立三种意识.  相似文献   

10.
冶金业循环经济资源流转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与环境问题成为制约钢铁、铜、铝等冶金类流程制造业(以下简称企业)瓶颈,资源流动特征、转化方向及效率是导致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根源.循环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根本目的是要改变传统线性工业资源流动路径,谋求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企业环保与利润共赢,但是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如何优化循环经济资源流动路径,如何评价循环经济资源组织效率成为新的问题,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流程制造业循环经济资源流分析模型,试图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分析理论及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理念的成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已近二十年。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趋势。发达国家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其长期发展战略,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循环经济对发达国家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减轻环境污染压力等方面也已产生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论循环经济的超循环系统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当前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具有超循环的结构与特征,通过运用超循环系统科学理论从企业层面的小循环、区域层面的中循环以及社会层面的大循环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剖析,揭示其超循环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性非再生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大背景下,我国非再生能源保障程度低、利用效率低、环境保护没有得到根本好转,环境治理、监督成本越来越高,这使得非再生能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尤为重要。目前,我国能源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稳步推进,非再生能源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发展障碍需要解决。要促进非再生能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从政府、企业和技术多个方面,并以煤炭企业循环经济作为重点来发展非再生能源企业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4.
苗苗 《冶金财会》2014,(12):34-35
<正>根据2012年8月6日《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40号)和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我国将继续加强对高耗能、高排放及产能过剩行业和企业税收征管,同时鼓励企业使用节能减排专用设备。济钢作为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将会加大对购置用于环境保  相似文献   

15.
虽然建立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社会已经被纳入国家战略,并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但客观地说,循环经济在企业层面仍是"雷声大雨点小".这其中固然有技术、资金等客观条件限制,但主观上被动消极才是主因.因为在许多企业看来,建立循环经济,就得增加环保设施投入及相应的运行费用,拉低企业经济效益.但陕煤化集团黄陵矿业公司及神木煤化工产业公司的实践,彻底颠覆了"环保投入无利可图"的传统认识. 今年上半年,因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煤炭行业利润大幅缩水,约30%的规模企业及一半以上中小煤炭企业亏损.但凭借完整的循环经济链条和不断延长的产业链,黄陵矿业公司依然实现产值40亿元、利润10.14亿元,成为弱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6.
李长青  杨德利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9):158-160,F0003
企业应承担什么样的环境责任是信息使用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信息的生产者会计如何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也是会计工作者研究的课题.作为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目标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正在为企业普遍接受,会计必须适应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地提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投入与产出的信息.掌握企业在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为社会作出多少贡献,这些都需要会计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7.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一些地区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取得了初步成效.上海市在国内率先引入了循环经济的理念,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的目标,发布了我国第一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并选择50家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的试点;浦东新区从产业发展、城市运行、人居生态和日常消费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区域产业特点,有选择地招商引资,补齐循环经济链中的缺环、断环,形成了IT、生物制药和食品饮料三大循环经济式工业主导链.北京正在大力推行节能、节水的措施.据了解,其他一些地区如辽宁省、江苏省、贵阳市等省市也已经和正在制定地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等等.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的热潮已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兴起,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8.
酒精生产中的循环经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型、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长期以来,高耗水量、污染大排放、难治理的问题制约着酒精生产行业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酒精行业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其环境行为,缓解资源紧缺的矛盾.本文以某酒精生产企业为基础,通过发展支撑技术和链接技术,构建生态型的循环链网,促进酒精行业的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制造业循环经济效益的模型构建 制造业循环经济主要集中在两个环节.即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回收再利用过程。制造业循环经济效益是指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带来的各种效益总和,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净收益。本文通过分别建立效益模型.以分析实施循环经济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在当前大力开发水能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等问题.本文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探讨了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我国水能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如何将循环经济理念运用到我国水能资源的开发中提出了具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