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的交往过程中,起直接杠杆作用的就是汇率的走势。人民币实际上更应该通过影响因素的解读来对未来的汇率波动进行刻画。通过分析发现,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础,时间序列回归法更有利于短期的衡量,结构性模型则更适合长期均衡汇率的表达。所以,人民币实际汇率在相对短的时期内将处于升值的态势,而名义汇率则依赖于通货膨胀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趋势及预测是我国近来人们关注较多的问题之一。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均衡汇率理论的分析,人民币汇率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将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3.
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民币汇率与实际的表现出现的偏差是因为汇率反映的是两国间可贸易商品价格水平的比率及我国可贸易品生产力的提高速度高于发达国家的缘故.运用利率平价理论和汇率超调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实际的表现的偏差是因为利率平价成立前提条件"均衡的市场利率、货币的完全可兑换"在我国尚未完全满足.根据国际收支说,中国国际收支的持续顺差使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应该是人民币趋强的因素,但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带有鲜明的特色,其"双顺差"是极其不经济的,不能单简单地下结论现阶段人民币应该大幅升值,而且人民币目前根本不具备大幅升值的社会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4.
汇率超调模型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汇率超调模型说明,均衡汇率的形成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从长期角度分析,均衡汇率的决定取决于相对经济实力。我国虽然GDP稳步增长,但长期遗留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因此,任由人民币随预期浮动升值为时尚早。从长远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是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并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和灵活性;从中短期分析,应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实现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购买力平价学说的人民币均衡汇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购买力平价学说进行了重新审视,给出了购买力平价学说的动态表述,然后依据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均衡汇率为$1=$6左右,在未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又将使人民币实际长期均衡汇率平均每年将升值2.44%,如果中国政府计划用10年时间使人民币市场汇率回归到长期均衡汇率,则人民币实际汇率平均每年又将升值2.3%,综合考虑上述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则在未来10年内人民币实际汇率平均每年将升值4.7%左右,这样10年后人民币市场汇率才能回归到长期均衡汇率.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模型,采用了ADF检验和协整检验的分析方法,对购买力平价的三变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在长期上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但其解释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模型,采用了ADF检验和协整检验的分析方法,对购买力平价的三变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在长期上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但其解释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模型,采用了ADF检验和协整检验的分析方法,对购买力平价的三变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在长期上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但其解释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购买力平价作为理论界最流行的衡量汇率的标准,境内外的学者都纷纷据此对人民币汇率做了估算,但这些估算在价格指数的选取上并为充分考虑非贸易品对汇率的巨大影响,据此,本文通过引用麦克勒姆引入非贸易品对购买力平价进行的修正模型的分析得出:在充分考虑我国不可贸易品权重的现实下,汇率的变动要远远小于根据传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所测算的结果。所以,人民币所面临的升值压力并不像舆论所说的那么大,我们应放弃非理性预期。  相似文献   

10.
西方诸多直接以外汇市场为前提的汇率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在购买力平价的基础上建立人民币汇率模型,认为均定物价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客观的描绘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假说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汇率虽然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但有很大的局限性.汇率的变动不仅仅与物价水平相关,还与一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利率、资本流动等其他经济变量以及该国施行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有关.因此,必须对购买力平价计量检验模型进行修正.以期更好地解释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并指导其调整.  相似文献   

12.
分析并比较了国际比较项目组(ICP)以1993年和2005年为基准年的2005年世界各国的货币购买力和汇率数据,得出结论是:(1)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时期,其汇率将逐步趋向于货币的购买力;(2)对于发达的经济体而言,其长期均衡汇率就是货币的购买力。最后运用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分析得出升值将是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的简单回顾.早在1949年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在天津公布人民币对外汇率,即1美元兑换80元人民币(旧),限于当时国内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外汇资金十分匮乏的经济状况,因此制定人民币对外汇率的依据是“购买力平价理论”。进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1953-1973年),由于以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为标志的国际固定汇率制度和我国对外交易规模所限,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汇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汇率的决定理论大致分为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以及国际借贷理论三类,我国汇率的决定的主要因素包括国际收支、通货膨胀、利率、经济增长率以及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五类因素。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保证我国汇率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率取决于其购买力之比,即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关系.那么,如果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则一国每单位劳动的实际工资是平稳的.本文运用扩充的迪基-富勒检验法(ADF)对我国每单位劳动的实际工资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发现其是非平稳的,即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不成立,从而也验证了前人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实际汇率偏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购买力平价说是一种基本的汇率决定理论,但影响购买力平价关系成立的短期或长期经济因素众多,从而使得实际汇率经常偏离平价关系。文章对有关文献中各种购买力平价偏离模型进行了综合分析,阐明了生产率、政府支出、货币供给、偏好需求和定价策略等基本因素作用于实际汇率的经济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们的生活受到全球贸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继美国政府新任总统特朗德·川普上任后,其对华开展"贸易战"的言论也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而其所谓的"贸易战"无非是想通过对于对华贸易施加影响,达到改善其进出口条件,为美国国内民众创造工作机会的目的。而在此过程中人民币的汇率波动也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人民币对于美元的汇率自中国市场经济转型以来一直呈现升值趋势,而近期则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使得人民币有所贬值,想要真正理解货币汇率波动,需要通过大量系统的相关学习,本文中我们介绍了货币理论中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购买力平价理论",以期帮助读者能够更好地认识这一话题,认识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8.
坚持人民币汇率不贬值 ,“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政策背景下 ,重新审视我国的汇率制度 ,改进汇率的形成机制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汇率决定理论的角度 ,剖析了我国汇率制度的缺陷及汇率形成机制缺失原因 ,探讨了当前改进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对策以及汇率制度在中长期的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19.
凯思斯的利率平价理论指出,两国利率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两国汇率变化的水平,通常高利率货币远期贴水,低利率货币远期升水。但是,实际上目前人民币利率与美元利率之间的差异与汇率的变化趋势却刚好与之相反,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同期利率,而人民币却趋于升值。矛盾出现的关键在于我国实行的是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这种钉住汇率制度制约着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过快使利率市场化在资本跨国流动受到限制的条件下,极有可能影响人民币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基础性且应用广泛的汇率决定理论。以往研究主要是在线性或非线性模型的框架下,应用检验时间序列平稳性的传统检验方法验证购买力平价是否成立。作者尝试在非线性的研究框架下,基于Caner和Hansen的门限自回归模型,特别针对门限效应和非线性状态下的平稳性用Wald检验和非线性单位根检验对中国大陆和两岸三地的长期购买力平价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兑港币和澳门元的实际汇率呈非线性关系,而人民币兑台币的实际汇率不存在门限效应;此外,基于非线性关系的平稳性检验的结果显示,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之间的长期购买力平价关系均不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