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殷悦  王涛  姚荔 《海洋经济》2018,8(4):12-18
从海洋数据信息与管理、蓝色经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概述国海洋产业与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基础和现状,提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东盟国家建立蓝色伙伴关系重点合作领域合作方式,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开展多双边合作,以及建立能力建设、人文交流机制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等方式推动蓝色伙伴关系的构建,助力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  相似文献   

2.
范珣 《大陆桥视野》2014,(11):84-84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土耳其两国经贸往来的不断加强和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土耳其格外加强了与新疆的经贸发展,加大了对新疆的投资。土耳其将与中国新疆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往来,展开多领域多方位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地优势互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3.
胡玥  王生 《经济纵横》2019,(5):102-108
近年来,中国与韩国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入,双边贸易和投资稳步增长。但中韩贸易逆差不断加大以及贸易摩擦、竞争升级等问题,给中韩经贸关系带来一定挑战。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不断深化,两国贸易和投资将更加便利化,"一带一路"倡议与韩国"新北方政策"将实现顺利对接,数字经济成为两国合作的重点。为促进中韩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应提高中韩经贸合作的质量,推动贸易便利化,推进政策对接,加强新兴产业、交通物流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两国经贸和人文交流。  相似文献   

4.
中俄两国认为,两国关系目前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这是中俄对现阶段两国关系发展的高度评价。中俄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和深化。在乌克兰危机导致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这一特殊形势下,俄罗斯实行经济“向东看”政策,主动寻求与中国开展深度和全方位的经济合作,使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尤其是能源等大项目合作取得了重大甚至是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这些重大进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展开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新形势下中俄新型经济合作关系的构建与发展问题,以期有助于中俄两国继续扩大和深化全方位经济合作,推动新形势下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钢铁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但最近呈现出产能过剩的问题.“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某种程度上为钢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契机,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是重要的沿线国家,具有优越条件吸纳中国钢铁的过剩产能.本文介绍了钢铁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印尼对钢铁的需求,分析了中国与印尼开展钢铁产能合作面临的挑战;基于这种情况,提出推进中印尼钢铁国际产能合作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于2013年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愿景,希望通过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来共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我国提出"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倡议后,哈萨克斯坦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两国间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又将走向更进一步的发展.中哈两国地理位置接壤,且资源上能够互相补充对方所需,这对于两国开展贸易合作,互相投资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和结合点.本文以中哈两国产业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哈两国的贸易现状,以及产业合作的重要意义,最后结合当前经济形势,讨论了两国进一步展开经贸合作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的优化配置,也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近年来积极寻求“走出去”的战略.他们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了解国际投资环境,而投资国的相关税收政策是正在“走出去”和将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首先要做的功课.随着中国与马来西亚经贸往来的日益加强,税收制度已成为两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研究两国税收制度的差异,从而促进两国的经济合作已十分必要.本文仅对马来西亚消费税和中国增值税的主要方面进行比较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尼泊尔在政治、外交、能源、经贸、人文、产业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为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更广泛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中尼双方将深化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务实合作,特别是加强贸易投资、基础设施、电力、通信、旅游、安全等领域合作,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进入到21世纪之后,中国和俄国在众多领域加强了合作.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是开展通信项目合作.在这种合作中,中俄两国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使得北京、莫斯科渐渐成为重要电信枢纽.在2015年,俄罗斯信息和通信技术展在北京举办,使得中俄之间在通信领域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通过此项活动,中俄通信产业合作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通过这样的合作,中俄在经济领域和务实合作进一步提升,极大实现了两国资源、信息方面的互补,对于两国的经济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就影响中俄两国合作的积极因素、促进中俄通信项目联合的思路两个方面内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中俄经贸关系发展及其战略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两国是世界公认的“成长最快的经济体”,2007年中国和俄罗斯经济仍继续保持增长。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两个充满活力的巨大市场,为两国的商品、资源、技术和资本进入对方市场提供了广阔前景,中俄经贸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双方应当抓住时机,充分挖掘潜力,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双边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把两国经贸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邮轮旅游的关系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着眼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长远合作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战略构想.这一重要战略构想希冀通过港口航运、海洋能源、经济贸易、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人文交流等领域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全方位合作,以期促进区域繁荣、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其中,邮轮旅游作为一类既能契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遇,又能起到重要文化交流目的高端旅游项目,更是借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极大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一项服务产业.因此,邮轮旅游作为一种高端旅游项目,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科学规划的丰富内容之一,也是提升国家海洋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近几年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化石燃料的不断开采,全球在未来可能会产生能源危机,随着中国和东盟经济的发展,近几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往来密切,而中国和东盟都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中国和东盟开展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将会有效的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缓解能源短缺的问题,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本文以中国和东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和新能源合作指数来分析中国和东盟开展新能源合作的潜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开展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能促进双方的经济发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经济的发展又会增加中国与东盟开展新能源合作的潜在利益.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称.它的首要目的是沟通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交流,创设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最终达成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则主要探究“一带一路”给中国区域经济带来的发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14.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党中央审时度势的重大战略部署,影响巨大,意义深远.省委书记胡春华同志要求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作为我省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的重点专题工作抓好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了部署.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对地处祖国南大门的经济大省、海洋大省、我国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广东而言,既是国家对我省加快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任务的重大机遇.海上丝绸之路因海而起、因海而兴.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广东责无旁贷、义不容辞,需要我省充分发挥海洋优势,扩大海洋对外合作交流,加快建设海洋强省.  相似文献   

15.
王辉 《当代经济》2018,(8):8-11
本文使用1997-2016年中国与印尼的双边货物贸易数据分析了两国的贸易现状,并通过引力模型对两国双边贸易潜力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表明:中国与印尼的双边贸易额总体上呈增长趋势,贸易差额不断扩大,且中国已由逆差国转为顺差国.中国—印尼双边贸易有较强的互补性,贸易潜力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
2017年是韩国与越南两国正式建交25周年,从1992年建立邦交到2001年确立“21世纪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再到2009年双边关系提升至“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高度,韩越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韩越经济关系是两国关系中的核心所在.韩越双边贸易、投资、经济援助关系以及在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合作构成了两国经济关系的主要方面,其中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因素的推动作用.韩越经济关系发展对两国各有裨益,但其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综合探究韩越经济关系也将对当前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政治、外交关系有所借鉴,是中国成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实以及着力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共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南海区域贸易来往日益密切,政治互信不断加强,新时代 “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为南海区域海洋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目前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海洋合作主要有海洋经济、海洋生态环保、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着战略沟通及互信有待提高、海洋经济合作层次不高、缺乏成熟的海洋环保合作机制以及海洋减灾防灾合作动力不足等制约因素。新时代南海区域海洋合作应本着打造南海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从增强海洋合作的战略互信、构建多边合作机制和法律机制、深入互利互惠的蓝色经济合作、深化海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以及共建共享海洋公共服务产品等路径推进海洋合作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8.
2015年3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将福建列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全面策应,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台湾交流合作活跃、海洋经济发达、海外华人华侨众多等优势,通过积极构建海陆、海峡、海外三大合作网络,引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刘珏 《经济研究导刊》2014,(32):164-165
当前,经济全球化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区域化的发展,但对东北亚地区来说,经济区域化的步伐仍需要加快。中俄两国金融合作程度的提升,将对东北亚经济区的整体合作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俄两国在金融合作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两国在金融合作方面范围广布,程度深化,但也存在着诸多与实际需求相悖的问题。在总结了中俄两国金融合作的现状,针对两国金融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中俄两国的金融合作在未来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21,(1)
中巴两国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巴基斯坦时提出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该走廊被称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巴之间交通、能源、海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互联互通建设,促进两国共同发展。因此汉语在巴基斯坦的语言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汉语教学可以促进和深化中巴经济交流。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介词的功能是为了引出对象,通常是跟动词所指的动作行为有关,有时是和形容词所指的性质状态有关。"对"是一个多词性词,具有名词、形容词、量词、介词词性。其中"对"的介词词性尤其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