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何让传统行业也能享受到互联网企业所拥有的数据洞察力。"大数据过热了"是华为FusionInsight大数据平台总经理朱照生在访谈中的第一句话,这有些令人出乎意料。朱照生2000年进入华为做研发,就开始与通信主机系统中实时、海量的数据处理打交道,那时,还没有"大数据"这个词。"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朱照生非常认可世界质量管理大师爱德华·戴明的这一金句。但数据本身不会说话,如何让数据会说话,并且具备智慧呢?朱照生谈起了他心中的大数据哲学:数据是一  相似文献   

2.
贺文 《IT经理世界》2013,(22):42-43,8
现在来看,移动数据分析是蓝海一片随着移动互联网进程的加快——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的群体越来越多,各种移动APP的迅速普及——移动数据分析势必会成为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的重要分支。未来,基于移动数据统计分析的技术,在社交、信息推送等切入点上,孵化出更多"大数据+移动"的创业机会甚至是大品牌,值得人们期待。同时,我们也看到,与北美在移动数据分析领域相对成熟的发展状况相比,中国的移动数据分析行业还处在"初级阶段",从理念、技术、人才储备到产品,都还处在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谬误     
数据分析与"大数据"似乎誓要彻底改变市场。如今,大多数公司都坐拥"成吨"的数据:财务数据、移动数据、交易数据、客户研究数据、行为数据、社交媒体数据等。再加上新的分析技术与计算机、即时互联网资源,产生了能够颠覆游戏规则的强有力工具。然而,分析"大数据"所能产生的作用有些被夸大了。事实上,"驯服"大数据仍然是一件麻烦而且费力的事情。有些时候,对大数据天花乱坠的宣传导致虚假的预期,以为很容易就能利用大数据做这做那,最终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逐步完善,其应用范畴愈发广阔,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大数据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如何做好大数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进电费回收管理工作由传统方式向线上电子化运行转变,成为供电企业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认知技术的储备由来已久,将认知这一新兴市场点燃的,正是大数据。过去数年,受数据、分析、云、移动、社交媒体及物联网的同步发展所驱动,IT行业一直不断地重组。作为世界上从事人工智能和认知计算研发的先驱者之一,IBM为何笃定地在认知计算与云平台的蓝海再度起航?我们所置身的IT环境与商业世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使得认知这一相当烧脑的名词成为决胜未来的利器?大数据,"烧钱"也"烧脑"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逐步完善,其应用范畴愈发广阔,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大数据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如何做好大数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进电费回收管理工作由传统方式向线上电子化运行转变,成为供电企业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企业如何才能从大数据里挖到金子?又是如何吸纳大数据人才的呢?大数据又是如何发挥其真正价值的呢?且看大悦城资讯总监张岩给大家分享用大数据构建不一样的大悦城、多维度大数据分析方法、掘金大数据。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引论     
胡泳  郝亚洲 《IT经理世界》2013,(14):122-123
目前国内各行业对大数据的理解出现了乱象,我们亟需对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源流做清楚的梳理。表面上来看,"大数据"概念的火爆可以归结到迈尔-舍恩伯格写的《大数据时代》和涂子沛写的《大数据》。前者引爆了"大数据"的概念,并着重从社会变革的角度阐释了数据思维的重要性。后者则更像是一部信息开放史,阐述了信息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大数据"更像是一种以迎合方式制造的概念,好似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和内涵还在不断的延伸和变化。能源互联网以特高压骨干网架及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的特征,包含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的六大环节,实现了电力能源流、信息流和业务流"三流合一"。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是一项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非常重视大数据建设和大数据分析应用,2015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信息通信新技术推动智能电网和"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等新  相似文献   

10.
叶丽雅 《IT经理世界》2013,(13):120-121
技术环境的巨变让CIO面临空前的变革和挑战,他们如何将"大数据"迅速转化为"大见解""、大视野"和"大机遇"?甲骨文公司(Oracle)的首席品牌传播官(Chief Communications Officer),他负责领导公司的PR和AR团队。在加入甲骨文之前,他曾经担任SAP公司负责战略沟通的副总裁。再之前,他是一位资深IT行业分析师、评论家。最近几年,技术环境的巨变让CIO面临空前的变革和挑战,CIO们将如何应对?作为业界领先的系统方案厂商,甲骨文又是如何调整  相似文献   

11.
到了2020年,人类一年所产生的数据将是1000个谷歌或10000个百度,在数据化生存时代,企业要做哪些准备?在大数据启蒙阶段,《大数据时代》作者、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曾应邀去多家中国著名企业宣讲过大数据带来的变革;最近一年,各类大数据方案企业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谈论大数据技术的实现。今年夏季,在腾讯举办的大数据论坛上,腾讯高管与来自全球最顶尖的学者热烈地讨论着大数据的各种迷思——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商务智能已成为现代企业投资决策、市场开拓和运营优化的一项重要商业技术。丰富的互联网和移动平台应用实践更为中国各种制造和服务型企业以及政府提升办公效率提供了发展机遇。企业高管们需要深刻地认识到:数据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收集的数量有多大,而在于如何"物尽其用"。如何将信息优势和数据挖掘技术有效应用于企业智能运营、营销领域,是数字商  相似文献   

13.
正时空大数据平台在国内刚起步,应用比较多的是国土规划和智慧城市领域,国家电网也已开始搭建。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简称广州供电局)在南方电网公司全网率先发布时空大数据云平台(ABCGIS),该平台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应用及时空地理信息等新技术,属行业领先,国内先进。向全局统一提供时空大数据服务,为各种使用地图的应用打造一条"高速公路"。时空大数据云平台的构成2017年9月,广州供电局就率先  相似文献   

14.
贺文 《IT经理世界》2013,(17):48-49
"逆袭"已经不是新故事。现在看来,二维码在中国的爆发式发展,是大势所趋:玩家从早期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者,拓展到互联网巨头,且纷纷有加码投入之势;二维码的扫码功能,几乎已成为大众型应用的标配。这个诞生已经十九年的"古老"技术,借由移动互联网,正浴火重生。与此同时,两三年前一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原生扫码应用,也正经历着行业的洗牌、商业模式的转型重塑。如何摆脱二维码的工具属性?以灵动快拍为例,今年已经全面启动了以二维码为介质的移动电商平台新  相似文献   

15.
曾经创造辉煌并一度成为整个IT行业代名词的大型主机该如何应对移动互联时代?谁还要去银行柜台忍受漫长的排队?被各种"宝"驱动的理财产品,让人们可以在手机上有更多方便快捷的选择。而微众银行等基于云计算架构的互联网银行的出世,更使得传统银行感受到移动互联时代的压力,快速响应成为它们面对变革没有选择的选择。这样的应用需求使得银  相似文献   

16.
董莉 《IT经理世界》2013,(22):42-47
现在来看,移动数据分析是蓝海一片。 随着移动互联网进程的加快——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的群体越来越多,各种移动APP的迅速普及——移动数据分析势必会成为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7.
正"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各个部门的扩散,本质在于实现传统行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正式将"互联网+"纳入国家顶层设计,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中国棉纺织行业虽处境不乐观,但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仍取得了很大突破.这其中也少不了"互联网+"思维的融入. 2015年,致力于服务中国纺织行业的电商交易新平台——找纱网,创新发展,把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融合,引来了行业人士的注目. 找纱网的吸引力在两大方面,一是引入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和创新思维,使用互联网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合纱线行业的业务难点和痛点,完善"互联网+纱线"新型业务的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生态体系,实现和服务传统纱线企业的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19.
伴随科技进步而出现的是企业商业模式的不断变革,既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之后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创新商业模式起到了关键的驱动作用。文章在介绍商业模式创新和大数据内涵的基础上,讲述了大数据导致的商业模式创新框架以及大数据创造的竞争优势,最后总结出引入大数据理念来创新商业模式以及提升价值创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韩耀强 《中国纺织》2013,(10):42-42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普及,海量数据从各行各业源源不断生成,数据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数据的价值,利用大数据提升企业的业务创新能力。大数据不仅在商业领域大展身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