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我国学术界2006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如“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模式选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地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等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希翼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立法和制度建设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论重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战略地位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惠新  潘萍 《经济师》2006,(5):51-52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道难题。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92年正式出台至今13年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历了大起大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造福百姓,确保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社会稳定的社会保障体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在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的地位的原因,探讨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历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重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本身就是和谐社会的要素之一,而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也在要求尽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养老最主要和最突出的是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我国现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许多弊端,已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十分紧迫.文章从法律制度层面提出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以期促进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5.
李伟庆 《时代经贸》2012,(6):135-136
建立和完善可衔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当前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浙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指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并从政府和立法两方面提出新形势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具体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农民群体逐渐分化,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黑龙江省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已不能适应这一现实,致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着巨大压力。根据农民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保障,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问题依然很多。目前,河北省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政府应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虽然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改善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笔者首先从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入手,罗列出一系列有利的证据说明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然后阐述了我国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举措,即建立统一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普及程度,实现农民个人、集体、国家三方共同努力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完善可衔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当前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浙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指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并从政府和立法两方面提出新形势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具体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紧迫而必要。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情况不理想,问题颇多。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新要求,试图为构建适合黑龙江省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解决农民养老之难题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乡村工业的未来与农村小城镇的发展阶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蓝万炼 《经济地理》2001,21(6):684-689
应该正确认识农村小城镇在我国农村现代化中的作用,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并不能代替农村城市化。我国的农村小城镇在其发展历程中已走过了乡村集市贸易中心地阶段,乡村行政中心地阶段,现在正处于乡村工业中心地阶段,目前的乡村工业化道路只是我国农民在特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的选择。随着我国乡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并行的二元工业化模式向一元城市工业化模式的转变,农村小城镇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乡村社区服务中心地阶段。  相似文献   

12.
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景观格局变迁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景观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基础,在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景观格局的反向变迁威胁着乡村景观的乡村性,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调控乡村旅游发展目标、人类行为和乡村景观空间格局三个要素,是控制和治理乡村景观反向变迁,实现乡村景观优化的主要路径,政府的主导、扶持、规范和引导是乡村景观优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是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通过建立分析农村金融作用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得出农村金融作用质量的得分,分析各因素对农村金融作用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农村经济货币化程度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对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要充分挖掘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户增收的作用,要扩大农村金融规模,强化支农效率:改革农村金融中介机构,引导资金回流;加大城乡金融调控力度以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社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农村信用社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对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针对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应进一步改革农信社的股权结构、强化农信社的退出机制、有效协调对农信社的监管等,以促进农信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84-2013年全国农业生产总值、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数据,研究农村经济、物价变动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来看,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说明农村经济的增长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物价的变化则会反向影响农村居民收入。而短期来看,物价的上涨会增加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农村经济的增长则不会对农村居民收入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乡村景观的游憩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乡村游憩产生的动机和特征入手,寻找乡村人居环境“背景元”“活动元”“建设元”有机联系、三元互动的关系,分析由背景元主导的乡村游憩资源的构成要素及功能特征。以优美性、乡土性、宜游性为价值标准,建立乡村景观游憩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乡村景观游憩价值的核心,坚持和传承乡村人居环境背景的整体保护、乡村人居活动的活化、乡村人居建设因地制宜的传统,保护乡村人居环境的自然度、丰富度、和谐度;突出乡村文化的地域性、原真性、传承性;优化乡村建设的清洁度、舒适度和可达度。从而以游憩价值的发掘和利用为契机、实现乡村景观价值的保护、彰显和提升,以游憩为推动力,促进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提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支持作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支持作用,对于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和农业产业的实际数据为依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农村贷款和农业保险与农业产出之间存在长期正向的均衡关系。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余额和农村信用社农村贷款余额与农业产出间存在长期正向关系,而农业银行的农业贷款余额与农业产出间存在长期反向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需求不足(包括需求意愿不足和需求能力不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及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导致的农村金融需求不足三个方面。对影响农村金融市场不均衡性成因进行分析,有助于中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休闲体育是指在农村地理范围内,利用广大农村的山川、田野、山庄、江河、湖泊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城乡人口为参与主体的各类健康而愉快的体育活动。农村休闲体育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乡村游系列休闲体育、休闲户外运动、农村休闲体育旅游、农村社区休闲体育。农村休闲体育具有自然生态性、季节性、地域多样性、休闲性、层次性、可持续性、高效性等特点,农村休闲体育的开发和发展有利于改善城乡居民生活,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和拓展农村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发展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自从1990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以来,被认为是拉动乡村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乡村旅游对乡村发展影响的两面性以及乡村旅游自发展以来所产生的众多问题又值得人们注意。文章以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将其抽象为一个较完整的模型,并着重指出了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