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认知无线电网络以"衬底式"(Underlay)的方式与主用户网络共享频谱时,需要对认知用户进行功率控制,以确保认知用户在不干扰主用户的前提下,公平地共享认知频谱资源。利用博弈分析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基于链路增益因子的代价函数,并据此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合作功率控制博弈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均衡结果既改善了用户的帕累托(Pareto)性能,又提高了链路增益较差的用户的吞吐量,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平等共享。  相似文献   

2.
针对认知无线网中为了最大化认知用户的吞吐量问题,提出了一种感知时间和功率控制的联合优化机制。该机制保证认知系统在低于一定干扰限制下,将认知用户吞吐量描述成为一个多约束优化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最优功率分配方案与最优感知时间分配方案。根据理论分析结果,设计了联合迭代机制通过确定合适的感知参数从而达到最大化认知用户吞吐量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联合优化机制复杂度较低,并且该方案的认知吞吐量性能最接近理论最优方案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多主用户和多次级用户共存网络的频谱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斯塔科尔伯格(Stackelberg)博弈的动态频谱接入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三阶段Stackelberg博弈模拟主用户频谱竞价,博弈过程中次级用户以最大化传输速率为目的接入主用户频谱,同时设计了一种迭代过程来求解纳什均衡。实验计算与结果分析证明了纳什均衡唯一存在性的充要条件,并说明了迭代过程的收敛性以及主用户最佳效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对认知无线网络中动态频谱分配算法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原有的ADP(Asynchronou s Distributed Pricing)算法的前提下,运用合作博弈的理论提出了具有干扰价格因子的A DP算法,分配过程中所有用户发布自己的干扰价格,用户在选择信道和功率的时候需要考虑 到自身的效用和对其它用户的干扰,可以在有效保证高优先级用户性能的前提下最大化网络 效用。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达到纳什均衡并且具有极快的收敛速度,可以提高高优先 级用户的信干噪比。  相似文献   

5.
张萌  刘时进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6):265-266
介绍了认知无线电的物理层结构,提出了非博弈相对论在认知无线电中的一般分析方法。以最小化系统的总干扰水平为目标,借助引入新的代价函数构建了一种非合作博弈的功率控制模型,该模型能够对认知用户通过提高发射功率获得更大效益的行为进行惩罚,并通过对发射功率超过干扰温度的认知用户的严惩,使认知用户认识到牺牲一定的信干比可以带来整体效益的最优,从而避免了超过干扰温度后系统性能的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频谱共享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提出了一个基于合作博弈的认知网络频谱共享 模型和接入控制策略。博弈规则为在满足各用户最小收益的前提下,认知用户进行相互合作 ,并最大化总体收益;接入控制策略以满足服务质量需求为约束条件,并引入惩罚函数,迫 使认知用户按照其实际需求竞争频谱资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合作博弈模型和接入策略 提高了认知用户的总体收益和公平性,改善了系统中认知用户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集中式多用户多天线认知无线电网络,分析了子空间映射能够为认知系统提供的通信机会以及理想信道条件下的空间子信道分配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映射的频谱共享策略。根据认知系统的感知结果,计算可以利用的空间子信道数,通过认知用户接入控制和子空间映射避免或抑制系统间干扰,从而在保证授权用户通信质量的前提下,为认知用户提供通信机会。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子空间映射频谱共享方法相比,该策略不仅具有更高的认知系统可达和速率,而且能够为认知系统提供更多通信机会。  相似文献   

8.
考虑到认知用户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主用户的状态可能随时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功率分配模式——多功率分配策略。在基于频谱感知的系统模型中,以认知系统的吞吐量为目标函数,得出了主用户感知过程的多种状态,并分配三种不同的功率,最大化认知系统的容量。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主用户活跃指数的逐渐提高,所提新模型的功率分配策略要优于传统方法。同时分析了新的功率分配下平均干扰功率与主用户接收端的信噪比对系统吞吐量和最优感知时间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新策略的有效性。 〖HT5H〗关键词:〖HT5K〗认知无线电;主用户活跃;频谱感知分配;多功率分配;吞吐量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宏蜂窝与飞蜂窝构成的两层异构网络上行干扰与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认知型飞蜂窝的双层异构网中结合子信道分配和功率控制进行资源分配的框架。通过对异构网中跨层干扰问题进行分析与建模,将求解最优子信道分配矩阵和用户发射功率矩阵作为干扰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模型中认知型飞蜂窝网络子信道和飞蜂窝网络用户构成非合作博弈,双方利用效用函数最优值进行匹配,构成初始信道分配矩阵;再由接入控制器根据接入条件从初始信道分配矩阵中筛选用户,并优化接入用户的发射功率矩阵,得到最优子信道分配矩阵和功率矩阵。仿真结果表明,优化框架提高了双层异构网络中飞蜂窝网络用户的吞吐量和接入率,降低了异构网中跨层干扰。  相似文献   

10.
在协作频谱感知网络中,感知时间和数据融合准则均影响着感知性能。假设控制信道 为二进制对称信道的前提下,基于“k秩准则”建立了协作感知网络吞吐量优化问题的 数学模型,目的是在保护主用户利益的前提下联合优化感知时间和k值使认知网络吞吐 量最大化。理论分析了最优感知时间和k值的存在性,并进行了相关的计算机仿真。仿 真结果表明:所提议的联合优化策略显著提高了协作感知网络的吞吐量,且认知网络的吞吐 量对控制信道状态的变化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张冬梅 《商业研究》2005,53(21):26-29
经理是具有高价值人力资本的理性经济人,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面临流动机会时会通过博弈分析权衡流动成本和流动收益。经理流动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主要分析在信任和人力资本特征方面的权衡;动态博弈分析长期收益、人力资本特征及剩余索取权的分享等方面的权衡。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柏 《商业研究》2005,(12):21-23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是一种正常的融资行为,然而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信号传递机制是失败的,即绩差型上市公司比绩优型上市公司更容易增发成功。因此,为了提高增发过程中信号传递的有效性,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再融资过程的健康发展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累积投票制的博弈性及其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西彬 《商业研究》2004,(5):148-150
累积投票制度因具备一个完整的博弈构成要件 (即 ,博弈方、策略空间和支付结构 ) ,具有博弈性。累积投票博弈性的特点有 :累积投票主要是非合作博弈、也可能是合作博弈 ,累积投票是静态博弈、有限策略博弈和非零和博弈。为了减少累积投票的博弈效果 ,鼓励合作博弈 ,可以采取立法手段、分类董事会、缩小董事会规模和购买表决权无效原则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Models with multiple equilibria are a popular way to explain currency attacks. Morris and Shin (1998) have shown that, in the context of those models, unique equilibria may prevail once noisy private information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we apply the method of Morris and Shin to a broader class of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and show—using the technique of iterated elimination of dominated strategies—that their results continue to hold, even if we allow for sunspots and individual uncertainty about strategic behavior of other agents. We provide a clear exposition of the logic of this model and we analyze the impact of transparency on the probability of a speculative attack. For the case of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noisy signals, we show that increased transparency of government policy reduces the likelihood of attacks.  相似文献   

15.
合作博弈与企业组织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弈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在西方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在许多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多位经济学家由于运用博弈论研究经济现象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博弈论在我国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有许多科技人员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博弈论一般划分为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其中有关合作博弈的理论知识,在企业组织管理实施过程中,具有十分有益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存在着既竞争又合作的基本关系,应用博弈理论从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研发、委托代理两方面分析二者的非合作博弈关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形成二者的非合作博弈纳什均衡;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非合作博弈存在剩余收益,所以二者还可能进行合作博弈。  相似文献   

17.
企业管理决策模拟及内在机理探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管理决策模拟把数据、模型、决策融合,通过决策模拟的形式把管理难以解决的问题化为数据摸型,并运用计算机进行科学决策。经过决策模拟,发现模拟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决策模拟初期对市场及决策的模拟规则把握不到位,不能及时了解环境的变化,整个模拟决策没有形成整体战略。在现实工作中进行科学管理决策时要关注内外部信息、关注市场需求,关注环境的变化,正确制定企业的决策,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博弈论的零售商与供应商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博弈论对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在非合作博弈条件下,零售商与供应商为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必然会相互竞争,这正是目前零售商与供应商矛盾冲突的根源;而在合作博弈条件下,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相互合作的结果要优于非合作博弈。文章提出,要实现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博弈,应具备一定的前提和条件,必须采取措施消除阻碍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行合作的障碍,创造合作博弈的环境和氛围,使零售商与供应商相互信任,创造零售商与供应商重复博弈的条件,公开企业市场行为信息,增加破坏合作的违约成本。  相似文献   

19.
林丽萍 《商业研究》2008,(5):101-104
丹麦学者Thomas Ritter认为科技竞争力和网络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创新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借鉴Thomas Ritter提出的企业创新成功理论分析框架,从网络竞争力科技竞争力两个角度分析网络组织的创新效应。并对如何利用网络组织这一路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建立劳动监察部门、劳工和企业的三方博弈模型,通过求解纳什均衡,结合各参数变量的政策含义,认为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赔偿额;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的建设;劳动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指导和管理.严格依法办事,要加大处罚力度;劳动监察部门要不断积累监管经验,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期降低监察成本;劳工应主动深入学习《劳动合同法》有关知识,加强法律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