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有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存在着各种弊病,从而难以实现其应有绩效达到预期目标。吸取以往减持方案的失败教训,本文提出国有股减持必须考虑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有股减持路径创新提出了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
易阳 《浙江金融》2002,(1):34-34
国有股减持问题成为证券市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2001年6月12日出台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国有股减持作出了"原则上采取市场定价方式"的规定,在二级市场中增发新股的同时,对国有股进行存量减持,即按同样的价格、10%的比例减持,过高的定价使市场信心受挫,沪深出现大跌.  相似文献   

3.
《金融博览》2002,(8):27
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国有股减持是偿还政府欠老职工社保的资金,而股票全流通是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国有股全流通不是减持变现,这是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有股减持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在中国证监会果断停止"按第五条减持办法减持国有股"后,必须抓住时机,出台新的减持方法,否则,会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动摇投资者信心.  相似文献   

5.
实现国有股减持目标,其核心是如何快速打破在上市公司中国有股独大的局面,如何使国有资产快速退出误入领域,同时又能稳住资本市场,不损害全民的利益特别是股民利益。国有股减持的定价主要有三个观点:一是以市场价定价;二是以平均每股税后盈余乘10-15倍市盈率定价;三是以每股净资产定价。从实现国有股减持目标角度看,以每股净资产定价减持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实施国有股减持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反映了流行思路与现实的强烈反差。 2001年6月,实施国有股减持暂行办法后,深、沪股市全面急剧暴跌,陷入了长期低迷状态。2001年10月份证监会宣布暂停执行减持,深、沪股市顿时全线狂涨。2002年1月26日,中国证监会汇集阶段性成果,称各方达成了继续减持  相似文献   

7.
6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国有股减持的有关事项,标志着国有股减持计划全面启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的总股本规模约为2846亿股,其中不能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占62%.按2000年5月底收盘时的市值计算,深沪两市国有股的总市值大约为22550亿元.按照目前证监会在2000年至2001年内将国有股比重减持至51%的设想,大约要减持300亿股.国有股减持是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就已明确指出国有经济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一些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控股公司上市,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家股"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8.
南飞 《浙江金融》2002,(3):34-35
拘泥于"减持定价",实乃误区 关于国有股减持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研磨了相当一段时日,可是进展并不十分顺利.2001年6月12日推出的减持国有股《暂行办法》,在相当程度上催化了股市的大幅度下挫,将中国股市拽入严冬,只好于10月22日晚9点明智叫停.时隔3个月后,2002年1月26日公布了叫停后国有股减持方案征集的阶段性成果和"折让配售方案及配套措施",而沪、深股市对此的回应是:双双股指飞流直下,暴挫近7%,个股跌停板家数惊人.面对这一险峻态势,只好再以"专家座谈会"的形式输送一丝暖气,以安抚濒临崩盘的沪深股市.  相似文献   

9.
罗晨雨  张斌 《甘肃金融》2002,(3):25-26,29
我国国有股减持的目标之一就是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明晰产权关系,彻底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在这一基础之上合理调整我国国有经济的产业布局,让其担当起自身应有的功能,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从这一目标不难看出,国有股减持是带有全局意义和战略意义的一项措施,其对于我国证券市场来说应该是一个长期性的利好.但从市场的反映来看却并非如此.我国股市从2001年6月宣布存量减持国有股以来,股市应声下跌,直到10月暂停这一方案,股市才止跌.为何会出现这种矛盾的现象呢?我认为关键并不在于国有股减持方案的不妥,而在于没理清国有股减持与国企改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决定在新发、增发股票时,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原则上采取市场定价方式.由于减持价格过高,沪深两市受此影响展开自1994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下调.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紧急叫停减持.11月14日,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向社会公开征集国有股减持方案.本文集纳了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方案及相关意见,希望能为稳妥减持国有股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1.
国有股减持工作先后进行两次尝试,一次以10倍市盈率定价,一次以市价新发增发时10%比例存量发售,两次尝试从市场反应看都以失败告终,从而使国有股成功减持成为了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我们认为要实……  相似文献   

12.
《银行家》2002,(7):20-21
国有股减持停止是双赢 人民网 2002年6月25日 不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是真正的"双赢".从中国证监会的答记者问中不难看出,国有股减持停止,一不会影响社保基金的充实,二不会影响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今后将把部分国有股划拨给社保基金,但社保基金持有的这些股份与其他国有股一样,不通过证券市场进行减持套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股市从去年6月下跌以来,持续低迷了一年的时间,给数千万投资者带来了深深的伤痛.从去年10月以来,管理层暖风频吹推出了暂停国有股减持、降税、降息、降佣、新股发行二级市场配售等组合利好,管理层希望股市能重新振作的用意明显,但股市仍然在低位徘徊不前,1500点的政策已经两次被击穿,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寄予厚望的绩优股屡创新低.投资者很迷惘,中国股市还有"戏"吗?  相似文献   

14.
2001年的中国股市所经历的波动,可以说其引起的震撼及广泛关注是股市开办以来所仅有的一从年初成为全社会关注焦点的关于股市究竟是什么的大辩论,到下半年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出台、查处违规入市资金等政策出台以及上市公司大规模地增发股票所引发的深沪股市的大幅下挫,再到管理层断然暂停实施国有股减持方案,由此才使股市稍有喘息之机.  相似文献   

15.
大幅调整了一年的中国股市,不仅造成财富的巨大缩水,而且给投资者信心带来沉重打击.在公布了暂停国有股减持、调低印花税、降息、佣金浮动制、新股配售等等种种利好以后,股市依然在低位徘徊不前;直到国务院直接出面宣布停止国有股减持,市场才有走好的意愿,且也只有短短两天的行情.  相似文献   

16.
自2001年6月国家出台国有股减持政策以来,沪深股市经历了持续一年的低迷,沪指跌幅一度超过700点。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停止通过股票市场减持国有股后,资本市场才如释重负。实际上,资本市场并没有真正停止过国有股减持,只不过是变换了一种形式———国有股转让,即放弃了减持国有股的“硬着陆”,而改用“软着陆”措施。笔者对此作以分析。国有股转让———新兴变化形式2002年8月20日,方向光电的一则有关国有股转让获财政部批准的公告,标志着国有股转让揭开了新的序幕。据不完全统计,仅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新太科技、湖北 兴化等30多家公司相继发布有关国有股(包括国家股、国有法人股)转让的公告。同时,财政部审批国有股股权转让的速度也加快。2002年10月8日,《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正式颁布。种种迹象表明,上市公司基于国有股转让的重组正掀起证券市场新一轮重组热潮。股权转让模式———协议收购是主要模式从各公司的情况来看,协议收购仍然是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的主要模式。协议收购主要有三类:有偿转让、无偿(行政)划拨和司法裁决。其中,有偿转让是目前普遍采纳的转让方式,大部分上市公司均采用...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博览》2002,(8):26
问:国务院6月23日宣布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能否说明一下此决定出台的背景? 答:从证监会的角度来看,国有股减持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方向是正确的,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但国有股减持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触及到很多改革深层次的问题,会对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有股减持作为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关于国有股减持,许多经济学家和证券市场的业内人士都纷纷发表看法,为我国国有股减持的顺利进行献计献策。目前,由于国有股减持暂时处于停滞状态,经济学界的讨论都侧重于寻求更合理和更能体现多赢结局的方案,因此其中关于国有股减持的公平原则的论述多为点到为止,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分析国有股减持中的公平原则,提出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停止国有股减持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停止国有股减持只是说明在国有股减持的方法、步骤、时机以及价格等方面存在着不合时宜的地方 ,而决不意味着放弃解决国有股流通、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来看 ,国有股减持是经济体制改革、资本市场发展必过的大关 ,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当然 ,减持国有股必须注意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 ,包括国有股减持与证券市场发展、社保体系完善、股权全流通的关系 ,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等 ;同时 ,还要坚持公平、多样化、稳步推进的原则 ,积极妥善地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1年4月16日,宁夏恒力(600165)控股股东宁夏恒力集团发布了公开证集宁夏恒力国内股权受让人或境外托管人的公告.至于国有股权受让,财政部在去年下半年为配合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出台已将其暂停执行.而恒力集团言及拟将部分国有股权由境外机构来托管,引起了市场人士不小的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