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实现上市公司国有股的减持与流通,是中国股市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必然选择。目前 国有股减持虽然面临许多问题,然而也具有很多的优势。因此,制定国有股减持的可行性方案,解决国 有企业所有者缺位问题,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为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2.
自从4月间有关国有股减持的市场传闻散布之后,国有股减持再度成为焦点财经主角。"市场总是对的"。如果说债转股曾经以转出13000亿元的庞大资金成为国内外瞩目焦点的话,那么,国有股减持将在更大的资金层面上撼动市场,并对中国资本市场、社会保障体系、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等许多重大问题产生影响,难怪备受瞩目。对于市场人士来说,关注大的政策变动就是关注未来的市场波动,就是在风暴来临之前早备舟楫,或在春雨降临之前早备钵盂……究竟如何理解"国有股减持":中国改革到了这一步后,如何通过国有股减持进一步往前推进;国有股减持的原则与取向是什么;不同的国有股减持方案会带来何样的改革成本与收益;国有股减持会不会在流行的谬误下变了味道;国有股减持会以何样的方式冲击市场,对市场产生震荡……让我们关注国有股减持。  相似文献   

3.
从国有股减持方案入手 ,对国有股方案出台的时机、国有股减持方案中的行政干预、国有股减持激化股市内在矛盾和国有股减持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国有股减持对中国股市的影响。阐述了国有股减持对中国股市产生的持续压力 ,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财经界》2001,(6)
自从4月间有关国有股减持的市场传闻散布之后,国有股减持再度成为焦点财经主角。"市场总是对的"。如果说债转股曾经以转出13000亿元的庞大资金成为国内外瞩目焦点的话,那么,国有股减持将在更大的资金层面上撼动市场,并对中国资本市场、社会保障体系、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等许多重大问题产生影响,难怪备受瞩目。对于市场人士来说,关注大的政策变动就是关注未来的市场波动,就是在风暴来临之前早备舟楫,或在春雨降临之前早备钵盂……究竟如何理解"国有股减持":中国改革到了这一步后,如何通过国有股减持进一步往前推进;国有股减持的原则与取向是什么;不同的国有股减持方案会带来何样的改革成本与收益;国有股减持会不会在流行的谬误下变了味道;国有股减持会以何样的方式冲击市场,对市场产生震荡……让我们关注国有股减持。  相似文献   

5.
洪旭莲 《商业研究》2002,(18):59-62
国有股减持是国有控股公司改革的难题。国有股减持方案选择的关键是国有股定价问题。从国有股减持目标、国有股内在价值和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能力三方面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 ,以净资产减持国有股即是必要的又具有可行性 ,以其确保国家长远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有股减持办法的规定,目前国有股减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的收入。因减持国有股而得到的收入有助于减少财政赤字,并能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不过,我相信,倘若国有股减持能够充分考虑4个指导原则,还可以实现更多的目标。这4个原则是:(1)国有股减持应致力于全体股东的最大利益;(2)国有股减持应有利于股票市场的发展;(3)国有股减持应有利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4)国有股减持应有利于建立守法运营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颁发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减持”国有股正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 ,应充分认识“减持”国有股的必要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必须正视国有股“减持”对证券市场的负面影响 ,按照《暂行办法》提出的原则积极稳妥进行国有股“减持”。  相似文献   

8.
黄永安 《北方经贸》2001,(3):135-137
由于1999年国有股配售试点的失败,国有股减持陷入了僵局。本文试图对当前提出的一些国有股减持模式进行剖析,并提出仿效香港盈富基金,分行业设立多个国有股减持投资基金,采取优惠条件,发行有选择权的可交换债券筹集减持资金,让利于受让国有股的机构和个人,最终顺利减持国有股。  相似文献   

9.
汲崇哲 《商业研究》2002,(22):68-70
我国从 2 0 0 1年 6月开始国有股减持 ,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国有股减持筹集社保基金的目的是对的 ,但如何做到规范、有序 ,在不影响社会动荡的情况下充实社保基金需要对国有股减持进行充分探讨。在分析国有股减持目的和存在的困难后 ,确认国有股减持与投资基金联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一、国有股减持的困境与障碍1999年至2002年的国有股减持计划最后是以失败告终的,为什么这一次国有股减持会给社会带来那么大的消极影响,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国国有股减持的困境与障碍又在哪里?(一)国有股减持的定价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雄斌 《财贸研究》2002,13(3):75-79
国有股减持可以从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入手,但减持途径多种多样。本文借鉴西方国家减持国有股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和探讨了国有股减持的八条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从博弈看国有股减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芸  徐强 《商业研究》2003,(5):25-27
国有股减持是迫在眉睫的事,却又是一个难题。由于股票市场不认可,国有股减持不得不先搁置。 为什么市场不认可国有股减持,从博弈的角度对国有股减持难题加以分析,指出解决该难题的关键在于 改变投资者的支付函数,即改变投资者收益与成本的预期。  相似文献   

13.
田昆  罗瑾瑜 《大经贸》2001,(6):24-29
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国有股减持的最大意义国有股减持长期利好社保基金应该投资于资本市场配售和增量发行对股市来说意味着新的扩容国有股减持的价格应该比净资产值高一些国有股减持应该坚持效率和三公原则国有股减持应该注意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相似文献   

14.
财经资讯     
国资委酝酿国有股减持新规国有股减持正引起股市可能遭遇更大资金压力的担忧。国资委正酝酿出台一系列减持规定,希望通过采取一定措施来控制国有股减持节奏,避免所谓的国有股大量套现而冲击市场。摘自《中国税务报》  相似文献   

15.
严密论证科学决策——国有股减持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中共中央在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国有股减持以来,理论界和市场及政界人士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其间管理层曾推出过两家上市公司减持试点,最近国务院又颁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减持办法》),国有股减持进入实施阶段。由于国有股减持涉及面广,牵动社会各方,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必须严密论证,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我们认为,要顺利实施国有股减持特别是大规模的减持,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焦培进 《北方经贸》2002,(10):22-23
在国有股减持方案叫停之际 ,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和研讨一下。减持叫停问题出于方案没搞好 ,而减持原则和方向是正确的。讨论了减持方案设计的目标只局限于圈钱上 ;实行国有股减持 ,控股不宜再作为原则 ,国有股、法人股应当在证券市场上流通 ,实现股权多元化。浅析了减持国有股和整个国企改革都应立法 ,办法可参考两德统一后对原东德国有企业改革、改造、处理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财经界》2001,(7)
自从中共中央在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国有股减持以来,理论界和市场及政界人士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其间管理层曾推出过两家上市公司减持试点,最近国务院又颁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减持办法》),国有股减持进入实施阶段。由于国有股减持涉及面广,牵动社会各方,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必须严密论证,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我们认为,要顺利实施国有股减持特别是大规模的减持,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彭江 《财贸研究》2001,12(6):61-64
国有股存量发行方式有利有弊,两相权衡,弊大于利,其症结在于国有股减持方式的单一和减持价格的高企。本文在分析国有股存量发行方式利弊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国有股减持的多种方式及价格确定原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有股问题是历史问题,国有股减持首先要尊重历史,其次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处理好国有股的定价,协调好国家、企业和投资者三方的利益。国有股减持不一定非要在资本市场上解决,条条大路通罗马。国有股减持也需要相应的法规来指导,可以先立法,后减持;在减持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与全流通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国有股减持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股减持的难点在于减持主体问题、减持价格问题、减持规模问题、减持方式问题、减持时机与对象问题、减持中各方利益协调问题、入市流通问题等。国有股减持方案应兼顾各方利益,形成共赢局面,最大限度地减小对证券市场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