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通过结构突变模型检验,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是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决定因素。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过程中,宽松的货币政策起到的只是推动作用。因此,要杜绝地方政府债务的盲目扩张,最根本的出路还是要进行财政分配体制、官员考核机制等长效机制的建设,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自主权力的扩大,以及我国以GDP为主的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导向,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空前高涨。由于财政收入的束缚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不完善,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形成原因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冀云阳  付文林  束磊 《金融研究》2019,463(1):128-147
地方政府债务过度扩张容易引发系统性经济风险。本文通过一个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理论模型,分析了政府间共同事权的支出责任下移、竞争性地区的举债行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利用279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是支出责任下移与标尺竞争机制共同驱动的结果;政府间支出责任下移造成的财政压力是地方政府被动负债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间的标尺竞争使其在举债融资行为上表现为明显的策略模仿;各地区在债务扩张的主因上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政府债务的增加主要是地区间竞争的结果。这意味着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仅应规范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更重要的是完善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和违规举债的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究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对地方债务扩张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地方债务扩张的根本愿意是地方官员的任期与评价制度、事权与财权的矛盾等.基于此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改进地方政府官员评价制度、适度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地方政府债务信用评级制度、政策的出台应具有前瞻性、建立配套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5.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承担越来越繁重的事权而又缺乏直接举债权,作为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地方融资平台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合理性,但其背后隐藏的债务风险也日益突出;转轨时期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官员考核体系不科学、地方政府间竞争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6.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承担越来越繁重的事权而又缺乏直接举债权,作为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地方融资平台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合理性,但其背后隐藏的债务风险也日益突出;转轨时期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官员考核体系不科学、地方政府间竞争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7.
段晓凯 《中国外资》2014,(2):241-243
我国自1994年推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逐年扩大,其风险已经凸显出来。本文在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和风险。最后提出解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措施在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债务管理体系、政绩考核与激励机制,加强法律对地方政府举债的约束,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8.
以经济人假设、政府审计是治理政府官员代理问题的免疫系统为理论基础,利用2015-2018年H省贫困县政府债务数据,实证检验政府审计抑制贫困县官员政绩压力对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官员政绩压力与贫困县债务风险显著正相关,政府审计的揭示、预防功能对抑制贫困县官员政绩压力影响债务风险的作用显著,而其抵御功能不显著。鉴于此,应构建和运用政府债务“数智审计”、系统改进官员绩效考核制度和科学合理地利用债务资金的杠杆作用,以助力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战略。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一直把政绩当作自己的追求目标.这种追求一方面基于地方政府本身的利益,一方面是基于官员个人的利益——GDP出政绩,也出干部,有利于干部的升迁.因此,地方官员通常不惜代价举债摊大饼、上项目,让地方政府成为中国债务飞速增长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推手.曾有知情专家介绍说,地方政府要做1000亿元的项目,并非只做累加起来总额1000亿元的项目,而是做10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是1000亿元,每个项目上只投100亿元,剩下的巨大资金缺口怎么办?就是借助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根本不用担心偿还的问题,等政绩一出来,自己早就升迁走人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全国30个省份的政府债务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集中于市县两级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基础设施领域、经济发达地区、房地产投资比例高的地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布局,有着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政府职能不清晰,导致政府将债务对外转嫁。其次,GDP政绩考核方式促成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冲动。最后,中央政府对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控股权,保障了市场机制在地方政府筹借资金过程中的正常运行。本文揭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布局,并解释其形成原因,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化解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地方债置换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地方债置换将通过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在贷款与债券之间的配置调整影响货币供给,它将使银行可贷资金增加,并导致贷款规模的变化,在贷款创造存款的信用放大机制下,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进而造成货币政策的扩张(收缩).贷款市场的供求弹性将决定地方债置换的扩张效应或收缩效应.在经济增长放缓、银行为弥补持有地方债收益下降、地方债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的抵押品和质押品范围的情况下,地方债置换具有货币政策扩张效应.为减少地方债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央行需密切监测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情况,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针对性,并加强同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房地产市场和商业银行双重视角,利用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债务对金融风险的风险传递关系和传导路径。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财政风险转化为房地产市场风险和商业银行风险;同时,土地财政、信贷扩张和影子银行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传导路径。为防范金融风险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降低金融部门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关联,厘清金融与财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DEA三阶段方法对中国31个行政区域进行地方政府性债务效率的测度,测评结果表明,2001~2013年,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使用效率整体稳中有升,趋势向好,环境变量对效率值存在显著影响;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测度地方政府性债务效率的时空变迁,结果发现经济、社会、政策、市场化程度及债务管理因素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同时基于空间框架下分析上述各因素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效率的影响机制。最后,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文章实证结论,提出了包括组织债务置换、重置债务结构、创新债务激励管控预警机制协调债务空间利用与供给侧改革等优化地方政府性债务效率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4.
洪源  陈丽  曹越 《金融研究》2020,478(4):70-90
本文从举债行为策略视角考察地方竞争对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的影响。 首先,从不同地区间举债行为策略互动的视角对地方竞争如何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绩效进行理论诠释,其次,在采用Global超效率DEA方法测度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的基础上,突破空间独立性假设,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地方竞争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的效果及空间外溢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地方效用最大化目标导向下,无论是地方税收竞争还是公共投资竞争,都对债务增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和空间外溢效应,导致地方采取主动扩大债务规模的举债行为策略。与此同时,随着债务规模的持续增长,无论是地方税收竞争还是公共投资竞争,都将对债务绩效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的负向影响和空间外溢效应,尤其是公共投资竞争的影响效果更加明显。进一步地,如果考虑到可能存在预算软约束现象,地方竞争还将与预算软约束行为相结合,对债务绩效产生了“使用效率递减”的负向影响。本文结论为通过债务合理使用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张牧扬  潘妍  余泳泽 《金融研究》2022,508(10):1-19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是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7年至2019年29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社会信用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影响。我们发现:(1)社会信用下滑会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提高和融资成本上升。(2)社会信用通过影响市场金融资源供给和政府债务需求进而影响隐性债务规模与融资成本,但上述机制在有无“刚兑信仰”情境下存在差异。(3)对比新《预算法》和“43号文”出台前后社会信用对隐性债务影响的异质性发现,债务管制显著提高了融资平台的市场化程度。虽然政策前期金融市场更多呈现出一种观望态度,但违约事件打破了金融市场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刚兑信仰”,隐性债务发行受到的市场约束力度显著增强。本文对更好地认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理解当前债务治理措施的有效性以及未来如何通过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财政竞争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同级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行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吸引资源要素流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往往会考虑其他地区政府的策略选择,利用财政手段展开竞争,从而导致债务规模膨胀.基于此,应从完善现行政绩评估机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强地方政府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等方面着手努力.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举债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合理举债有利于地方财政的高效运转,但若监管错位、过度举债则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自2014年起,我国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随着近年来收益类专项债的扩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融资平台、政府引导基金等各种形式的隐性债务风险依然突出。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被视为“灰犀牛”,亟需引起重视和关注。本文通过梳理美国、日本、巴西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处置方式,总结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危机处置的有效经验,并结合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预算软约束、发行主体单一、债务透明度差、评级和监管缺位、预警和处置机制不完善等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