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附加值在薪酬管理中的运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现代企业中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构成委托代理关系。当代理人的行为不可观察时,委托人往往按照代理绩效来决定报酬,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最大程度的降低代理成本。基于委托人对代理人的奖惩只能根据观测到的产出(企业业绩)的假设,代理和约的实证研究集中于报酬——业绩的敏感性分析,试图说明经营者报酬与企业业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而依据经营者对企业的贡献给予其报酬。在报酬——业绩的敏感性分析中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企业经营者业绩指标如何选择。事实上,业绩的定义在企业经营者报酬的研究中是变动的。传…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114家民营企业的数据研究了民营企业分部经理报酬方案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员工工作难度和技巧、工作努力程度和责任心与分部经理报酬方案之间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性;企业规模与分部经理基础报酬之间有正相关关系,与报酬结构不具有显著相关性;财务业绩中,人均销售收入和利润指标与分部经理报酬之间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性,而资产报酬率与分部经理基础报酬之间有正相关关系,与报酬结构不具有显著相关性。上述发现对于民营企业设计合理、有效的激励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人力资本转移成本的大小和人力资本价值对企业的依赖程度,企业的人力资本可以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个人占优的准专用性人力资本和企业占优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企业人员的报酬结构在空间上可以分为:高变动报酬,一般变动报酬和低变动报酬;而在时间上可以分为超期报酬,一般报酬和延期报酬。不同角度的报酬结构类型与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相匹配,由此可以决定不同企业人员合理的报酬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4.
道德风险成为基金治理结构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建立不同的博弈模型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中的道德风险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固定报酬机制下,投资管理人的道德风险是存在的;显性激励报酬模型对道德风险的有效性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基于声誉效应与棘轮效应对激励的相反作用,可以采用投资管理人市场的业绩相对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企业内部管理业绩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茜 《财会通讯》2008,(6):49-50
一、企业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的内涵 业绩评价作为企业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侧重于对管理者的管理控制结果或业绩进行评价。要全面地理解企业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的内涵,必须明确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和内部管理业绩评价之间的关系;内部管理业绩的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内部管理业绩评价与业绩评价不同类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试论企业业绩评价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业绩评价是资本市场和会计管理中一个重大课题。目前我国业绩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业绩评价的主体、对象等基本问题认识,也存在不同观点。本从企业外部的所有、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的角度出发,将经营的报酬计划作为原有体系的延伸,试述了建立企业业绩评价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梁杏宿 《企业研究》2011,(8):162-162,167
企业高级管理者报酬决定问题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企业高级管理者报酬补偿是企业组织激励实践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到企业高级管理者行为乃至企业经营绩效;企业高级管理者报酬补偿方式决定了经理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进而会对企业运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高级管理者报酬安排本身就是企业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经理报酬决定问题的研究是理解企业经理职位以及经理领导能力的重要窗口,本文主要研究企业高级管理者的会计业绩评价在薪酬合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组织内部的会计岗位、销售岗位、采购岗位和技术岗位为对象,研究这四种职业的文化价值观及管理控制偏好.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249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1)不同岗位类型对分权、正规化和业绩基础财务报酬的偏好有显著差异;不同岗位类型对预算参与和预算基础业绩评价的偏好没有显著差异;(2)不同岗位之间的权力距离指数和不确定回避指数有显著差异;不同岗位的个人主义指数和雄心指数没有显著差异;(3)个人主义和雄心对分权偏好、正规化、预算参与和预算基础业绩评价偏好没有显著影响;个人主义与业绩基础财务报酬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上述发现告诉我们,组织内部不同职业之间的文化价值观和管理控制偏好在某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管理控制偏好的差异。所以,在设计管理控制系统时,要考虑这种职业差异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经营者业绩可分为常规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因而对他们的报酬也应分为两个方面。但不论哪个方面,其报酬都应避免人为的随意性,使之科学和公正,奖励的计算都应予公式化。常规生产经营中如何计算经营者的报酬企业常规生产经营,对经营者的报酬,现在形成较为共识...  相似文献   

10.
一、管理报酬契约形式的总体权衡,会计信息指标与股价指标是现代公司环境下管理报酬契约最主要的订约指标,由这两种订约指标所派生的主要报酬契约形式有奖金计划、业绩计划,股票期权及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等。由于不同的报酬形式往往倚重于不同类型的指标,如奖金计划及业绩计划往往以会计收益指标为主.而股票期权等则可视作是与股价相连结的激励性报酬。因此.报酬契约形式的总体构建和安排上,除了考虑激励成本等其他因素外.订约指标所处的信息环境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1.
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至今未有定论。许多理论文献认为,多元化经营的成本与收益并存,而实证结果却不完全一致。本文分析了2004年65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发现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虽然负相关性不显著,但多元化经营程度不同的企业组之间绩效差异显著;同时,我们也发现多元化经营程度与资产规模、负债水平以及高管层报酬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而负债水平与总资产收益率显著负相关,高管层报酬与总资产收益率、息税前利润率、资产规模、负债水平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涂凌 《财会通讯》2021,(5):36-39
本文通过2011—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分析对会计稳健性下业绩期望差距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业绩期望差距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并不是简单线性相关性,而是呈现出倒U型相关性;会计稳健性显著增强业绩期望差距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李蓉 《财会通讯》2021,(5):31-35
本文选取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实证方法对会计税务处理差异、税负水平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税负水平与企业竞争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会计税务处理差异与企业竞争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会计税务处理差异会削弱税负水平与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企业“漂绿”问题屡禁不止的现状,分析了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以2010—2019年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业绩期望落差会诱发企业“漂绿”行为,且主要表现为对环境实践的选择性披露;而且,业绩期望落差持续的时间越长,其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越显著。进一步的路径检验表明,业绩期望落差会恶化企业融资约束和加剧管理层短视,进而导致“漂绿”行为。此外,不同类型规制工具对“漂绿”的治理效应存在差异,其中,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及本地媒体监督能够抑制业绩期望落差驱动的企业“漂绿”行为,但市场激励型、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以及异地媒体监督的治理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业绩报酬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广泛应用,但实务操作过程中,基金管理人取得业绩报酬的相关会计与税务处理方法存在不同的意见,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业绩报酬一般指基金管理人根据基金业绩表现,依据基金合同或合伙协议约定的方式提取的业绩奖励.业绩报酬计提通常以基金实际收益率作为提取依据,将实际收益率与事先设定的收益率(以下简称门槛收益率)进行比较,实际收益率高于门槛收益率时可提取业绩报酬,低于或等于门槛收益率则不提或提取负的业绩报酬.  相似文献   

16.
刘仲文  刘迪 《会计之友》2009,(11):97-101
本文以国有企业中的央企为研究样本,对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中提到的考核指标以及其他可以反映企业业绩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出一个综合的考核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然后,对这一综合指标和企业高管层持股比例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试图分析央企高管层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业绩报酬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广泛应用,但实务操作过程中,基金管理人取得业绩报酬的相关会计与税务处理方法存在不同的意见,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业绩报酬一般指基金管理人根据基金业绩表现,依据基金合同或合伙协议约定的方式提取的业绩奖励.业绩报酬计提通常以基金实际收益率作为提取依据,将实际收益率与事先设定的收益率(以下简称门槛收益率)进行比较,实际收益率高于门槛收益率时可提取业绩报酬,低于或等于门槛收益率则不提或提取负的业绩报酬.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报酬激励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公司的现代企业制度仍然处于建设之中,所以中国需要根据国情和各种企业的特点,积极推进企业以业绩为基础的报酬激励机制的创新。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已经有了十年的历史,但是上市公司基本没有通过各种股权和股权相关报酬,对经营管理者实行以市场为基础的报酬激励机制。近来一些中国企业试行了经营者持股激励机制,主要采取期股制和股票赠与两种形式,即:经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批准,经营管理者在一定期限内,达到一定的经营业绩水平后,可以优惠价格购买或者通过获奖方式取得适当比例的企业股份,并在任期后满后逐步兑现。例如:…  相似文献   

19.
2009年9月16日,国务院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简称"限薪令"),以规范央企高管薪酬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实证检验了该法规对央企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相对业绩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限薪令"对高管薪酬有影响,我国央企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呈正相关关系;在以行业为参照对象后,无法得到央企上市公司在设置高管薪酬时使用行业相对业绩的证据;同时,不同行业间的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不同。另外,"限薪令"的效用具有短期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管薪酬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按照契约理论 ,现代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连接体 ,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契约就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报酬契约 ,而报酬契约中最关键的条款是业绩衡量标准的确定。现实中 ,最常用的业绩衡量标准是以企业净收益为基础和以企业股价为基础两大类。一、以净收益为基础的业绩衡量标准从会计的角度看 ,管理者的经营业绩 (经营成果 )的最普遍的表现形式是企业的净收益 ,也可以将其进一步扩展为每股净收益或净收益率等。为了叙述方便 ,我们仅以净收益作为该类别业绩衡量标准的代表。根据西方实证会计结论 ,经理人员有动机利用会计准则容许的会计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