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刚刚完成的信托公司年报披露,是新中国信托业发展历史上的第一次。年报公布的30多家信托公司中,仅有一家公司亏损,其余全部实现了盈利,显示了信托公司整体上良好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2.
信托公司:在风险中求富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各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贷款做出了严格限制,信托公司纷纷介入房地产投资热潮中,使房地产信托出现“井喷”行情。最近,在各银行纷纷控制贷款规模之际,又有部分信托机构人士感叹,信托公司的机会又来了。信托公司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确实让人费解。信托业如果重演“准银行”的角色是非常危险的,针对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并不比商业银行有更多的风险防范措施和手段,难道银行绕不过的风险,信托公司可以幸免?银行化解不了的不良资产,信托公司有能力化解?如果长此以往,恐怕正如某些专家所言,信托业就难以自救了。这绝不是耸人听闻——银监会早就提醒各信托公司:谁出问题谁出局。——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3.
随着已上市信托公司的重组整合以及新信托公司的上市,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信托公司将会脱颖而出,迅速做大做强。市场会逐步将投资视野拓展到信托行业,该行业究竟有哪些发展机会?广大投资者该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4.
邢成 《经济导刊》2007,(7):50-55
"在经历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年金基金等一系列重大金融创新中的激烈角逐后,中国的信托公司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市场竞争和政策环境的严酷,究竟信托创新空间还有多大?信托公司能扮演主角吗?  相似文献   

5.
唐建伟 《经济前沿》2003,(11):41-43
中国的信托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9年,当年lO月中国银行成立信托咨询部,我国出现了第一家信托机构,同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独立的信托公司正式登上中国的金融舞台。此后,信托公司在我国迅速发展,最多的时候,我国出现了1000多家信托公司。但是,从1979年恢复到1999年中国信托业接连经历了5次整顿,可谓历尽坎坷。  相似文献   

6.
邢成 《经济导刊》2008,(5):84-87
"信托:芳香四溢的香饽饽",这是2007年多家媒体中都曾赫然出现的标题.实际上,随着信托"新办法"的颁布实施,信托公司在政策要求和内在动力上都存在着重组的冲动,金融企业和一些大型企业也存在着利用信托公司进行跨行业混业经营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创新能力评估对于信托公司来说至关重要,如何构建一种有效的评估模型非常关键.鉴于当前评价信托公司创新能力方法的不足,本文尝试将支持向量机方法引入信托公司创新能力评估,井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该方法在评估信托公司创新能力中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国内46家信托公司2005—2012年数据,基于DEA方法构建FAVAR模型,对不同地区信托公司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信托公司投入产出效率总体仍处于递增阶段,推动了信托业的快速发展;不同地区信托公司投入产出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企业景气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地区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增速和利率等变量对效率变动的冲击最为显著。未来几年,我国信托公司规模效率增速都将降低,中部、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增速还将受到制约。但是,随着不同地区信托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升,我国信托公司的潜在投入产出效率将在长期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刘继红  郭仪 《经济师》2011,(11):85-87
信托公司创新能力已成为信托业是否具有竞争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随着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提高创新能力对我国信托业当前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国信托业创新能力发展还很薄弱,存在很多问题。文章运用加权TOPSIS模型方法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36家信托公司进行创新能力评价分析,对比中、东、西部地区信托公司的创新能力,对区域信托公司进行创新能力评价的同时,分析区域创新能力特点。研究旨在为今后信托公司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信托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快速增长,信托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各公司仍存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研究完善信托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通过借鉴COSO内部控制关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控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的五要素模型,得出有利于形成中国特色信托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奇 《经济研究导刊》2012,(35):102-103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信托公司经历了停办、恢复和扩张三个阶段。我国信托业的重新崛起,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经过20多年的发展,信托公司在我国金融领域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我国在2001年出台了两法:《信托投资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为我国信托公司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但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制约,其未来走向并不明朗。  相似文献   

12.
张亮  王滨 《当代经济》2006,(15):53-5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深入,各国的信托业日益关注起行业与公司治理问题,许多国家把建立良好的信托公司制度作为提高信托经济效益、增强信托公司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完善我国信托公司的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托法》正式颁布实施和《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以及《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的施行,重新登记后的56家信托公司在“一法两规”的法律框架下,推出了大量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至2004年底,信托公司共推出信托计划几千个,管理资产规模近三干亿。虽然信托公司是目前唯一  相似文献   

14.
信托公司声誉风险亟须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誉风险对信托公司经营日益重要,通过揭示声誉风险与传统风险不同的表现特点和在目前信托业务中的表现形式,深入剖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和外部影响因素,阐述了声誉管理对信托公司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提高信托公司声誉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深入,各国的信托业日益关注起行业与公司治理问题,许多国家把建立良好的信托公司制度作为提高信托经济效益、增强信托公司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完善我国信托公司的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6.
由于信托制度的独特设计,信托公司或直接或间接均要承担信托财产损失风险,从近期来看,信托公司应构建以资本金为核心的风险缓冲机制。从长期来看,引入业绩评价基准,进行相对业绩评价是信托公司风险缓冲的必然选择。信托公司在风险管理时应树立两个理念,一是要将风险管理列为企业管理活动的核心,二是要认识到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能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相似文献   

17.
构建信托公司积极业务模式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托公司的创设性制度,为信托公司发挥独特的资产运用方式和投资领域优势提供了空间;但其执行性制度中私募定位和刚性兑付的安排,却驱使信托业务形成了方向游移、组合单调和类贷款化等消极特征。应当从创设性制度入手,逐步开放信托公司公募业务,允许信托投资者市场化地承担亏损风险以及统一监管规则。这样信托公司才可能在发挥信托功能的基础上,形成特色化行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邢成 《现代财经》2005,25(5):30-34
私募性质的信托产品大有可为;现阶段我国信托公司如果依靠单一的私募性质的信托产品,尚难以形成核心盈利模式,也无法成为信托公司的主流利润来源,长此以往,信托公司的主流信托业务将趋于边缘化;公募化信托产品对实现信托公司盈利手段的多元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实现信托产品的公募化,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配套联动,不能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19.
自2007年3月1日起实施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一年多以来,我国信托业迈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突出表现在信托产品创新十分活跃,可以说信托行业的发展之路就是信托产品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信托业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信托业发生系统性风险,将严重威胁到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性问题。对此,应当尽快建立信托业风险运营效率评价体系,以此来提升对信托业风险运营效率的监测功能。文章分析了中国信托公司风险运营质量现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中国信托公司风险运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来自中国信托业68家机构2013年度运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信托公司风险运营效率评价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偿债与资产经营能力,信托业务盈利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是中国信托公司风险运营效率评价的主要影响因子,以此为依据给出了中国信托公司风险运营效率的综合评价结果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