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收入分配对总消费的影响涉及微观到宏观的过渡问题.在这一点上,现有分析方法都存在缺陷.为此,本文以收入阶层为切入点,将总平均消费倾向作为衡量总消费的指标,构建收入分配对总消费影响的数学模型.理论表明,当计及了阶层收入分配的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提高而递减时,高收入阶层向低收入阶层的收入转移才能带来总消费的提高.对1995~2006年中国城镇家庭的实证分析发现,阶层问的收入分配恶化阻碍了总消费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拟合关系,并构建我国城乡1978-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计量检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关系.本文的结论是:从降低城乡收入不平等程度着手,可以有效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最终提高全民消费需求,这是解决居民"收入--消费"问题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3,(13):172-173
本文从理论及实证两个方面探讨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在理论上,通过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包括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及永久收入消费理论,分析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在实证上,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回归模型,以收入差距作为解释变量,以消费需求作为被解释变量,运用OLS法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相关的建议,通过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提高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4.
收入总量是影响家庭消费升级的重要因素,但不同收入来源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本文基于收入结构视角分析不同收入来源对家庭消费结构升级和家庭消费价格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收入结构对中国家庭消费升级具有很强的影响,收入结构的优化不仅可以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还能加快家庭消费价格的升级。但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收入来源和收入水平的家庭中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工资性收入占比和财产性收入占比的提高有助于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日常消费的价格升级,且财产性收入对两种消费升级的作用都更大,反映出财产性收入可以在消费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中、低收入家庭对当期的工资性收入依赖程度较高;相比城市家庭而言,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更有助于农村家庭消费升级,且财产性收入的提升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然而居民消费率却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于是,很多人开始怀疑是收入分配影响了居民消费。西方消费理论隐含收入分配影响消费需求的前提条件是消费者边际消费倾向随着其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究竟是否存在收入分配影响消费需求的基础,本文将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江西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是否随着其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6.
胡婷  李余生  陈园 《价值工程》2012,31(8):310-311
本文基于凯恩斯消费理论,通过成都市1995-2009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消费数据,建立了成都市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并结合城乡居民1995年-2009年间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趋势和2009年成都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成都市城乡居民消费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找出了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消减成都市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收入分配不平等导致我国消费需求的不足,而边际消费倾向的性状在这一传导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以此为逻辑基础,我们通过机理和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与经典理论不一致,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在初期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而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则相对较低,但这一"逆反事实"在以1996年为拐点后得到拨正;第二,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均存在递减的趋势,提高收入增长率能够大幅增加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但农村居民增加的幅度则较为有限;第三,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取决于不同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的比较,但总体来说,收入差距的扩大降低了社会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8.
宏观消费函数模型及其现实政策含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宏观经济学中,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经济预测和政策研究的一个工具。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消费作为构成总需求的主要部分,已成为宏观经济的一个主要变量和主要调控对象。 一、“绝对收入假说” 在宏观经济学发展史上,凯恩斯首创消费函数概念。凯恩斯认为:第一,在短期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际消费支出和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有稳定的函数关系,消费支出决定于绝对收入水平。因之,他的消费函数理论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第二,收入的增加会引起消费的增加,但消费增加的速度不如其收入增加的速…  相似文献   

9.
消费函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决定一个国家储蓄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哪些?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如何?本文的研究将对这些问题给出定性和定量的答案。 一、典型决策者一生的消费、资产和收入 1.消费者行为假定 按照生命周期假说,一个人任何时刻的消费决策都涉及以下因素:(1)消费效用函数和时间偏好率;(2)对自身寿命的预期;(3)对未来利率和非资产收入的预期;(4)现有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消费者行为与消费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自从凯恩斯发表“通论”以来,消费者行为及消费函数的研究在宏观经济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广泛而持久的研究,产生了绝对收入,相对收入,持久收入和生命周期等假说及相应的消费函数,其中最为著名的是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假说,他在其经典性论文中,导出了消费函数形式为:  相似文献   

11.
朱娜  王宁 《价值工程》2014,(13):165-166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对其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2008-2012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构成比例由高到底依次为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且财产性收入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王必好  宋元梁 《价值工程》2011,30(23):327-328
文章在大量收集安徽省六安市"十一五"期间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数据的基础上,对该市的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着重分析了居民收入增长、物质生活状况以及精神文化消费等三个方面内容。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六安市"十一五"期间农村居民生活状况以收入快速增长为保证,实现了较大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消费日益丰富,消费结构逐步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比较分析四大地区中国农村家庭收入结构对其消费行为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农村家庭非基本收入对其消费支出的影响较大些,而基本收入对其影响则次之;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间的消费支出差异大于同一年份不同地区间的消费支出差异;东部与中部地区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文教娱乐及其他商品与服务等消费项目方面大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居住和交通通讯方面则小于西部和东北地区。但四个地区的自发性消费差距并不明显。建议增加农村家庭基本收入,并着力完善关于农村居民的各项制度安排,帮助农村家庭改善其消费结构,提升其消费层次。  相似文献   

14.
为了考察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本文以广东省为例,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对不同收入层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短期看,物价上涨使城镇不同收入层居民的消费支出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低收入层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幅度最大,普遍高于其他收入层居民。从长期看,物价上涨对城镇不同收入层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不尽相同,其中使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和高收入户的支出增加,而使中等收入户和中高收入户的支出减少。但是,无论是从长期还是从短期看,物价上涨对低收入户的影响最大,其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均高于其他收入群体的支出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经济发展水平、风险意识、结构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不确定因素等影响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潜在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第一,对于多余的可支配收入,江苏省居民更愿意将其配置于财产性投资,而非生活消费第二,作为风险管理能力的体现,风险意识的加强对于财产性收入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财产性收入与居民文化程度的关系不是很大。第四,在制度性因素中,外汇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高了江苏省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而金融制度改革的影响则是消极的第五,包括通货膨胀、经济危机和自然灾害等在内的不确定性事件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关系具有"逆事实"特征,但不具普遍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计算了我国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部分财富价值,并运用中国30个省份2002~2007年的相关面板数据考察了我国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对于储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对我国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存在对储蓄的挤出;养老保险财富对消费的影响小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对储蓄的挤出效应并不小,同时在不断扩大。因此,针对我国储蓄率过高的问题,可以通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等方法增加养老保险财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呈现出阶梯型上升的态势。2006年以来差距程度虽有所下降,但差距仍然过大。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的拉大是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政府政策、全球化、城镇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就各影响因素之的贡献度来看,物质资本因素对于居民地区收入差距具有34.5%的贡献,人力资本、政府政策和全球化因素的贡献度均超过10%,而城镇化和经济体制改革因素的贡献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申琼  刘伟 《价值工程》2010,29(31):55-56
由于收入增加、消费观念转变等因素,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是企业必须正视的事实。一方面我国农村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另一方面对企业对农场消费者的关注度还有待加强。企业的营销策略还不能很好满足农村居民消费者的需要。基于以上的事实,文章分析了在农村消费升级背景下,农村居民消费购买的新特征。基于这些新特征,在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层次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营销组合。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we provide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determinants of household loan delinquency for home ownership, credit card and auto loans for the U.S. states in a panel framework over a period from 2003 through 2017. In particular,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consumer sentiments on loan delinquency rates. We show that improved current consumer sentiment significantly induce lower mortgage, credit card and automobile loan defaults in the American states subdivided into four different regions. We also find that the higher overall and expected consumer sentiment raise loan delinquencies. Implicit in this finding is the apparently excessive and inappropriate expansion of loans in the U.S. economy in the face of consumers’ optimism, which in turn, provides an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ircumstances that could precede a depression or outbreak of anomalies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Our general findings further exhibit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f unemployment rate and mostly adverse effect of per capita income on mortgage and automobile loan delinquency rates. The results provide some compelling evidence with regard to the effect of consumer confidence on household credit delinquency rates across various states in the U.S. and are robust to alternative measures of income and mortgage rates.  相似文献   

20.
针对1960年以前出生的50岁以上、居住在城市的消费者,研究了不同年龄、教育背景和月收入水平的年长消费者在高科技产品购买意愿方面的差异性,以及决策风格对于高科技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年轻一代对于年长消费者的影响,即反向代际影响对于研究人群的决策风格与高科技产品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教育背景和月收入水平的年长消费者在面对高科技产品时的购买意愿不同。同时,消费者的购物决策风格也会影响到消费者对于高科技产品的购买意愿。此外,反向代际影响对于决策风格和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本文还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