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立体利用趋势,剖析秉承三维思维的产权管理,以期为土地领域的实践问题解决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传统土地管理不能精细化描述、界定和管理三维产权空间,需法律界定空间权利、三维宗地、立体土地一级开发、空间供应、立体相邻空间利用关系、已出让用地的空间范围和空间登记等规则;需从编制立体空间规划和优化空间管理等角度变革行政程序;需三维地籍、三维土地核查、立体可视化技术和三维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支撑.研究结论:应加快土地立体利用专门立法,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并以三维地籍为核心,开展相关技术和标准规范研究,创新三维认知理念,以推动土地立体利用及其产权管理.  相似文献   

2.
土地立体利用与三维地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和产业在城市的集聚导致城市人地矛盾日趋紧张,为了集约和节约用地,土地利用的立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使得人们对土地的理解也从二维变为三维,土地三维权利和建筑物区分所有制度也逐步确立.不同的产权单元在空间上叠加,抽象的产权束在空间上的表现形态为复杂的产权簇或产权层.但传统的地籍是以地表权利为核心的,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有必要建立三维地籍.从各国的实践经验看,三维地籍的主要问题是现行法律对三维产权规定的缺位以及一些技术问题.随着我国不动产空间权利设定的进程,三维地籍的建设要从法律和技术两方面人手,逐步过渡到完全的三维形式,以满足国家(政府)层面和普通层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地籍跟踪管理之我见韩来举地籍管理是在土地全面管理中而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的综合管理措施体系。它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结合当前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依据国家地籍管理中确定的内容,单就地籍跟踪管理问题谈点看法。一、跟踪管理是地籍管...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对已有研究文献涉及土地产权三维界定的技术路线进行结构性把握,梳理研究脉络与趋势,以期为土地产权三维界定在研究方法和范式上的改进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从理论基础、界定起点和界定方案看,国内外学界对土地产权三维界定大致存在三条技术路线:基于空间分离原理的技术路线、基于空间区分原理的技术路线和基于三维地籍原理的技术路线,分别反映了法学和地籍学对土地产权形态和产权客体进行三维界定的技术方案。研究结论:未来应将土地产权形态与产权客体三维界定统一起来,厘清其内在逻辑与生成路径,深化三维土地产权客体特定化实现机制、国家公权力植入三维土地产权实现机制和三维土地产权排他性支配机制研究,加快构建三维土地产权范式。  相似文献   

5.
地籍管理全覆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籍管理在土地管理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实现地籍管理全覆盖势在必行。通过阐述地籍管理全覆盖的含义,从地籍管理的业务出发,分别论述了我国地籍管理在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地籍管理信息化中全覆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空间、时间、技术、法律法规等来理解和实现地籍管理全覆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籍调查是依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在土地登记申请的基础上,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地籍调查的数据、图件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作好技术准备。因此,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前期基础性工作,其资料成果经土地登记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由于地籍调查开展的区域不同,内容和精度要求不一样,所以它可分为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我国农村地籍调查是结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进行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除调查土地类型、面积、利用状况外,按规定还要查清各级行政区…  相似文献   

7.
三维地籍形态分析与数据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建立三维地籍模型,描述三维地籍产权体并兼容二维地籍宗地,实现不同维度土地权属的统一管理和登记。研究方法:结合中国城市发展的实例和地籍管理需求,分析三维地籍基本形态,比较各类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研究结果:提出适应三维地籍管理功能需求的三维地籍空间数据模型及其相应的数据自动组织方法和思路。研究结论:三维地籍通过地理空间坐标这个“基因”来管理不动产,为土地和房产的统一登记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框架,是对现行不动产管理技术的升级和超越。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农地地籍管理的现状、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地籍管理是国家为获取农地地籍资料、建立农地地籍而实施的一系列地政措施。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实行的农地私有化改革使农地权利内容和产权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能够使土地发挥其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俄罗斯在进行农地私有化改革的同时确立和完善了农地地籍管理。本文认为,现阶段俄罗斯农地地籍是多用途的现代地籍,其构建过程中有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技术和人员作保障。  相似文献   

9.
自政权建立以来,有关国家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就一直存在,并且对于政权的维持稳定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土地管理中,以地籍测量较为重要,体现出在我国土地资源分配中的重要分配方法与土地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但是地籍测量作为一项专业性技术较强的项目,在测量过程中对测量操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探究地籍测量的方法与技术在我国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并指出在发挥市场机制对土地资源配置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就此阐述了如何改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编制,并提出应健全经济调控手段,加强土地法律建设,理顺土地管理机构,做好地籍工作。  相似文献   

11.
Much of 3D cadast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argets high valued urban land, including condominiums, apartment buildings, and office complexes. The value of the land and the economic activity generated from transactions in this urban space potentially support the cost and time spent on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a 3D cadastre. Methods for data acquisition and for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3D cadastre are also simpler in the regular and formally planned and surveyed structures of the high value urban environment. Low-income, urban areas of informal tenure and informal development, however, also need and can benefit from a land administration system supported by a 3D cadastre but are neglected in the 3D cadastre research. Mechanisms are required for quick and cost effective construction of a 3D cadastre in this type of area to support land management and regularisation procedures, and to provide security of tenur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is one technology that may be examined to differentiate structures in densely occupied environments where limited information and limited resources must be able to be used for managing the land and also protecting informal rights.This paper initially posits the need for 3D cadastres in low-income but densely structured urban settlements. It then tests the ability of an existing LiDAR dataset together with orthoimagery, derived to be low cost so therefore having limited specifications, for capturing sufficient definition of 3D occupation in the low-income, densely structured case study area of Laventille in Trinidad and Tobago.The difficulties of manually or automatically discriminating between close and overlapping structures and boundaries are highlighted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still a need for adjud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boundaries on the ground, even when physical features can be discerned from the software.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保持耕地面积基本稳定,质量有所提高,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根本所在。该文以山东青岛市为例,探讨了确定规划期耕地保有量的方法,进行了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耕地需求量预测;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及各用地部门需求,考虑规划期间耕地减少和耕地增加的各种可能性,估算了耕地的可供给量,最终确定了2010年和2020年的耕地保有量;然后从行政、法律、经济和科技4个方面提出了耕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在对土地的研究中,人们仅将土地视为一个平面的客体,而忽视了地表、地上以及地下一定范围立体空间的存在。然而,从土地的纵向延伸利用的角度来看,“空间”内含于土地的广义概念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口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利用范围扩展至立体空间已成为可能和必要。现在对土地进行立体的利用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普遍趋势。国外许多国家于民法典,或经由制定特别法.或通过司法判例等确立了土地空间权的法律制度。在我国,虽然利用土地空间的现象已非常普遍,物权法也已经颁布,但相关的立法还不完善。有鉴于此.本文根据国外土地空间权立法实践以及我国物权法的发展,对我国地表权、地上权、地下权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为相邻关系协调立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规范了城乡土地调查的数学基础和数据库建设标准,形成了城镇地籍数据库与农村地籍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析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系统实现的技术基础,提出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论述工作流程和方法,研究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最后得出通过设置城镇范围内数据的打开和关闭功能建立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系统的方法是当前形势下比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河北省赤城县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为例,对我国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加强现行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在实际调查中的可操作性,促进“城乡一体”、“一查多用”的现代多用途的地籍发展,使之更好的为国土部门服务。  相似文献   

16.
以河北省赤城县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为例,对我国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加强现行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在实际调查中的可操作性,促进"城乡一体"、"一查多用"的现代多用途的地籍发展,使之更好的为国土部门服务.  相似文献   

17.
城镇土地合理利用需要正确处理与自然条件限制、生态环境质量、国民经济发展等的协调关系,充分发挥土地要素在城市功能中的作用,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在土地绝对量已定的前提下,如何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合理和有效利用,保证土地相对增量,一直是解决人地关系的核心问题.充分发掘城镇内部闲置土地、未利用土地以及土地立体空间利用的潜力,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经济效益,实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同时通过对不同确定权重方法的比较研究,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方向,提供土地利用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8.
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天山北坡经济带在新疆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动情况及其相应产生的经济效益做具体分析,其中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及产业聚集、升级是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最终得出结论: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仍然不够合理,地区差异显著,经济效益产出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