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港口城市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枢纽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港口周边城市经济也跟随港口业的发展而被有效的带动。近年来,福建省港口业的发展速度非常的迅速,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厦门等沿海城市纷纷都把发展港口经济当成重要战略目标实现以港兴市,大力发展港口,部分企业也重视了对港口业的建设,其投资的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港口产能的短期内大量增加,势必造成港口竞争的激烈,同时福建海西港口群还面临着长三角和珠三角港口群的挤压,未来想要让港口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必须从港口建设开始就要注意成本控制和节约,使用最合理经济的建设投资,占用更少的资金成本,让港口的竞争从基础就获得一定的低成本优势。本文就港口企业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与节约为基本点,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6,(11)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繁荣发展,也使沿海地区的港口城市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出现了"港口经济"这一新兴经济模式。港口城市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港口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地区经济的日益增长。东北地区港口经济发展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丹东港作为东北东部最便捷的出海口,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利用港口经济辐射城市经济发展,带动东北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对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湾区经济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在"三力模型"框架下,分析了湾区经济的动力演进机制。结合港口的演进,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剖析了湾区经济演进阶段中港口经济发展与第一代港口、工业经济发展与第二代港口、服务经济发展与第三代港口、创新经济发展与第四代港口的高度契合性。基于世界三大著名湾区的演进历程,重点分析其发展经验,提出了中国湾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天津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一)港口物流的内涵及特点 发展天津港口物流,首先要弄清港口物流的特点.第一,其发展无法脱离其腹地经济情况.腹地经济水平高低、区域规模大小、交运体系是否完善和人口密度大小等都会直接影响港口物流的发展,且大都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港口经济与临港区域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港口建设和港口经济发展,港口经济的发展会带动临港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临港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港口的发展。选取我国13个港口1990-2010年的全港货物吞吐量和其所在城市同期的GDP、就业人口、外商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5项经济指标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分析了相关数据的平稳性和协整性,建立Panel Data模型分析了各城市区域经济指标与港口吞吐量的相互影响程度,最后根据模型结果提出了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三湾"(兴化湾、平海湾和湄洲湾)资源是莆田市未来发展的最大资源优势,是莆田经济腾飞的希望所在.统筹开发"三湾"资源,对于莆田市发掘优势,拓展作为空间,实现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海西"两个先行区"作贡献具有重要意义.要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高度和莆田发展全局的角度对"三湾"进行科学构想和全面规划,明晰"三湾"产业布局,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建设.当前,要加强规划引导,主动衔接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三湾"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寻找挺进兴化湾的突破口,并注重生态环境及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2012年3月1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3期"经济每月谈",主题是"中外港口运营状况与物流成本"。美国弗吉尼亚港务局局长杰瑞·布瑞奇斯先生介绍了弗吉尼亚港在美国港口中的地位、优势,港口运营模式及主要功能,并对弗吉尼亚港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将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着力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形成"四点"四区"一带"的布局框架。港口是建设四个临港产业区和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的引擎和支撑,引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因此,加快黄河三角洲港口群建设,成为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处于后危机时期2010年,中国港口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国经济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从港口发展的谷底走了出来,港口生产全面复苏,保持平稳发展。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9.3亿吨,同比增长16.7%;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5亿吨,同比增长18.8%。我国目前已有23个港口进入亿吨大港行列,有19个港  相似文献   

10.
当前,川南经济区内的泸州港、宜宾港和乐山港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然而,与它们地理位置邻近、经济腹地重叠的重庆港起步早,管理成熟,具有较强的优势。本文通过对泸、宜、乐港口和重庆港在地理位置、航道条件、港口吞吐量、港口基础设施、集疏运系统、经济腹地、运输成本七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川南经济区内单个港口与重庆港还存在较大差距。泸、宜、乐港口如能抱团形成合力,构建"川南经济区港口群",将发挥港口群整体优势,提升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服务外包业务模式与发展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物流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社会就业岗位的创造等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为探索如何加快构筑与国际港口都市圈相适应的物流外包服务体系,运用"DRCO-钻石"模型,围绕长三角区域各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中所关心的港口物流供应链中的服务外包业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适合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港口物流服务外包的主要业务运作模式,对推动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服务外包业迅速发展、扩大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社会就业、推动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等具有积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处于后危机时期 2010年,中国港口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国经济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从港口发展的谷底走了出来,港口生产全面复苏,保持平稳发展。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9.3亿吨,同比增长16.7%;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5亿吨,同比增长18.8%。我国目前已有23个港口进入亿吨大港行列,有19个港口进入百万标准箱集装箱港口的队伍。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06万标准箱,第一次成为世界第一集装箱大港。  相似文献   

13.
港口与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港口经济作为环渤海城市与外界物资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港口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升级,带动了腹地经济的发展。环渤海港口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港口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又影响到港口、港口经济效应的提高。加强港口之间的合作、尤其是港口集群内部的合作,是防止港口过度竞争,实现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港口与腹地经济关系研究——以宁波港为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宁波港为例,首先选取宁波、杭州、温州3个腹地城市进行分析,以集装箱吞吐量和直接腹地综合工业总产值两个指标来研究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关系。综合工业总产值是由这3个城市的工业总产值的加权和计算而得,权重由相对引力模型确定。实证分析表明,港口与腹地经济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它们互为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分析表明,腹地经济的增长对港口的发展存在着不太明显的正向推动效应,而港口的发展则对腹地经济增长存在着很明显的正向拉动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港口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载体建设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抓手,把握和研究海洋经济载体具有现实意义。海洋经济载体具有涉海性、多样性和承载性等特点,江苏大丰在培育海洋经济载体过程中走出了"观光旅游与科教城"相结合建设海港新城、"海洋特色工业园区与合作共建"相结合发展产业园区、"产业港与临港工业"相结合大力发展港口、"科技与金融平台融合建设"共促生产要素集聚等独具特色的海洋经济载体发展模式。江苏在进一步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紧抓港口、港城、园区及各类要素平台等载体建设,使海洋经济发展成为江苏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6.
港口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核心战略资源,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文章从港口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机理出发,从经济、产业、环境、技术转移、就业等方面分析了内陆港口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效用。  相似文献   

17.
四、港口如何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沿海港口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历史悠久,科技力量强大,信息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港口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将大有作为。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港口仅仅是履行运输全过程中的装卸功能,可是转向外向型经济后,必然要带来港口功能上的变化,港口功能将会得到扩展,主要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面对行业竞争加剧,航运市场低位徘徊,尤其是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服务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新使命,日照港人克难奋进、砥砺拼搏,以稳健、科学的发展实践,推动港口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绵延持久的发展活力彰显着"阳光港口"的内在品质。强港为本,在结构优化中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港口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对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新政策,首先对14个沿海城市实行对外开放,从那时起我国从南到北开始做起了海的文章,展开了空前的港口建设高潮。以港口为对外开放窗口,逐步向内地扩展。到目前,全国已基本形成以港口为依托的多个不同形式的经济发展区域。而地处渤海湾中枢地带的京津冀,发展港口经济,与其他经济发展区域相比,有许多其他经济区域无法比拟的发展条件和优势。 首先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渤海湾中枢地带,秦皇岛港、天津港以及在建中的京唐港、黄骅港呈一字摆开式,为发展港口经济提供最便捷的出海  相似文献   

20.
沿海港口作为航运、物流、贸易等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是一国或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整合区域乃至全球经济资源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进程中,充分发挥中国沿海港口的战略支点作用,优化港口的发展规划,拓展港口的综合功能,强化其与沿线国家港口、陆上交通枢纽及物流体系的互联互通水平,将对"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产生重要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