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云超 《金卡工程》2009,13(3):177-177
控制权配置是风险投资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更是核心问题.合理配置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对风险企业家与创业企业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控制权配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主要从一下几个因素进行分析:信息的不对称;公司治理结构;资产重要性;融资工具的选择及融资结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2.
刘媛媛 《会计师》2019,(22):44-45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日益深化,风险控制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新形势下呈现出的网络化、无边界化、动态化特征使得众多企业开始寻求融资工具以应对财务风险,融资工具的选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所侧重,如在初创期注重内源性融资,在发展期与成熟期注重留存收益等。但纵观现有的文献,众多研究均以"一刀切"的方式探讨债务性融资工具,并非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恰当的工具。为此,本文旨在基于债务性融资工具的基础性阐释,着重分析债务性融资工具的差异性及如何将企业的发展阶段与融资工具进行匹配。期望本文的结论对企业融资工具的选择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股权融资现阶段已成为企业获取资本的主要方式,但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必然会加大企业的控制权风险,怎样规避这种风险成为企业创始人在进行股权融资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以阿里巴巴为例,通过分析发现其主要通过控制融资规模,合理运用社会资本和推行合伙人制度来规避控制权风险,并从案例中总结得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汪应龙 《会计师》2010,(4):27-28
<正>在风险投资的企业中,控制权的问题非常复杂,控制权在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分配,取决于信息不对称、技能、参与约束、努力和控制权收益成本以及讨价还价能力等诸多因素。为了改进效率,风险投资家的控制权通常与其所有权是分离的,而且通常使用特别的金融工具以及安排各种契约和限制来达到控制权的有效配置。本文主要从投资工具的选择、投资方式的选择以及创业企业家的报酬结构设计三方面来研究创业企业控制权的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控制权理论为视角,研究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与控制权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我国股权融资偏好现象.最终得出结论,管理层拥有企业最终控制权是企业热衷股权融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浮动汇率制下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琛 《上海金融》2006,(6):70-72
浮动汇率制度下,企业必须应对汇率波动的风险。企业的外汇风险有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和会计风险。贸易融资和远期结售汇是当前我国企业普遍使用的汇率避险工具。其他的选择方案还有改变结算币种和结算时间、外汇期货和期权合约、掉期交易等。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规模和进出口产品的市场环境,采取适合于自身特征的规避外汇风险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前融资问题是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如何选择正确的融资渠道及对企业融资风险的规避就成了我国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融资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决定了我们只能在认识风险,分析风险,对风险进行控制的基础上把融资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8.
产权、所有权安排与融资偏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熟市场的企业,由于技术和信息不对称方面的原因,更偏好于债权融资,而不是股权融资.在中国资本市场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我国企业仍十分偏好于股权融资.这种选择基本上是经营者基于保持控制权的自利性考虑.其根源在于国有产权主体的抽象化、由此导致的失控的所有权安排、股权投资主体控制权的丧失以及债权投资主体拥有的状态依存控制权的威慑.  相似文献   

9.
刘淑莲 《投资研究》2011,(7):130-140
并购对价和融资方式是实现公司控制权转移的支付手段和资金保证,不同的对价和融资方式反映了不同的控制权转移风险。本文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主线,分析并购对价方式和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并购整合的影响。本文研究的启示是,相对现金对价,股票对价和混合对价可使并购双方共同分担海外并购风险。在外部融资选择中,除银行贷款、债券或股票融资外,利用海外并购项目的号召力,引进政府资源,实现以项目换资金,对于规避并购融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创始人与投资方的控制权争夺在现实与理论中广受关注,我国民营企业创始人在融资后控制权旁落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本文以俏江南的融资情况为例进行分析,为了避免民营企业创始人和外来投资人间的控制权纷争,本文认为创始人在选择上市时应重视上市时机和上市地的选择,对于服务单一的企业应适当采取多业态发展,避免经营环境变化带来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1.
12.
决策能力、风险偏好与风险资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资产组合选择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思想内核 ,通过引入“最佳预期”概念 ,分析了资本市场效率、投资者决策能力和风险偏好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得出在完善市场上 ,投资收益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在不完善市场上 ,投资收益则取决于投资者的决策能力和风险偏好。通过进一步分析风险资本市场的特性 ,讨论了决策能力和风险偏好在风险资本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表明 :风险资本是一种融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声誉资本为一体的复合型资本 ,其高额收益源于风险投资者的人力资本。本文的一些发现为解释风险投资领域有关普遍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Africa Research Bulletin》2014,50(11):20213B-20213B
  相似文献   

14.
《国际融资》2001,(1):34-37
重要的是要有创业精神 说到美国的风险投资,就不能不提到美国的创业精神.美国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移民社会,其中有很多亚洲和欧洲移民,他们来到了美国,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说,是他们中的创业者,塑造了美国.最大最早期的公司,比如,石油和钢铁公司,都是创业者们创立的,可以说是白手起家.  相似文献   

15.
缪家文 《国际融资》2002,(12):50-51
政府大力鼓励发展风险投资有几年时间了,这种政策的缘起是:1.政府鼓励发展高科技产业,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2.美国经济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持续增长,技术保持领先,而同时美国的风险投资业又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这似乎有因果关系;3.台湾未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很多人将之归功于风险投资(台湾叫创业投资)和受惠于风险投资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  相似文献   

16.
韩冰洁 《银行家》2002,(1):110-115
曾几何时,互连网的热潮似一夕之间从大洋彼岸席卷而来,让国人在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便俨然获得了与美国新经济平起平坐的机会,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狂热与躁动的气息,对许多人而言,梦想的实现似乎变得触手可及.  相似文献   

17.
On 8th August 2006,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Commer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OC" or "MOFCOM"), along with the StateAdminist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SAIC"),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 ("SAT") and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SAFE") and joined by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 and Stateowned Asset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mmission ("SASAC"), issued new regulations on M&A transactions in China. The new regulations, called the "Provisions on th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by Foreign Investors" (the "Revised M&A Provisions"), will become effective on September 8, 2006. The "M&A transac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Revised M&A Provisions refer to equity and asset acquisitions, not true "mergers" in the U.S. legal sense.  相似文献   

18.
艾亚  付尧 《国际融资》2009,(2):15-18
美国光速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光速)是一家拥有20多年历史的风险投资基金,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硅谷,在美国、中国、印度和以色列设有办公室,目前光速管理着20亿美金的基金,新近融资的基金盘是8亿美金。自2005年第四季度光速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在中国市场投资了近10家企业。光速是怎样看中国市场的?光速的投资方式是怎样的?为此,《国际融资))杂志记者采访了光速中国的投资董事郑毅  相似文献   

19.
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亦称"风险投资")作为"支持创业的投资制度创新",对于推进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和增加社会就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Public Policy for Venture Capital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This paper proposes a simple 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 policy on venture capital backed investments. Giving up an alternative career, entrepreneurs focus their effort on a single, high risk venture each. Venture capitalists acquire an equity stake and offer a base salary as well.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incentive compatible equity finance, they support the venture with managerial advice to raise survival chances. We analyze several policy measures addressed at venture capital activity: government spending on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subsidies to equipment investment, and output subsidies at the production stage. While these measures stimulate entrepreneurship, only cost-effective government services can improve welfa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