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移动金融应用与服务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的移动金融正迎来爆发性增长时代。展望未来,移动金融将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导模式、推进普惠金融建设的重要手段,移动金融业务形态将更加丰富,移动金融的安全防护水平亦将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
刘洋 《金融博览》2013,(21):41-41
互联网金融渐成气候,金融互联网、移动支付、电子商务、P2P融资等经济形态也在互联网金融大潮的冲击下获得新的发展。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冲击和挑战更值得关注。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从建立零售银行统一视图、信息时代零售产品建设、未来银行智能探索、零售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等方面进行系列分析。  相似文献   

3.
银行移动金融是随着银行产业运营发展逐步形成的。移动商业网络运营是较为新型的发展行业,有商业通信网络、手机终端等。通过分析银行产业的金融移动行业发展标准,从商业客户模式上对金融产品进行定位,突出运营渠道类别,加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发展思路,逐步提高金融银行的移动发展研究,实现对通信客户定位产品的合理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移动金融的兴起拆掉了传统银行的"围墙",银行在体味变化的同时,开始更大程度地拥抱市场。看清市场变化,借助已有优势,增加对外合作,创新产品服务,移动金融将带给银行新的机遇。与此同时,市场主体对移动金融的认识有了基本的共识,监管部门对移动金融的支持也是前所未有,人民银行公共平台(MTPS)等基础系统的建立使得移动金融有了广泛合作的基础,为银行发展移动金融业务创造了良好条件。银行适应移动金融必须发生  相似文献   

5.
银行4.0时代,为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和客户需求变化趋势,银行业态将进一步深刻变革,银行服务模式、产品形态、管理方式将快速转型。同时,银行业金融科技发展同质化将更加明显,同业竞争愈演愈烈,各家银行普遍将金融科技作为核心发展战略。在当下及未来,当社会各界对金融科技手段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理解时,技术运用的先发优势将不再明显甚至消失,而如何将金融科技手段与自身经营发展战略更好地结合以打造核心竞争力,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将成为各家银行比拼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期间,整体银行业信息化工作面临一系列外部环境变化:"互联网+"深度渗透,更为开放的金融生态圈逐步形成;监管机构及社会各界对银行信息系统安全生产运行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银行基本完成并持续优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产品创新步伐加快;以区块链、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生物识别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深刻影响银行的客户服务和经营管理方式。上述变化将对各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7.
随着4G时代的到来,银行业移动金融领域进入高速的发展时期,移动金融将成为决定整个金融业格局的重要力量。论文以研究当前4G技术的发展和优势为切入点,从移动互联网客户、手机银行以及移动支付三个方面分析了4G技术所带给移动金融的发展机遇。在此基础上结合农业银行实际,客观评价了当前移动金融发展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移动金融发展战略,加快移动金融的产品创新,推进数据仓库的建设以及建立移动金融创新机制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银行等金融创新业务将在百姓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银行必须适应趋势,构建"水泥+鼠标+拇指"的全新业务发展模式。寻求金融服务变革,打破交易时间和空间限制,将传统业务和新型业务结合,利用电子银行的优势弥补传统银行的服务,形成新的业务产品,并且提供增值服务,是银行金融转型的目标,更是对整个金融行业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2013年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这一年,移动支付、互联网小额信贷以及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和产品在我国蓬勃发展,给传统银行业务发展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新兴互联网金融公司和传统金融机构将展开激烈竞争,未来甚至可能改变传统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和运行格局。  相似文献   

10.
移动金融     
移动金融,是指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及无线互联技术处理金融企业内部管理及对外产品服务的解决方案。其中,移动终端泛指各类移动设备,目前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无线POS机应用范围最广。移动金融是伴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在外部客户需求与内部银行革新共同推动下的产物。金融业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业态类型的转变:一是以分支机构为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近年来不断提升对移动支付终端应用的兴趣,互联网消费模式、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在积极进入金融市场,并借助自身碎片化、高效率等优势在该领域快速占据市场份额,人们已不单单通过线下银行参与金融活动,且各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在不断变化。场景金融的诞生,可使人们的金融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充分利用好场景金融是商业银行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移动支付作为电子银行和金融IC卡融合的产物,已逐渐成为金融IC卡渠道拓展和应用的创新热点,是支付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推广移动支付金融服务应用对加快我国银行卡芯片迁移进程,拓展金融服务渠道和银行卡多领域应用,以及推进金融业务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移动支付带来的金融服务变革 伴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金融服务体系将会逐渐形成,这意味着银行的服务模式将发生新的变化,成为金融支付服务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如火如荼,金融服务移动客户端尤其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浪潮,移动金融服务的方式已逐渐由线下转移至线上,并从单纯的信息推送转型向客户提供细致周到的掌上金融服务。面对这一发展趋势,建行北京市分行在创新社交化金融理念基础上,根据客户的习惯和需求,推出了业内首款移动社交金融产品——"建行微银行"手机客户端,以期通过互联网手段全面提升客户体验。"建行微银行"应用功能丰富,包  相似文献   

14.
《金融电子化》2012,(12):57-59
对许多人来说手机远不止通讯工具那么简单,它集合了最新技术和时尚元素,已成为体现个性、承载“生活方式”的服务平台。对银行来说,手机正逐渐成为未来电子银行服务的新兴载体,移动金融将成为未来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主流。为此,交通银行一直持续跟踪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并于2009年6月正式向市场推出新一代手机银行——“e动交行”,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体验和贴心便捷的服务,引领移动金融新生活。  相似文献   

15.
近日,杭州银行顺应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趋势,联合华道数据共同推出了全新的综合金融移动平台(Mobile Terminal Service,MTS),成为全国逾百家城市商业银行之中首家以移动技术改造金融服务的银行。那么,综合金融移动平台将对杭州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作为区域性银行,杭州银行选择了怎样的信用卡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9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智慧金融(上海)峰会"已于9月17日在上海开幕。本届峰会围绕智慧金融议题,邀请监管层领导、银行业等金融机构高管、专家学者同台思维冲浪,共议未来银行发展之路。不经意间,随着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和智能终端快速普及,以移动支付为显著特点的金融消费模式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智慧金融乘势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生物识别等前沿科技元素扑面而来,并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智慧金融,是相较传统金融而言,是在互联网科技架构下金融供给侧资源重组,并带动金融消费者适应智慧  相似文献   

17.
尹洋  廖渊  刘伟煜 《金融电子化》2012,(9):31-32,34,35
随着智能手机终端、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行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愈发明显,行业的商业价值日趋提升。随着苹果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大量的移动应用应运而生,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明显和深远,同时也为相关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移动金融应用的发展关系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是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未来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简讯     
浦发银行将在全国推出NFC手机支付浦发银行日前表示,该行将于近期正式推出NFC(近场支付)手机支付产品,这将是国内唯一一家将银行卡完整地空中植入手机SIM卡并实现诸多空中服务的移动金融。青岛银行新一代手机银行上线日前,青岛银行打造了与客户移动生活相关的新一代手机银行。该手机银行结合手机的随时、随身、定位、时间碎片化以及智能手机的自身特性,以感知、互动、协同为特色,提供了移动金融、移动支付、移动生活以及移动资讯等150个功能。  相似文献   

19.
迈克尔·塞勒在《移动浪潮》一书中将信息技术的发展比喻为“五次浪潮”:第一浪潮是大型计算机,第二浪潮是小型计算机,第三浪潮是桌面电脑,第四浪潮是互联网时代,第五浪潮正是如日中天的移动互联网. 这个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正有力地改变着全世界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中国也不例外. 2014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王永红在“第十届中国电子银行年会暨中国移动金融发展论坛”上表示,“2015年将成为移动金融的普及年,移动金融正在重构电子银行的发展格局”.2015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移动金融是丰富金融服务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发展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期,手机银行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多家媒体纷纷将视角对准手机银行的发展,有鉴于此,本文着力探讨手机银行如何开启"微金融"时代。一、手机银行在助力"微金融"发展方面的优势手机银行作为移动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众多其他移动终端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