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这次农村工作会议文件中明确提出五句话的方针:"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这是今后一段时间的粮食生产的方针。从供求的角度来讲,这次文件中也明确提出了两句话的要求,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近年进口增加最多的是大豆。前年,中国进口的粮食总量是8024万吨,其中大豆占了5838万吨。去年进口的粮食数量  相似文献   

2.
李雪琴 《中国审计》2005,(G00):28-29
审计署的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改进审计计划管理,明确年度审计工作总体目标和各项目审计目标,突出审计重点,增强计划的科学性。”李金华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提出,“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必须加强和改善审计计划管理。”审计计划管理是当今审计工作发展中所面临的—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加强审计计划管理是确保与提高审计质量的首道程序,是各级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四大方针的指引下,“八五”期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党的十四大文件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根据十四大精神制订的《中  相似文献   

4.
1998年是我国工业管理体制变革最大的一年,这次变革是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而来的,对于这次变革,我们的看法大体上可概括为三句话:前景看好、前途有险、任重道远。一、前景看好对前景看好的依据,主要有下列几条:(一)指导思想明确。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①大家知道,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是把“推进机构改革”当作“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来论…  相似文献   

5.
李国良 《活力》2007,(2):9-1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在支持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这就为农发行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给农发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张晶 《物流时代》2020,(3):22-22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物流作为联系城市和农村、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7.
2009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物业税。”并要求由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改委、建设部等部委尽陕研究开征物业税。虽然只有简单的两句话,而物业税也并非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但这依然成为《意见》最大亮点,再次引发热议。  相似文献   

8.
消失的皇权     
鹤怀 《英才》2009,(1):28
“美国人需要电话,但是我们不需要。因为我们有众多的邮递员”. 1878年,当英国邮政总局总工程师普利斯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想到,100多年后,这句话会被收录进历史。遗憾的是,这次名垂青史的机会是被作为反面教材——在英国科技杂志《T3》近日颂的十大荒谬科技预言中,这句话名列第8.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小企业》2005,(11):14-16
发改委解读“减少行政层级”内涵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范恒山10月23日在“2005中国改革论坛”上指出,“十一五”建议对深化体制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重要要求,其中,减少行政层级是中央在重大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0.
“‘打破铁饭碗’这句话太冷漠。”——多少年了,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令人振奋。这是这次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尹明善说的.可惜尹委员只是从“语言和谐”的角度讲的。其实我认为,在实践中也应当检讨这句话。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相似文献   

12.
王堃 《质量春秋》2007,(3):15-16
2000版ISO9001国际标准“4.2.1总则”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的文件有“d)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这些文件不仅包括ISO9001国际标准未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及作业指导书,而且包括技术文件、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含技术文件)。于是,出现了管理性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技术性文件的错误。受此影响,有人竟然发表文章说:“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使用的技术文件都应该属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相似文献   

13.
鸡鸣寺游记     
“白鹤井中水,鸡鸣寺内茶”,这句话我已听说多年。这次,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造访了慕名已久的鸡鸣寺。  相似文献   

14.
王堃 《质量春秋》2007,(10):13-14
一、“4.2.1总则”中的错误 2000版ISO9001国际标准“4.2.1总则”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的文件有“d)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这些文件不仅包括ISO9001国际标准未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及作业指导书,而且包括技术文件、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含技术文件)。于是,出现了管理性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技术性文件的错误。受此影响.有人竟然发表文章说:“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使用的技术文件都应该属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相似文献   

15.
以前一些行政机关的领导会对前来办事的人说:“这个民营企业的投资申请,我们得根据有关政策文件,先审批一下再研究决定。”这句话中至少有3个词“民营企业”、“文件”“审批”是不符合世贸原则的。“民营企业”,国外从来就没这个词。国际上都是按照所有权的不同,把企业分为国营、私营、股份制等类型;而我国按照经营权划分标准找了个过渡词一民营企业。另外,根据世贸规则,任何部门都应该根据法律法规办事,内部文件要么公开化,要么废除,而目前国家也正在对各级政府的上万份文件进行清理。文件的清理也就带出了政府审批过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堃 《上海质量》2008,(10):37-41
所谓“方针管理”,是指通过方针实施管理,包括企业经营方针的策划和展开、执行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日常的运营管理等手段,它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方针管理指南》是日本标准协会于2003年制定的编号为JIS Q 9025的质量管理辅助工具类标准,它对“方针管理”中的所有重要事项作出了统一规定。本文从方针管理的名称定义、可期待的实际效益、可适用的管理范围以及文件的内容结构等四个方面,简要地介绍了该标准的有关背景情况,并对“方针”、“产品和服务”、“中长期经营计划”、“效果和效率”等4条重要用语作了解释,进而以较大篇幅对“高管层的领导力”、“长期战略的重视”、“方针管理的过程和分期”、“方针的制定”、“展开”和“诊断和评审”等6个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重点讨论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文章最后论述了该标准与JIS Q 9001以及JIS Q 14001等原有管理体系的绩效改进之间的关系,认为《方针管理指南》的应用能够促进原有标准的实施效果,从而保证组织绩效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从ISO14001:2004再看EMS文件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件,即信息及其承载媒体(见ISO14001∶2004标准第3.4条)。ISO14001∶2004标准“4.4.4文件”一条给出了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原则范围:“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a)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b)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的描述;c)对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d)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e)组织为确保对涉及重大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而一个充分、适宜、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所需文件的多少与详尽程度决定于其他的因素。ISO14001∶2004标准“引言”指出:“环…  相似文献   

18.
自2004年以来,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2012年12月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鼓励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本文阐述了石家庄地区农民合作社的主要不足,并且利用“构-行为-绩效”模型对主要种类合作社类型进行比,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就业》2009,(12):54-5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单开放”以后,结合所有翻结构的调整,中共中央确定了“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打破了“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为劳动者打开了就业门路。拓宽了就业渠道。这一方针对解决当时的就业问题,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起到了积极作用。党的十四犬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劳动力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央明确提出:确保18亿亩耕地底线,但“以租代征”与“小产权房”仍然对耕地保护形成强烈冲击。为什么中央的三令五申,地方却久禁不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