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末,我国大陆15至59岁劳动人口为937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69.2%,比上年末下降0.6个百分点,这是多年增长后的首次下降. 用工成本攀升,无疑是过去以及未来几年国内大部分零售企业需要面对的巨大挑战之一.因此,洞悉零售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探寻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的新方法对中国零售企业而言,无疑有着巨大裨益.  相似文献   

2.
国家统计局2009年12月25日发布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三号)中房地产企业主要数据显示:2008年末,全国物业管理企业数量已达到58,406家,比2004年增加26,724家;从业人员达到250.1万人,比2004年增加106.7万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76.7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204.5%.这些数字说明,物业管理不但成为现代城市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在保民生、促就业方面也已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下,劳动报酬占比是新创造价值中劳动力价值的份额,资本积累是劳动报酬占比大小及其演变的主导因素。长期来看,相对于人口的资本规模扩大会增加劳动力需求从而有利于劳动报酬的提高,但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降低劳动力价值并创造相对过剩人口,使得劳动报酬占比总体上趋于下降。经验分析表明,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的劳动报酬占比主要受资本积累规模、经济生产效率、农业经济地位以及区域工资历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人均资本存量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幅度在2008—2010年左右发生较大转折,促使中国劳动报酬占比在2011年左右开始从下降趋势转变为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邓果 《企业家天地》2010,(4):150-151
一、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1。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统计,2009年有611万应届大学毕业生,未就业大学生80万,就业率为87%。虽然2010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比2009年增多,但今年仅应届生就有630万人,去年未就业的大学生约80万人,每年还有数百万的中专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的就业者,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据此预计今年劳动力供求缺口在千万以上,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5.
粤商和浙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两大著名商帮,在成长和发展中各具特色。从薪酬、福利、就业环境、企业人工成本支撑力等方面对粤商企业和浙商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研究表明:粤商企业在高端劳动力市场上的薪酬竞争力略有优势,但在福利和就业环境等方面的竞争力呈现劣势;在低端劳动力市场上,粤商企业各方面的竞争优势正在丧失。  相似文献   

6.
天津滨海新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滨海新区常住人口140万人,外来劳动力30万人,其中进入各类企业纳入管理的10.01万人,其它方式的从业人员为20万人,滨海新区劳动人口总量为80万人,外来劳动力约占总量的40%左右。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7.
企业如何看待"人"、管理"人"和开发"人",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企业急需进一步提升效率和生产力,营造和谐的劳资环境。在青岛举办的KronosWorks中国用户大会,大会"触摸未来,共创卓越"为主题,这也是全球最大的劳动力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和第三大人力资本管理软件厂商克罗诺思(Kronos)公司,首次在中国成功举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计算,劳动力资源比重低、劳动参与率10年来持续下降以及劳动力人口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是重庆劳动力资源的现状;预测分析表明,劳动力规模下降趋势难以逆转,劳动力供求关系将从供过于求逐渐走向结构性供不应求是未来重庆劳动力供需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应及时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加快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立统筹城乡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体系,并适时、适度调整人口政策。同时,目前影响我国区域人口规模的因素中总和生育率的影响越来越小,而迁移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各地区应制定有吸引力的人口迁移政策,以在未来的劳动力资源争夺中占据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成本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但长三角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偏高,尤其上海与周边城市相比,劳动力成本过高更加明显;对于创业者和创业企业而言,人才及其高薪资需求让人不堪重负.又左右为难。——题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2007—2012年辽宁省大连市332万个样本的收入数据,借助Gini系数、W指数、ER指数和社会结构散点图等,从多个角度分别考察了收入分配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情况,得出了在2007—2012年中国还是出现了刘易斯拐点并影响了社会结构的结论.从论证过程还可推断出:社会结构变化在判断刘易斯拐点问题上比收入分配更加准确,劳动力短缺还是可以作为判断刘易斯拐点的直接依据的,刘易斯拐点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改善社会结构方面的有益作用应该受到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2006年—至2009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从企业对山东宏观经济环境的信心、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三个角度出发,分析本次金融危机对山东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2.
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应当使增长成果为全社会大多数人所分享.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通过改变收入分配格局来影响经济增长质量.近年来中国劳动报酬占比不断下降的趋势,与劳动报酬占比变化的U型规律相符,而产业结构转型、偏向型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冲击则是中国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内涵型的发展道路,是我国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必然选择。为此,应把重心放在人本身能力的全面发展上,即从劳动者挖潜,走劳动力资源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把生态学与劳动经济学结合是对传统劳动经济问题的再认识。生态学中的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位概念都可以应用到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中。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是企业生态的重要纬度,企业的劳动力竞争是基于生态位的竞争,这种竞争对企业生态有密度制约作用。总之,移植生态学的概念和理论可以为劳动力市场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扩展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中,探讨了低技能劳动力、高技能劳动力和资本之间收益率的联动机制,并运用1978 ~2012年中国统计数据加以验证,建立了要素收益率和要素密集度的计量模型.结果表明:低技能劳动力工资、低技能劳动力市场规模和储蓄率均对高技能劳动力收益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储蓄率、财政支出、利率对资本密集度的变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低技能劳动力市场规模、高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对资本密集度的变迁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劳动力个人所有制的存在,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是商品,同样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于能带来价值增值,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该种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受同类劳动力的社会供求率、劳动者个人劳动能力对本企业(单位)生产力的转化率、劳动者所在企业(单位)的劳动产品(劳务)的社会适应率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劳动力价值主要通过不同的薪酬模式来实现,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和高层科技人员来说,实行年薪制,按生产要素分配、参加企业税后利润分配、持有股权、重奖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是实现劳动力价值的较好形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6—2015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了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劳动力需求并无显著影响。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国有企业劳动力需求发挥显著抑制作用,而对非国有企业劳动力需求发挥有效促进作用。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主要通过要素替代效应与产量扩大效应两种机制实现。进一步研究表明,环保产业政策支持总体上加大了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但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薪资水平整体无显著影响,对国有企业劳动力薪资水平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对非国有企业劳动力薪资水平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拓展了企业劳动力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丰富了环境规制的经济后果研究,为进一步理解环境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企业内部劳动力整合是企业增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人力资源整合可以降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交易成本,规避核心员工的流失以及形成人力资源的协同优势。企业人力资源的整合需要在内部劳动力市场机制下进行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市场上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结果是强化了企业、政府等相关经济主体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应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法规制度,建立和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力社会信息体系,建立科学的人才测评系统,以消减不对称信息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市场上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结果是强化了企业、政府等相关经济主体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应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法规制度,建立和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力社会信息体系,建立科学的人才测评系统,以消减不对称信息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