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学界和公众关于调整“一胎”生育管制政策的呼声日高.那么不同的人口政策到底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多大的影响?按户主年龄和家庭规模大小对家庭类型细分为12组,并引入动态CGE模型中,定量分析了不同人口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的影响.完善单独、推行二孩晚育政策下的基准情景的人均GDP水平最高;执行严厉计划生育政策的LOW情景的GDP增长率和人均GDP水平最低;完全放宽人口政策的HIGH情景,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是承受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和人均GDP水平不如基准情景.从人均GDP和环境压力角度来看,我国应该完善“单独”政策,适当推行“二孩晚育”的人口政策,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又能适当减轻社会环境的承载压力.  相似文献   

2.
持续了30年的现行生育政策,在对人口控制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在积累负面人口、经济、社会效应:推动人口年龄结构畸形,加速人口老龄化;挤压农民进行生育性别选择;对城乡人群生育权利限定不平等;阻碍新生代教育素质提高;产生大量非意愿独生子女家庭,积聚家庭发展风险和父母养老困境;在城乡户籍一体化改革背景下,该政策可执行性越来越弱等。调整现行生育政策,使之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利于家庭生育权利保护,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关于完善现行生育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持续了30年的现行生育政策,在对人口控制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在积累负面人口、经济、社会效应:推动人口年龄结构畸形,加速人口老龄化;挤压农民进行生育性别选择;对城乡人群生育权利限定不平等;阻碍新生代教育素质提高;产生大量非意愿独生子女家庭,积聚家庭发展风险和父母养老困境;在城乡户籍一体化改革背景下,该政策可执行性越来越弱等.调整现行生育政策,使之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利于家庭生育权利保护,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计划生育政策自实行以来,遭到了一些非议,中国现阶段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关于严苛的计生政策也已不符合中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本文认为,中国人口问题突出,人口的持续增长将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等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目前人口总体素质还未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完全适应;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也使失业率日渐增多;作为发展中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也为政府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增加了压力。这些问题未解决就应当坚持一胎政策,培养优秀的高质量人才而非廉价劳动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综合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政策的正效应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负效应,使我国较早地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其特点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和国未富人先老,增大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压力,增大了家庭养老成本。借鉴日本在解决老龄化问题、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中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时,应注重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科学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有选择地逐步放开计划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6.
如何平衡人们的生育意愿和人口增长速度是中国政府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尽管生育政策成功地降低了生育率,但我国人口依然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每年出生的人数相当于比利时的全国人口(Hesketh等,2005)。因此,学术界对未来生育政策的走向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政策应该放宽;另一种看法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维持现有政策不变。笔者认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对现行生育政策的人口和社会后果有深入的了解,对政策放宽后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充分论证。下面,通过比较现行政策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对未…  相似文献   

7.
如何平衡人们的生育意愿和人口增长速度是中国政府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尽管生育政策成功地降低了生育率,但我国人口依然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每年出生的人数相当于比利时的全国人口(Hesketh等,2005).因此,学术界对未来生育政策的走向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政策应该放宽;另一种看法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维持现有政策不变.笔者认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对现行生育政策的人口和社会后果有深入的了解,对政策放宽后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充分论证.下面,通过比较现行政策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对未来生育政策的走向提出几点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口红利的丧失,中国宏观经济将受到巨大冲击。面对这一挑战,我们应该化压力为动力,充分挖掘老年经济的潜力。江苏省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居全国前5位,有必要也有实力率先发展老年经济。本文重点就江苏省发展老年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作了简要分析,并为该战略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以人为本看我国人口问题与生育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口低生育水平正在摆脱"人工控制"性质,越来越具有由经济社会发展驱动的自然性质。人口多少是个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只要经济社发展,人口多也不是大问题。在进入低生育率20年以后的今天,我国人口控制任务已接近基本完成,目前人口较多是历史遗留产物,继续保持超低生育率并不能解决人口多的问题,相反对未来人口、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成巨大威胁。我国人口多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对此需坦然面对和积极应对。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看,放宽现行生育政策势在必行,取消一孩政策迫在眉睫,这不仅是为了人口经济社会长期平稳发展,更是生育权利的合理回归和保障家庭发展与幸福。  相似文献   

10.
<正>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覆盖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新时代人口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些重要的战略决策和形势判断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中国人口发展形势的高度重视,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指明方向。在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中,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为总结人口期刊多年来的工作历程,展望新世纪人口期刊的办刊前景,中国人口学会人口期刊委员会于2002年1月12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了<新世纪人口期刊与人口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宏规、田雪原等学会领导、全国各主要人口期刊社主编、副主编、专兼职编辑等约四十余人出席研讨会,就办好人口期刊、繁荣人口科学、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刊现摘发会上的主要发言,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总结人口期刊多年来的工作历程 ,展望新世纪人口期刊的办刊前景 ,中国人口学会人口期刊委员会于 2 0 0 2年 1月 12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了《新世纪人口期刊与人口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宏规、田雪原等学会领导、全国各主要人口期刊社主编、副主编、专兼职编辑等约四十余人出席研讨会 ,就办好人口期刊、繁荣人口科学、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刊现摘发会上的主要发言 ,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口扰动下的陕西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常因素导致的新增人口背离正常规律的波动,称为人口扰动.以人口扰动为切入点,分析陕西省人口年龄结构的非正常波动,借鉴人口再生产惯性理论构建人口扰动模型,测定人口波动规律,判断人口老龄化进程与人口扰动的关系.陕西省青年、老年人口规模均呈现出周期波动特征,两组人口波动周期相近,青年人口波动振幅略高于老年;波峰波谷交错出现;陕西省人口老龄化将以100年左右为周期波动.人口扰动引起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仅靠社会保障、就业促进制度的完善难以彻底解决,必须依靠人口政策的调整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正>一些书籍和教学习题在作卡平方检验以后,往往得出这样的结论:假设成立或不成立,说明样本能够推论总体或者不能够推论总体。从卡平方检验的原理来看,卡平方检验不仅不能得到样本能否推论总体的结论,而且说明相关习题对样本总体之间的关系作了错误的理解,由此引起了本文对样本与总体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口文化教育素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为最基本的核心指标,对我国人口文化教育素质、人力资源分布质量、人力资本存量质量进行测量与评估,论证我国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老年人口自杀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口是自杀率最高的人群。中国老年人口自杀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和年龄差异。将我国老年人口自杀率与全球已进入老龄社会的国家作了对比,提出老年人口自杀率的三种不同模型。虽然我国老年人口的自杀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农村老年人口和高龄老年人口的自杀率仍然很高。应对老年人口自杀问题,一方面应着力解决相关的老龄问题,消除与减少老年人产生自杀意念的诱因;另一方面,要重点关切高自杀风险的老年群体,特别是群体中的男性老人、农村老人和高龄老人;还要高度重视老年人精神健康问题与精神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以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为最基本的核心指标,对我国人口文化教育素质、人力资源分布质量、人力资本存量质量进行测量与评估,论证我国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一些书籍和教学习题在作卡平方检验以后,往往得出这样的结论:假设成立或不成立,说明样本能够推论总体或者不能够推论总体。从卡平方检验的原理来看,卡平方检验不仅不能得到样本能否推论总体的结论,而且说明相关习题对样本总体之间的关系作了错误的理解,由此引起了本文对样本与总体关系的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城市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动力变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盲日、严格的控制流动人口的数量是不科学的,将导致基础设施的浪费,阻碍经济的发展;当城市常住人口对流动人口的承载能力低下时,盲目的增加常住人口对基础设施的消耗,将使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下降;只有在减少流动人口和城市常住人口的竞争,而把他们的关系由竞争转化为相互促进、互补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达到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的目的,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关注人口安全促进协调发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提出了人口安全的概念.回顾了人类历史上的人口发展过程与人口安全,讨论了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人口安全方面的问题,诸如人口过多、人口总体素质不够高、艾滋病的威胁、出生性别比偏高、老龄化问题和就业问题等.给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框架下,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安全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