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早在国有企业第一步“利改税”之前,赵紫阳总理就指出,“把上交利润改为上交税金这个方向,应该肯定下来。”按照这一“利改税”的正确方向,我们的税制改革,就要把上交利润,故为按本企业职工主观努力所得的利润,向国家上交社会主义所得税,进而把职工工资总额随同本企业上交的社会主义所得税浮动,逐步理顺我国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2.
十年磨一“剑”恢宏筑“长城”———《税务检查模拟》丛书述评●张剑宇自70年代末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税收体制改革绐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两步“利改税”的实施以及近年来进行的税制改革、税务机构改革及与税制改革相适应的税收征管模式改革等,为全面建立社...  相似文献   

3.
<正> 实行利改税,对国营企业用保证税收来代替上缴利润,是我国宏观经济的重大决策。利改税把国家和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用税法形式稳定下来,为整个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为国营企业独立经营不再吃国家的“大锅饭”创造了条件,它是经济体制改革很关键的一步。我国的利改税分成两步:第一步是对国营企业开征所得税,已于1983年6月实行;第二步是全面的税收制度的改革,将于1984年第四季度实行。本文主要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从理论上探讨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省际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1983、1984年实行两步利改税和1994年工商税制全面改革以来,我国税收制度逐步完善,税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税收政策在国家经济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税收与GDP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宏观税收负担率,也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税收与经济增长究竟是怎样的相关关系,这涉及到我国、国内各地区的税收负担政策的选择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中,我国已逐步建立了公共财政框架,这主要表现在:财政体制由过去的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的供给型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管理财政体制;税收制度由过去的单一税制经历了两步利改税,到1994年全面改革原有税制,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税制;对国有企业管理进行改革,突破了过去将国有企业作为行政机关所属单位进行直接管理的模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与此同时,在税收征管、国债发行、预算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其进一步适应公共财政的需要。然而我国的公共…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国营工业企业的资金短缺已成为企业生产发展的重大障碍。所以,有必要从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角度出发,对企业资金短缺的现状及有关认识问题进行更深入、全面的分析和思考。一、国营工业企业资金短缺的现状 (一)企业实际留利少利改税初步改变了统收统支的国家财政体制,这是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的重大改革。企业的资金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观。利改税分配体制的突出特点是:用税制划清国家和企业的分配界限,实现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的规范化或局部规范化。但是,由于新税制的“高起点,多环节”,不仅与利改税的出发点相违,而且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税收负担。从1985年  相似文献   

7.
第二步利改税既恢复了一些老税种,又设置了一些新税种,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多年来我国税收制度过于简化单一的状况,初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的多种税、多层次、多环节征收的复税制。新税制不仅使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过去50%左右提高到90%以上,而且使税收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广泛地发挥调节作用,使税收与经济的关系有所变化和发展,充分地正确地认识税收与经济的关系,这对进一步完善税制,更好发挥税收  相似文献   

8.
国家征税和取利,对于国家来说是筹集财政收入,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履行上缴义务。国家既然是生产资料全民所有的代表,它可以以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国有企业利润的分配,为什么还要采取税收的形式?为什么还要使税与利分开征缴?这个问题关系到国家与国有企业分配关系的改革思路和模式的选择,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税制改革的重大问题,应当予以科学的回答。(一)国家两种职能的分离要求实行税利分流。  相似文献   

9.
(一) 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的改革工作分两步走,从一九八三年六月一日起走第一步,从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起走第二步。第一步改革的实践证明,利改税比过去实行的企业基金,利润留成、盈亏包干、经营承包等办法具有更多的优越性,是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有效形式和根本途经。 去年我省实行利改税第一步的地方国营企业为3,420户,占应改户数的94.96%。第一步利改税的内容是,在工商各税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将国营企业的大部分利润改为税金上交国家。剩余利  相似文献   

10.
服务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相关税收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和手段,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的税收制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一、税收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一)通过确定合理的税负水平,为国企改革和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税收环境。企业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和不同所有制企业税负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国有企业的发展后劲。税收制度可以通过统一税制、统一税率、统一税基、统一税收优惠等多种措施,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多种形式的企业共同发…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自七八年改革以来,国家以利润分配形式为企业改革的突破口,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意在扩大企业自主权,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但纵观从企业基金制度到利润留成制度,(第一步利改税到第二步利改税至今)变来改去的结果只解决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东盟各国都是以所得税和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其直接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比例就越高。各国都充分利用税收政策鼓励外来投资和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税制改革的趋势总体表现为:简化税制,拓宽税基,降低税负,加强管理。由于本地区国家都需要吸引外来资金加快发展,税收竞争比较激烈,加强国际税收协调日益紧迫;下一步税制改革的总体方向是降低税率、健全税制;税收收入增长将更加注重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 利改税第二步改革与第一步相比是一种质的变化,展示出我国税收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财政收入由税收和上交利润并存的双轨制转向完全征税的单轨制建国以来,我们的财政收入一直采取征税和上交利润并存的双轨制,对国营企业既要征税,又要上交利润。国营企业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除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留给企业一定数额的职工福利费和奖金以外,其余部分用税收和上交利润两种形式全部集中于国家财政。企业的技术改造资金、新产品试制费、建设投资等全部由财政拨款。在这种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税制的几点思考吴强一、新税制使我国税制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1994年推出的新税制,是继利改税以来最为全面、影响最大的一次税制改革。与旧税制相比,这次改革使税制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税制中形成了以“大”增值税、“小”...  相似文献   

15.
第二步利改税对保证财政收入和企业留利的稳定增长确有许多优越性。然而,尽管税利是可以转化的,但是,税与利各自的不同作用是无法完全取代的。实行完全的以税代利后,给人以“社会主义税收已不再具有无偿性”和“大中型国营企业税负重于小型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的直觉,这对稳固国家与国营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进一步完善税制是有很大影响的。本文试对税收无偿性及如何调整国家与国营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作如下探讨。一、重新认识国营企业纳税是否涉及所有权转移的问题,是理顺国、企分配关系,完善  相似文献   

16.
王亮 《经济师》1997,(9):76-77
关于对税收征管模式转换问题的思考王亮税收征管改革与税制改革相伴随,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分税制的实施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要求税收征管工作必须做出相的改革,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笔者认为新旧征管模式的转换需要历史地分析,在注重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必须有步...  相似文献   

17.
马亚峰 《当代经济》2016,(36):100-101
对税制漏洞的滥用,是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税收筹划视角下的税制改革,是保证国家税源的重要措施.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本篇文章主要从税制与税收筹划之间的关系入手,对税收筹划视角下的税制原则和对税收机制进行完善的措施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2008,(2)
日前,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财税系教授、学校税收与理财研究中心主任杨卫华老师应财政部税政司的邀请到武汉参加了今后五年税制改革座谈会,并在会上作了《我国税制改革的经验、问题与下一步改革设想》的专题发言,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税收的基本职能是为国家汲取财政收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追求财政增收的动机和财政支出的压力会促使国家通过税制改革增强其对新税源的汲取能力。由税源变化而引发的历次税制变革组成了税制变迁的历史轨迹,因此,税源变化引致税制变革是税制变迁的基本规律之一,它为理解各国税制变迁过程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当前我国迫切需要深化财产税制、涉外税制和电子商务税制改革以适应税源变化,增强我国财政的汲取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张爱儒 《经济师》2003,(10):194-195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税收征管工作与企业改制之间暴露出许多问题。文章论述了现行税制在国企改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以及国企改制后对税收的不利影响 ,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