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土地整治档案是整治项目建设从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投标、施工、决算审计、竣工验收等工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版、图表、影像等真实的历史记录。它详细真实地反映了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是鉴定工程质量和项目验收的重要依据。在土地整治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各地积累了众多整治工作成果,形成了大量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土地整治档案。如何做好这些档案的分类、收集、整理、利用、保管以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诊断农户视角下农用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为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在建立农户视角下农用地整治项目绩效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分析了农用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采用IPA法分析了农用地整治项目绩效影响因素。[结果](1)江苏省农用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存在区域差异,苏南地区项目绩效总体水平要高于苏中地区、苏北地区。(2)农用地整治项目结果绩效水平高于过程绩效水平,后期管护、立项决策、规划设计绩效水平较低。(3)影响农用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后期管护资金供给程度、后期管护主体明确程度、后期管护制度健全程度、后期管护措施完善程度、立项决策农户意见采纳程度、立项决策征询农户意见情况、立项决策农户参与程度、规划设计征询农户意见情况、规划设计农户意见采纳程度、竣工验收中农户参与情况、生物多样性保护、生产成本降低等。[结论]为了有效提升农用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应进一步加强农用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提高农用地整治项目农户有效参与度,开展景观生态型农用地整治,结合农用地整治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是整治项目工程施工、控制造价、检查督查、竣工验收的依据,规划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效果. 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标准的演进 2000年,国土资源部发布《土地开发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为土地开发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提供了依据和标准.这一时期的土地整治刚刚起步,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对规划设计的要求和质量不高,该规范基本能够满足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要求.随着土地整治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开展,该规范暴露出针对性不强、指导性偏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掌握各级各类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真实情况,国土资源部于2010年12月1日起升级原有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报备系统,推出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和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这次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升级不是简单的技术进步,而是土地整治项目信息备案制度质的变化:从单一的验收阶段升级到计划与预算下达、实施阶段、验收阶段全过程的动态监管,建立了信息备案通报制度,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和扣减建设用地指标相挂钩的约束机制,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国土资源部对农村土地整治的监管范围和力度都更加广泛、深入.  相似文献   

5.
<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破解建设用地紧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基层实施效果看,土地整治项目普遍存在"重工程建设、轻后期管护"和"项目设计纸上谈兵多、实地农民建言献策少"等问题,部分项目施工完后更是"好看不好用"。如何加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力度并调动农民积极参与整治,更好地发挥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作用,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治社会评价内涵、原则及框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静 《中国土地科学》2017,31(12):84-91
研究目的:讨论土地整治社会评价的内涵、原则、内容、方法和步骤等。研究方法:文献法、专家法。研究结果:土地整治社会评价是应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和社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土地整治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的社会影响,分析项目与社区相互适应性和社区的接受程度,发现已经实施的项目或将要实施的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项目建议,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性。研究结论:土地整治社会评价是进行项目普及、公众参与、引导利益相关者建立参与协商机制的过程。引入土地整治社会评价可以全面评价土地整治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高公众认可,突出土地整治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实现土地整治效益的可持续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目的:从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效益3方面选取24个因子,构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土地整治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研究,以提高新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水平与工作成效。研究方法:基于熵理论的AHP权重调整法,基于S型函数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1)浠水县清泉镇土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良好,能推进当地新农村建设,达到了预定目标;(2)后期管护制度较差、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相对不足是限制清泉镇土地整治项目绩效的主要原因;(3)此指标体系能反映土地整治项目特征,适用于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研究结论:该结果能为今后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建议从加快农村建设的角度开展土地整治项目,并建立成果管理体系与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提高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治工程量复核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鉴于目前土地整治项目越来越多,验收任务也越来越重的现状,如何既保证验收质量又提高验收效率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研究方法:实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在项目竣工验收前开展工程量复核工作,不但可以保证工程的验收质量,同时也能大大提高验收效率,这一点可以从云南省两年多的土地整治工程量复核实践得到证明。研究结论:土地整治工程量复核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技术工作,能在保证工程的验收质量前提下提高验收工作效率、树立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在国家标准化改革的背景下,2016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被上海市质监局立项成为"土地整治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实施单位。2017年6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为上海市地方标准(以下简称《规范》)。上海逐步构建起了土地整治技术标准体系,明确了《规范》是上海土地整治工程的引领性标准,是后续立项的规划设计、工程验收、耕地耕作层表土剥离再利用、村庄整治等标  相似文献   

10.
广东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们对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明确的概念。近日,笔者就此问题在广东省进行调研。结合调研情况,我们认为,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大体可概括为:通过加大投入,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整治和优化配置的力度,实现土地资源开发整理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促进土地资源产业从投入、规划设计、项目实施到后期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全过程的一体化,形成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充分发挥社会、经济、生态三大综合效益。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是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有效途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粗放,…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现行土地整理规划方案审批验收程序中对生态环境关注不够的实际问题,在土地整理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实施的具体技术措施,选取多项指标因子、提出各因子测度与量化的具体方法,力求建立一套完整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验收评价体系,以达到改进与完善现行土地整理规划方案审批程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针对中国现行临时用地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探讨促进耕地保护与土地高效综合利用的临时用地规范化管理措施。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多因素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在现行政策制度基础上提出了临时用地规范化管理的可操作性程序,并以沪宁城际铁路江苏段临时用地管理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结论:为实现切实保护耕地的国家战略,应重点加强临时用地选址、规划审批、工程施工和复垦利用4个方面控制作用,从工程项目申报、立项、建设、验收的全过程加强用地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3.
基于所申报的土地整理项目的可行性以及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提出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进行分析,研究其解决问题的方法;目的是提高整理项目的可行性质量,完善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构建适于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村级规划体系、编制实用型村庄规划,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意义。文章在剖析西部地区村级规划编制中存在的"缺位或流于形式、实用性较差、无视规划用地"等问题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法,厘清村级层面各类规划相互关系,进而提出村级规划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框架。研究表明:(1)西部地区村庄规划体系建立与规划编制迫在眉睫;(2)现有主要村级层面规划中,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是村庄产业发展导向与战略功能定位,村土地利用规划是村庄用地空间布局与管制规划,共同构成多元化完整的村庄规划体系;(3)"一张图"融合、战略定位先行、公众参与等是构建实用型村级规划体系的基本原则;(4)村级规划体系的逻辑架构为"双结构""双理念"和"5维导向",实施模式以"1+N模式";(5)西部地区村级规划应以多个村落共同编制为主要形式,同时探索留白机制,提高规划弹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 ,在国家投资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技术经济管理工作中 ,存在着诸如项目规划设计难以指导项目实施工作 ,项目审查工作标准尺度难以统一等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 ,改进项目技术经济管理工作 ,文章提出了完善相关制度、制定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充分争求各方面特别是农民的意见、改进审查方法等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推进中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全面提升中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管理水平和投资绩效,切实发挥土地开发整理对保发展用地和保耕地红线的支撑作用,逐步推动土地开发整理成为国家战略。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全面总结10年来中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提出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战略研究、改进管理模式、推进体制改革、加强权属管理和基础理论研究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肯定了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中,耕地占补平制度重要意义,提出了在耕地占补平衡实施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在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过程中,应结合各自行政区域的自然地理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技术规范、规程,建立补充耕地工程质量指标体系;并提出土地开发整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土地整理项目效益的评价多集中关注于经济效益评价,对生态效应的评价较少,更没有将评价结果应用于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中。该文从生态系统结构的整体出发,结合宏观的景观格局与微观的生态过程,选取了斑块个数、破碎化指数、景观隔离度、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指数、物质循环速率、干扰频率和土壤质量8个二级评价指标,构建了土地整理项目的生态效应评价体系,运用归一化方法对评价指标量化,并结合天津市七里海镇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土地整理项目在景观格局方面得到了较好的优化,斑块个数减少,破碎化指数降低,总体景观隔离度降低,但局部区域由于修建水泥道路导致隔离度增加。在生态过程方面,植被覆盖率提高,但呈现季节性,生物多样性降低,物质循环速率和干扰频率增加,土壤质量有较大提高。总体上,土地整理项目取得了耕地面积和土壤质量改善方面较好的效益,但在生态系统方面受到较大干扰,带来了负效应。今后需要在土地整理项目中从生态学角度进行规划设计,以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项目管理与项目质量两方面分析了土地整治工程监理的重要性,针对目前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监控体系、准入与年审制度、人员培训体系、验收程序等几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