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为广告人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经说过:“假如我能够重新开始生活的话,我将不顾其它一切地投身于广告事业。”一位总统如此醉心和钟情于广告事业,可见广告的魅力。 我从1988年进江阴报社从事广告经营工作至今,已有六个年头了。有幸能成为广告人,是时代给我的机遇。“身在广告界,乐做牵线人”,这是我的心愿。  相似文献   

2.
广告的希望在于文化,广告掌握了文化就等于掌握了未来。广告是一种文化现象,被誉为“第八种文化”,它不可能离开所属的民族文化而存在。广告只有服从、吸收、融汇、折射民族文化,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用最鲜活的民族语言,透过人类共同的心理表层,打入深藏在人类潜意识背后的“民族记忆”和“种族记忆”,对民族文化进行多维观照,才能被消费群体接受,才能达到诉求目的,唯如此才具有民族性,从而具有世界性。明确这一点,对广告实践很重要,它可以唤起广告人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觉醒,指导广告人把现代广告与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广告创意与“创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挥广告的功能,广告人不得不以战略的眼光制作出富有创意的广告。创意是广告的特点,也是广告的灵魂。为了使移植到新国家的广告能够复活、发展、壮大,同样需要广告译者具有创新思维,进行创造性的翻译。创造性翻译符合广告翻译的发展趋势,可以跨越语言文化障碍。当然,创造性翻译只是广告翻译的手段而非目的。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广告的兴起,安徽的广告公司设计了一个别具特色的广告活动。但却引发了一场风波。《“安徽第一艇”起飞受阻内幕》披露了这一活动的内情,及广告人“不得不低头”的苦衷。  相似文献   

5.
国安广告族     
国安广告族中信公司杨林如果我能重新生活的话,我将从事广告事业,因为它已经达到一种艺术的高度。若不是有广告来传播高水平的知识,过去半个世纪各阶层人民现代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是不可能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如椽之笔广告,广告公司,广告人,这是如今红透大半个...  相似文献   

6.
“第一就是它的‘奇’,‘奇’就是有创新;第二是它的‘瑞’,‘瑞’就是质量好。……人一之,我十之,创新,就是要争第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奇瑞人有骨气,他们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创出了奇瑞模式。他们是民族的脊梁骨啊!”——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喜马拉雅山有一个南坡,一个北坡,现在国内很多企业走的是南坡,搞合资;这个南坡我走过一段觉得没有意思,因为就是爬到山顶插上的也是别人的国旗。我们愿意从北坡爬,虽然难度更强,风险更大,但是,爬上去插的是中国的国旗。”——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耀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积淀对广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源源流长,至今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很大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理想人格、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内容。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有何影响呢?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问题。1.传统价值观对现代广告的影响。传统价值观对人们所要求的,从根本上说就是维护国家大一统的政治秩序,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现代广告如果能艺术地体现中华民族“大一统”这一根本的价值观,其影响力度与影响范围将是不可估量的。上世纪80年代长虹的广告词,“天上彩虹,人间长虹”,优美而贴切,但缺少彩电大王的企业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8.
与其认为大学是一个国家研究机构,更确切地说它是以一种资深管理者的角色在不同国家的两所大学之间进行其独特的工作,正如我现在所做的。但是,我认为大学至少是那些世界一流的大学,首先和最主要的是它们的国际性。这种国际性与它们的国家性并不冲突。相反,这种国际性正有效地与国家性、地方环境、及区域环境相互影响着。在这种关系中,经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认为大学不应太多地“服务”于国家经济或地方经济。它们更多地应作为独立机构和独立的力量相互影响,这就是我这篇文章的主题。近来,威斯敏特大学获得了女王荣誉企业奖章,这…  相似文献   

9.
广告能够树立企业形象,促进产品销售,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在广告信息越来越繁杂的今天,广告应如何有效创意,以更好地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是一个为广大广告人及广告主所关注的问题.在此,本文试图从广告的创意内容、广告的创意表现、广告的背景文化等几方面做一番粗浅的探讨,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句古语:“不怕县官,只怕现管”,对这句话,一般人通常解释为:不怕官大,只怕恰管。我认为,这一解释只说出了“县官”和“现管”的一个方面,“县官”和“现管”应该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解释。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是个主张“法治”的政治家他认为“现管”就是“法治”。他说;“释法术而心治,尧不能正,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轮,……使中主守法术。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这意思是说:不搞法治,只凭意志办事,英明的尧也无法治好国家;不按设计图纸做工,奚仲那样优秀的工匠也造不好一只轮子。治国要立各种法,定各种规矩,大家按…  相似文献   

11.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通过艰苦的探索才能深刻地认识它。在当前的研究中,既有极富启发性的观点,也有经不起推敲的观点,本文拟对后者三个较有影响的观点提出一些商讨意见。第一个观点,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于光远同志说:“我认为市场经济同商品经济本来是同义语,或者说还是把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视为同义语比较好……这两个名词本来难行分开,因为商品本来就是为市场而生产、在市场是交换的产品。一定要把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说成是两个不同的东西,难以自圆其说”。我认为,这个观点本身在理论上是难以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12.
苏南乡镇企业要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不仅要在改制上做文章,更要在机制上狠下功夫,思维要创新,机制要激活,产业、产品结构要优化。 第一,狠抓开发,在“新、精、细、特”上下功夫。“新”包含两重含义:一是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商品,二是现有商品在功能、花色上创新。“精”,就是要创造高品位的使用价值。“细”,乡镇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乡镇企业要善于从社会分工中寻求合适的方位,在分工细化上做文章,甘当大企业的配角。“特”是产品富有特色。特与一般的区别在于功能上的不同,在一般产品中增加一些独特功能就成为特色产品,把这种“…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经济纵横》2007,(11):10-10
“我所选择的风格是,在保持领导的强硬作风和权威性的同时,保留“女性”的特点。这也是我为什么主张开展社会对话的原因。我认为,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最有利的就是使每个人——如所有者、管理者和工人——能够坐在一起,共同谈论我们如何一起进步。”  相似文献   

14.
我把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称为新《决定》,是相对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来说的。我体会,两个《决定》,其核心主题都是一个,这就是要把全民所有制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搞活和搞好。这个问题,确实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经济问题,而且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问题。新《决定》十大方面50条,确实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我认为,围绕着核心主题问题,重点首先是要搞好“五、四、三、二、一”,概括起来也就是“五新”,即新体制、新制度、新机制、新关系和新主体。一、市场经济体制的“五建立”建立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郑惠莲 《经济论坛》2004,(3):119-120
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商家所搞的形形色色的促销宣传广告中,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有这样一句话:“本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商家所有”。“最终解释权”是现在一些商家搞促销活动常用的一种说法。商家认为,在广告中写上这一句就把自己放在了主动位置上,有了问题,这句话就是最好的挡箭牌。那么,商家所做的促销广告性质如何?保留“最终解释权”的声明究竟有何意义?商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的美育思想,核心在于情感教育。他从剖析情感的性质入手,论述情感教育,尤其是艺术情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尽管其中掺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杂质,还是不能无视其积极的成份。(一)梁启超自称为“情感最丰富的人”,他说:“我对于我的感情都不肯压抑。听其尽量发展,”而他自创一体的散文——“新文体”,又自认为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没人找我。就是你们中国的不少人,可能认为我说的话太刺耳,也不理我。”  相似文献   

18.
陈波 《开放时代》2000,(3):116-118
一笛卡儿是我所尊崇的一位理性主义者,他早在17世纪就说了一句广为人知的话──“我思故我在”。他追求知识的绝对确实性,要为整个知识大厦找到不可动摇的阿基米德点。在用普遍的怀疑扫荡了几乎一切东西之后,他认为只有一件事情是无可质疑的,即“我”在怀疑,也就是“我”在思想。而一个怀疑和思想着的“我”设想“我”不存在,这是矛盾,是一种逻辑上的不可能性,因此“我”存在。这里,“我思”和“我在”之间不是前提和结论的关系,即不是从“我思”逻辑地推出了“我在”;而是一种基于直觉的直接同一性关系,因为“我在”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张一夫 《时代经贸》2017,(29):22-23
海底捞“老鼠事件”被媒体披露以后,海底捞做出了“这锅我背,这错我改,员工我养”的回应,很多消费者和网民出乎意料地表示谅解。之所以有这种结果,应该说不是海底捞多么高尚伟大,无疑应该是海底捞给消费者这种最基本、最应该、远没有达到最公平的待遇是行业内“稀有”的。  相似文献   

20.
靳毓 《经济论坛》2005,(10):45-47
一、客户的承诺和忠诚构建了企业本身 企业在商战中获胜的秘诀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并不是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也不是最好的广告或供应链,而是拥有一大批最为忠诚的客户,他们是企业能够源源不断获得利润的根本保障。在过去,企业总是想方设法挖竞争对手的墙角,却忽视了自己拥有的巨大资源,其结果很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