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网对网跨区(省)电力交易价格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科学、合理的跨区(省)电力交易价格机制,有利于加快跨区(省)电网发展,有利于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由于我国电价机制正在完善中,独立输配电价机制尚未建立,当前跨区(省)电力交易尤其是网对网跨区(省)电力交易的价格机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基于跨区(省)电力交易价格机制与方法的分析,借鉴国外跨国(区)电力交易中送电、输电和受电价格制定的经验,从完善价格体系、实施统一的价格机制、引入市场定价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网对网跨区(省)电力交易价格体系与机制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在国家能源局批复的基础上,国家电力调度中心(以下简称国调)和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北京交易中心)按授权印发了《跨区省间富余可再生能源现货交易规则》(以下简称跨区现货规则)。跨区省间富余可再生能源现货交易(以下简称跨区现货交易)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基于强连接交流网的电力现货市场(统一为一个调度控制区或多个调度控制区联合,以下简称基于调度控制区现货),而是类似美国垂直一体化公司之间,通过联络线进行  相似文献   

3.
南方联营电网是跨接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电网的跨省(区)电网,承担着西电东送的重任,并与四省(区)电网共同构成南方互联电网。南方联营电网自1993年8月投产、实现西电东送以来,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南方四省(区)能源资源分布不平衡,云南、贵州有非常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广西的水能资源也十分丰富,但煤炭资源贫乏,从长远来看是缺能的。广东则水能,煤炭资源均非常贫乏,但广东经济发展速度快,电力需求大,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环境容量有限;另外,南方四省(区)电网通过南方联营电网互联在负荷特性互补、水火电互补、水电跨流域补偿调节、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等联网效益方面也非常明显。因此,合资办电、西电东送是南方四省(区)优势互补、促进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南方联营电网必将有巨大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国省内直接交易市场客观上不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跨省跨区直接交易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选择权,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效率,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我国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改革试点已有十年。目前,全国有24个省(市、区)开展了直接交易改革试点;华中区域范围内的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6省(市)都开展了这项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除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5.
开展省际电力合作,加大跨区送电力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合我国能源资源及经济发展特点,开展省际电力合作,加大跨区送电力度,将是我国电力发展的主要趋势。为解决江苏省负荷快速发展及能源资源匮乏的问题,发挥山西作为能源大省的优势,加快跨区电网建设、加大跨区送电力度是重要手段。着重分析了“十一五”末江苏电网的电力市场空间情况和山西晋东南电源建设条件,介绍了2010年前后增加向江苏跨区送电输电方案的规划论证成果,通过对各输电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推荐&#177;500kV直流输电方案。  相似文献   

6.
跨区联网工程效益分析和电价制定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区联网工程的效益分析和联网后的电价制定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十分重要。这项工作需要领导重视,将从事电力系统规划、水能利用规划和系统潮流、稳定计算、包括水电勘测设计等各方面的技术专家组织起来,通力合作,加强研究,以促进全国联网工程加速建设和发展。从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和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规律出发研究联网工程效益全国电力市场是一个统一的市场,不是以省、市(区)地域划分的分割的市场;“省为实体”是指在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中,省、市(区)电力企业是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而不能理解为把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分割…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的主要方式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方式可从以下若干维度归类。按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的资源范围主要分为省内消纳和跨区跨省消纳(合称省间)。按照可再生能源电力与电网企业结算价格形成机制主要分为政府批复电价形成机制和市场化交易价格形成机制。按照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电量合同形成方式可以分为国家指令性计划(政府授权合同)、政府间协议、优先发电计划等。按照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收购方式可分为保障性收购方式和市场化收购方式。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除了保障性收购部分  相似文献   

8.
电力工业税、费改革是电力 体制改革的主要配套条件。●税、费改革的基本原则,应是 有利于正确评价电力产业及 各类电源的投资价值,促进 合理配置资源和实现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税负偏重、税负不公、所得税 不合理是电力税收存在的主 要问题。●排污费收费标准太低,资金 使用不当是收费方面存在的 主要问题。●应着重对电力企业的增值 税、所得税、水电成本分摊、 基金、环保收费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02年贵州、广东和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资源—经济—环境社会核算矩阵(SAM),建立了三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按照"谁污染,谁付费"和"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分别模拟在电力生产环节和电力消费环节征收生态补偿税对贵州、广东和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经济、环境和能源消耗的影响,并考虑了税收的不同返还方式对地区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任何税收的冲击对贵州的经济负面影响都比广东要大。因此,我国应该以差别环境税率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利用转移支付手段,根据自然条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地区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0.
投资便利化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对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省域视角,构建包括基础设施、制度质量、商业环境、金融服务、科教资源5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30个省(区、市)2010~2020年1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省域的投资便利化水平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的投资便利化水平虽总体波动上升,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一级指标重要程度依次为: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制度质量、商业环境和科教资源。各省(区、市)投资便利化水平和提升速度差距较大,而且区域差异明显。中国各省(区、市)应有的放矢,高效率精准推进投资便利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对硫酸根的测定,干扰物质的消除都是采用将样品酸化并加热除去样品中的碳酸盐。本文提出样品酸化加热时,采用样品煮沸后用消耗样品的体积来进行控制消除碳酸盐的干扰程度,克服了用煮沸时间进行控制消除干扰存在的缺点,保证测定分析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二河枢纽工程位于入海水道与分淮入沂河道(二河)的交汇处,是淮河入海水道的第一级枢纽工程。其主要任务是泄洪泽湖洪水,并控制入海水道与二河的流量。二河新泄洪闸主要建筑物为Ⅰ级建筑物,左堤(北堤)为Ⅱ级堤防,右堤(南堤)及子堤(左导堤)为Ⅰ级堤防。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纺织品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阐述纺织品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吴志洲教授运用尿石净汤治疗尿石症的临床经验.方法:确立滋阴液、补肾气、清湿热、排石淋的治则,自拟尿石净汤,方药组成:枸杞子、川牛膝、黄芪、金钱草、冬葵子、车前子、地龙、薜荔、郁金、砂仁.结果与结论:自拟尿石净汤治疗尿石症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服饰色彩是服装设计的专业平台课,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服饰色彩的认识和鉴赏能力,能够利用色彩增强服装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合理的实践方式,学生理解了服饰色彩中的基本原理和独特规律,并为服饰研究、设计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20年来我国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引起的世人的关注,但与此相对应的旅游营销水平却仍然落后,面对新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必须加快旅游营销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才能保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套简单、实用的地下洞室编录成图技术。洞室影像获取采用数码相机及自制的摄影平台进行,图像处理软件在ArcView软件下开发,可将获得的洞壁影像进行倾斜纠正、拼接、投影,得到洞壁柱面影像展开图,并可自动量测岩层的产状,得到地质素描的线划图,从而快速而准确地获得工程地质所需的空间几何信息,为建立地质编录数据库、围岩稳定性分析和工程处理措施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廖坊水电站技术供水系统与消防供水系统的取水口设在1、2号机组流道上游检修闸门前。为了满足施工、安装、度汛和3号(首台)机组发电要求,将取水方案作出改进,解决了施工度汛和首台机组发电的技术与消防供水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水利技术监督》2006,14(6):4-4
根据2006年水利技术标准复审结论,特废止4项水利技术标准(标准清单见附件)。特此公告。二○○六年八月三十日附件:废止水利技术标准清单序号体系表序号标准名称编制2006年复审结论1516喷灌用自应力钢丝网水泥管SL11-90废止2516喷灌用自应力水泥管铸铁管件SL12-90废止3514灌溉用  相似文献   

20.
代建业务是未来监理公司开展的主要业务之一.文章从项目寿命周期的角度对监理公司开展代建业务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交工阶段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监理公司开展代建业务风险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