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现行税收对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以分散在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及企业所得税等各税种中的税收优惠政策来体现的,然而,由于税种分散、覆盖面不广、税收优惠形式不丰富,尚没有形成完善的绿色税收体系。基于此,分析了制约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税收瓶颈,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10)
当前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主要有预算投入政策、财政补贴与财政贴息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政府采购以及税收政策。广西正处于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键时期,要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必须要完善财税政策。可以通过加大绿色经济财政预算投入,强化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提升对低碳技术研发利用的税收优惠,以及进一步强化政府采购政策的执行等财税政策,来推动广西绿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推动吉林省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从省情出发,吉林省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支持体系构建,需要从税收、信贷及投资津贴等多角度进行设计,努力调动不同经济主体参与低碳经济的积极性,为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转型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4.
推动吉林省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从省情出发,吉林省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支持体系构建,需要从税收、信贷及投资津贴等多角度进行设计,努力调动不同经济主体参与低碳经济的积极性,为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转型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5.
郭少华 《经济师》2014,(2):26-2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因此,选取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绿色税收体系为研究对象,依据现有经济、科技的发展诉求,以现有的含绿色元素的税种作为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基础,提出了完善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营销模式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要求,论证了低碳经济时代营销模式变革的理论和实践路径,并在分析国内外企业低碳经济营销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化大绿色营销模式:用正确的绿色营销观念塑造绿色企业;打造透明的绿色营销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7.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也是经济绿色化的过程,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绿色税收和绿色发展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绿色税收和绿色发展的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两者关联程度也比较高,但是仍需要通过税收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绿色化。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应"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雾霾天气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关于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发利用"低碳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是世界各国能源和经济的发展方向。我国建设低碳经济尚处在起步阶段,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方面仍处于薄弱的状态,在建设低碳经济过程中,我国应当构建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以确保其健康发展。基于此,从低碳经济多角度对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姜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2,(26):118-119
构建完善的绿色发展模式投融资机制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建立绿色税收体系,完善我国绿色信贷机制,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建立绿色证券制度,进一步探索和开发绿色保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管敏 《时代经贸》2010,(24):28-29
低碳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此,建立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我国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的现状出发,分析目前我国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最终指出了解决我国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的思路,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低碳发展的多因素限制和全球的低碳激烈竞争已经对中国的发展构成严峻挑战。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全面的制度体系安排,但是目前中国低碳经济的政策资源配置不合理。在提出政策体系构建原则和政策选取方法的基础上,以国家低碳战略为依据,将主要政策分为法律、财政、税收、金融、科技、能源等10个方面,并围绕主要政策建立了政策体系框架,构建了低碳经济的多层次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2.
叶旭  杨湘浩  邓思远 《技术经济》2022,41(2):155-166
促进企业低碳生产和消费者绿色消费,是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件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充分保障。构建由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多主体构成的碳税再循环系统,结合当前中国国民收入水平和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利用三方演化博弈理论研究多主体策略选择的演化过程,并应用Python程序设计语言对整个演化过程进行数值仿真,探究地方政府不同的补贴策略、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等变量对碳税再循环分配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碳补贴和收入补贴策略之间,地方政府实施前者更能够促进居民绿色消费和企业低碳生产,但实施后者有利于改善收入不平等问题,同时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差异也会影响地方政府碳税返还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循环经济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绿色贸易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潮流。作为规范绿色贸易的绿色贸易法律制度的构建深受循环经济的影响。可以说,循环经济是我国绿色贸易立法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在结合循环经济对我国绿色贸易法律制度发展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绿色贸易法律制度的现状,提出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贸易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鑫  李忠华 《生产力研究》2011,(9):63-64,103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环境污染是最严峻的问题之一。税收政策在促进环境改善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通过制定税收政策引导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从而实现环境改善已是各国的通行作法。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税制的绿化程度很低,且不成体系。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税收政策,散见于资源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中,许多仍以费的形式存在,有较大的空间。应在借鉴国外绿色税收政策成功作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增加现行税种的环境保护功能,实行专门的环保税种,实行费改税等。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是一种关注资源减量,实现资源循环及再利用的生态经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要求与有限的资源和环境支持能力都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此过程中,政府的税收政策和优惠支持是相当重要的。本文以此为基点,按照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分析了国内循环经济发展中税制上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财税政策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长株潭城市群在获批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后,该地区在财税制度方面也迅速做出了一些应对之策。但由于现行财税制度方面存在财政投入不足、调节手段单一及财税制度缺乏整体协调性、循环经济理念及绿色税收理念不强等局限性,因而难以两型社会建设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要想在长株潭城市群闯出一条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的发展道路,我们一定要以"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以循环经济绿色税收等理念作导向,努力克服现行财税制度中的制约因素及制度障碍,积极试验大胆创新,并在财政税收方面提出了一些创新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认同,环境保护问题也备受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是通过以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的,由此也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应在进一步完善现行环境保护税收措施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使其作为环境税收制度的主体税种,构建起一套科学、完整的环境税收制度体系,使税收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原因及政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乾  孙诚 《经济与管理》2012,(2):16-18,23
近年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内外失衡的问题。内部失衡以高储蓄、高投资和低消费为主要特征,储蓄和投资出现失衡,投资和消费关系不协调,外部失衡表现为国际收支"双顺差"。中国内外失衡既有财税分配体制与汇率政策等制度原因,又有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等经济结构原因。为此,必须加强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制,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公共支出政策,增强汇率弹性和本外币政策的相互协调,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A large percentage of total investment in China is alloca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t below-market interest rates in pursuit of non-economic objectives. This has resulted in low rates of return and a high number of non-performing loans, threatening the future health of the Chinese economy. As a result, reform of capital markets is a high priority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country is implementing various environmental policies to deal with serious pollution issues. In this paper we ask how reforms of the capital market will affect the functioning of a carbon tax. This allows us to assess how China's willingness to join global efforts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is influenced by China's current efforts to reduce investment subsidies. We compare the costs of a carbon tax in a reformed economy with the costs of a carbon tax in the current subsidized economy. We find that in the subsidized economy the tax-interaction effect dampens the effect of a carbon tax resulting in smaller reductions in emissions than what would result in a reformed economy. Importantly, we also find that the effect on economic welfare from a carbon tax is lower in the subsidized economy; in fact, for lower levels of reductions, the carbon tax is actually welfare improving. Thes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an economy undergoing economic transition. The carbon tax rate required to achieve a certain level of emission reductions will be higher in an economy with capital subsidies. However, the welfare implications of the tax indicate that the current system with capital subsidies is highly distorting implying that there is a high efficiency cost for the non-economic objectives the government is pursuing by maintaining this system of subsi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