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金融衍生产品的产生和发展,给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和避险的工具,但同时,也带来了的巨大的金融风险,时刻威胁着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银行安全运行。从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到东南亚金融危机,金融衍生产品投资风险再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加强对衍生产品的风险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为理论框架,构建了监管博弈模型,得出银行风险操作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的三个纳什均衡,并对模型结论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若干个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融衍生产品的产生和发展,给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和避险的工具,但同时,也带来了的巨大的金融风险,时刻威胁着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银行安全运行。从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到东南亚金融危机,金融衍生产品投资风险再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加强对衍生产品的风险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为理论框架,构建了监管博弈模型,得出银行风险操作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的三个纳什均衡,并对模型结论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若干个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银行监管制度的设计不能忽视银行、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存在.实际上银行监管制度是以上三者博弈的必然结果.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三者的理性决策行为,并在三者之间博弈均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前提、一种激励与一个约束相结合的监管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4.
刚性兑付潜规则的存在推动了影子银行的迅速扩张,同时,也蕴藏着极大的风险隐患.这一规则的形成,是有限理性的市场主体之间长期动态博弈的一种均衡选择,破解刚性兑付需要打破现行的博弈均衡.本文建立了影子银行之间、影子银行与政府之间、影子银行与投资者之间三组两群体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各个主体之间的动态博弈关系以及均衡策略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从建立责任清单、实行分类管理、加强行为监管、培育信托文化等方面提出破解刚性兑付局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杜晋玉 《金融与市场》2005,(9):50-51,58
本文主要运用博奕论的概念和方法构造了一个市场准入监管模型,并对其均衡求解.在此基础上,对金融监管博弈双方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从金融监管的立场出发,为银行监管部门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徐润南 《新金融》2006,(3):25-29
本文通过构建“银行高管—银行监管人员”之间的跨时博弈模型,对当前银行面临的“由银行高管引发的操作风险问题”这一重要课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基本结论如下:一、银行高管是否违规取决于其预期总收益和违规预期总成本的比较;而银行监管人员的查处力度大小则决定了其违规金额的大小。二、现实中,由银行高管引发的操作风险不可能被完全消除,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必须存在。三、银行高管和监管人员之间的博弈是否存在一个稳定均衡解,取决于他们各自效用函数的具体形式以及模型中各外生参数的取值,对这点的认识对政策的制定将有根本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需要,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程度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入,银行市场结构和商业银行也正在经历着重大的历史变革.当前,我国利用市场功能配置金融资源的机制仍不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运行低效率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银行市场中还存在一些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博弈.因此,提高我国银行市场结构效率和规范银行市场行为已成为制定金融政策和提高监管水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于谨凯  李毕争 《海南金融》2007,(5):16-19,49
民营银行的市场进入和退出是博弈的必然结果,也是优超战略的纳什均衡.民营银行的进入提高了金融银行业的市场效率,使得利率降低贷款数量增加,优化了资金的资源配置,实现了帕累托改进.但民营银行的进入仍然存在着道德风险、寻租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因此市场进入应当遵循着制度改进、竞争机制、提升银行业竞争力、市场定位等原则;应当采取建立、健全银行的市场准入、退出法规进行监管,完善民营银行的内部管理制度等对策,强化和完善我国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9.
竞争还是合作:国际金融监管的博弈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于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金融监管,学术界一直有着两种不同的取向:监管竞争和监管合作。本文试图通过一个两国博弈模型来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寻求理论上的支持。通过模型分析,我们发现在一次博弈的假设下,两监管方的博弈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在更为符合现实的无限次重复博弈中,我们证明了(合作,合作)策略是无限次重复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也就是说,在长期中,合作策略将是博弈方最优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金融监管的制度差异、监管竞争、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协调机制失衡,进而产生金融监管套利行为。金融监管套利容易引发金融系统的负外部性,导致金融风险不断累加直至爆发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套利的盛行暴露了金融监管体系的漏洞,推动了金融监管国内协调统一和国际合作的发展。本文从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失衡的角度,以监管制度的成本收益和供需均衡分析为框架,运用净制度负担的一价定律模型和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博弈模型,探讨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不同状态下的监管套利问题。文章还提出了构建具有层次性、区域性的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加强各国协作并保持政策的一致性,拓宽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参与主体范围和市场领域,通过国际合作监管来缓解监管竞争,减少和消除监管套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金融市场是金融监管当局与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动态博弈、合作共生的信息不对称系统。通过把信号博弈和重复博弈思想引入金融监管理论研究,构建以金融市场有效运行为反馈信号的金融监管当局与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监管信号传递模型,分析金融市场治理中有效监管信号的传递机制。结果表明:金融监管力度与金融市场有效运行水平之间存在分离、混同两种均衡关系;在金融监管声誉效应的驱动下,金融监管当局倾向于选择混同均衡策略,而不是分离均衡。因而只有建立通畅的金融监管信号传递及反馈机制,强化并放大金融监管信号显示,增大监管乘数效应,形成良性的监管声誉效应,才能保障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DSGE模型,探讨包含影子银行在内的金融中介机构、资产价格和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金融中介机构自身净值变化通过资产价格和杠杆率向实体经济传播的机制.结果表明:增加金融中介净值比直接放松信贷约束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作用更大,引入影子银行后的双中介模型对金融部门和宏观经济变量形成放大效应,对影子银行监管的严格程度也会对金融经济变量产生不同影响.因此,决策者需在限制影子银行规模、维持金融稳定和放宽对影子银行监管、促进经济增长之间进行权衡.  相似文献   

13.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非对称进化博弈理论,构建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之间的非对称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两者的长期动态博弈关系,得到创新与监管的长期进化稳定均衡点,分析了金融机构进行创新和监管机构监管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加强市场约束与官方监管的有效结合、合理利用监管机构处罚机制、建立事前防范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对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伴随其发展过程,沉淀资金、不法交易和技术安全等问题所形成的金融隐患也日益凸显.针对这一系列现象,本文通过一个对称博弈模型的相关纳什均衡的形成条件,对第三方支付平台自律监管的可能性以及央行支付系统管理者担任监管者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将金融生态概念引申到互联网金融领域,充分体现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继承性、创新性、竞争性和自调性,这是现代经济金融理论的又一个重大突破.互联网金融生态,是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通过长期的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相互联系和制约形成的具有系统运行机制的动态平衡系统.通过经济学理论系统分析互联网金融生态主体及其博弈行为,对理解和重构现有互联网金融生态机制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全局的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构成及其生态主体行为倾向,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各生态主体之间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互联网金融生态机制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金融创新下信用评级机构与监管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文娴  阴祁媛 《金卡工程》2009,13(7):192-193
信用评级机构是"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金融再创新"的动态循环博弈的发展过程中降低金融风险的核心环节.其约束理论--声誉资本模型的统治地位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而瓦解.本文试图引入一种新机制,即在功能性监管模式下,提取信用评级机构的部分收益,通过监管机构与市场的双重检验,确定该部分收益的处理方式;并运用博弈模型分析该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银邮保险销售规制:博弈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银邮保险已成为金融市场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与此同时,因销售不规范而引发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导致银行保险市场销售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博弈力量的不均衡。笔者认为要消除这种现象,只有增加新的博弈力量,依靠银行监管机构、保险监管机构的规制促进银邮保险的科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戴玉明 《新金融》2008,(3):49-51
当前国际上金融竞争愈发激烈,金融风险越来越大,如何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下,进行有效银行监管,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课题.我国银行监管历史较短,现有监管体制依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监管协调机制刚刚起步,协调监管效率较差.本文反思我国银行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不足,从银行监管者的角度出发,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监管协调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若干建议,力求对提高监管有效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林业碳汇质押贷款是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之一,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试点探索。构建风险分担下的林业碳汇质押融资机制,有助于纾解营林企业融资困境,促进林业生态体系与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基于营林企业融资困境,构建“政银保”联动赋能林业碳汇质押融资的动力机制,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分别探析在未触发和触发保险赔付条件两种情境下的营林企业、涉农银行机构、保险公司三方博弈均衡状况,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考察关键参数变化对参与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政银保”联动视角下,能够形成(质押,贷款,承保)的动态博弈均衡,且未来市场价格、质押率、守约概率、政府风险补偿金率、保险约定赔付下限等均是融资博弈均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跨国银行并表监管与金融隐私权的冲突及制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义顺 《海南金融》2007,9(9):40-45
在金融全球化、金融一体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集团化的趋势下,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很多实力雄厚的大银行纷纷走出国门,进行全球扩张和跨国并购,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跨国银行.这种跨国银行的产生和经营给普通的银行监管带来挑战,为了避免对跨国银行监管漏洞的存在从而危及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健,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跨国银行并表监管的核心监管原则.但是在母国具体实施跨国银行并表监管过程中,会遇到东道国保护金融隐私权的法律障碍.因此,由于金融信息披露和金融信息交流所引发的并表监管和金融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就必须对两者的冲突进行价值和机制制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