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创业企业控制权配置是创业投资机构有效退出的重要保证,对投资机构退出方式具有重要影响。从IPO和并购这两种退出方式视角,选取CVSource数据库2000—2014年大样本数据,使用多变量回归模型,研究创业企业控制权不同配置对创业投资机构退出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创业企业家拥有的控制权比例与IPO退出方式显著正相关,企业家拥有的控制权越多,对其产生的期权激励作用越大,越会促使创业投资机构通过IPO方式退出;而创业投资机构拥有的控制权比例与并购退出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创业投资机构拥有的控制权越多,为了尽早收回投资,保护自身利益,实现较高投资收益,其越会选择通过并购方式退出。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业企业控制权分配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权分配是创业投资合约的核心特征之一。已有的理论分析表明,科技创业企业控制权分配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创业资本家拥有超比例的控制权;二是这类企业的控制权分配是状态依存的。为了对这类企业的控制权安排进行经验分析,笔者选择我国35个具有代表性的创业投资机构,并调查了它们所投资的科技创业企业控制权分配情况。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业企业控制权分配的情况基本上和理论预测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470家创业投资机构在1999—2008年间对10个行业的投资决策,发现以创业投资支持的行业IPO数来衡量的公开市场信号显著地影响了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决策,且行业经验越丰富的创业投资机构对公开市场信号变化的敏感性越强。在此基础上,通过考察这些创业投资机构在此期间的1 648条投资记录的绩效,发现行业经验作为创业投资机构的重要人力资本能够有效地发现公开市场信号带来的投资机会,提高投资绩效。  相似文献   

4.
高含 《经济论坛》2000,(11):10-11
一、创业投资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动力源泉 创业投资是指创业投资家或创业投资机构以资金和专业知识对具有发展潜质的新兴创业企业尤其是高科技创业企业提供资本支持,并在企业发育成长到成熟期后退出投资以实现自身资本增值的投资行为。创业投资有着区别于传统投资行为的显著特点:①主要投资于新兴创业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而非相对成熟企业;②不仅提供资本金支持,还包括创业投资机构的股权参与和资本经营服务,通过直接购买认股权、期权或可转换债券来实现;③投资退出或投资价值的兑现往往是通过资本市场上出售股权的方式实现而非依靠利…  相似文献   

5.
《资本市场》2012,(9):106
<正>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12年下半年,中国A股市场将有1255.65亿股股票陆续解禁,解禁市值合计约为3210.23亿元人民币,其中,支持企业IPO的VC/PE机构即将解禁持股约为3.48亿股。2012年二季度,清科研究中心推出了《2004年~2012年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回报专题研究报告》。本报告运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数据对2004年~2012年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通过IPO、并购、股权转让及管理层回购方式退出的状况进行了比较与分  相似文献   

6.
创业投资对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退出机制是创业投资体系的核心,是风险资本能够循环产生利润的关键。首先,对创业投资的主要退出途径进行了归纳与比较;然后,针对风险企业选择退出途径时遇到的难题,重点分析了首次公开发行(IPO)和并购(M&A)两种退出方式,并建立了创业企业(EN)和风险投资公司(VC)的效用函数;最后,以沃森生物为案例,对效用函数模型的使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基于控制权收益①驱动公司资本配置行为的理论阐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及其导致的控制权分配格局,文章从固定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两个方面,对形成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的资本配置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控制权收益水平与资本配置规模显著正相关;(2)控制权收益水平越高,则增加等量控制权收益所需的资本配置规模就越大;(3)较固定资产投资而言,通过股权并购方式取得控制权收益的代价较低,但控制性股东占有被并购公司控制权收益的比例也较低;(4)上市公司资本配置行为在形成控制权收益的同时并没有通过提高公司业绩而增加控制权的共享收益,资本配置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股东控制下的自利行为。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创业投资循环发展的过程中,创业资本通过IPO成功的退出对于确保投资者获得具有吸引力的回报进而筹集新资本至关重要。国外研究表明,市场条件和创业投资者的声誉影响着创业投资IPO的时机选择;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否创业投资、创业投资家的经验、退出时期都影响着创业投资IPO时的定价。  相似文献   

9.
基于控制权收益驱动公司资本配置行为的理论阐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及其导致的控制权分配格局,文章从固定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两个方面,对形成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的资本配置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控制权收益水平与资本配置规模显著正相关;(2)控制权收益水平越高,则增加等量控制权收益所需的资本配置规模就越大;(3)较固定资产投资而言,通过股权并购方式取得控制权收益的代价较低,但控制性股东占有被并购公司控制权收益的比例也较低;(4)上市公司资本配置行为在形成控制权收益的同时并没有通过提高公司业绩而增加控制权的共享收益,资本配置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股东控制下的自利行为。  相似文献   

10.
韩玥 《经济导刊》2009,(12):50-51
创业资本的退出是由创业投资的性质和运作规律所决定的,是创业投资自身运作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创业投资的退出有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创业企业并购、股权回购、清算等四种方式,退出方式与创业资本的收益率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1.
何伟 《经济经纬》2005,(1):107-110
风险企业的控制权配制是在满足风险企业家激励相容和风险投资家参与约束条件下的一种相机性配置机制,它有别于 传统理论要求的"剩余索取权必须与控制权相匹配"的配置原则,能使双方在签约后根据企业绩效(或企业风险)的变动,进行相 应的权利调整,因而尽可能地解决了风险企业中的风险分担和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mpirically considers the role of preplanned exits (the investor's initial strategy to sell the investee firm via an acquisition or a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 at the time of initial contract with the entrepreneur), legal conditions and investor versus investee bargaining power in the allocation of cash flow and control rights in entrepreneurial finance. We introduce a sample of 223 entrepreneurial investee firms financed by 35 venture capital funds in 11 continental European countries, and these data indicate the following. First, preplanned acquisition exits are associated with stronger investor veto and control rights, a greater probability that convertible securities will be used, and a lower probability that common equity will be used; the converse is observed for preplanned IPOs. Second, investors take fewer control and veto rights and use common equity in countries of German legal origin, relative to Socialist, Scandinavian, and French legal origin. Third, more experienced entrepreneurs are more likely to get financed with common equity and less likely to be financed with convertible preferred equity, while more experienced investors are more likely to use convertible preferred equity and less likely to use common equity.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论述国际学术界关于创业投资在企业IPO中作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创业板上市的153家公司2007—2009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企业IPO初始回报与是否有创业投资参与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IPO初始回报与公司规模显著负相关,与股份发行比例显著负相关,与公司上市时年龄显著负相关,与企业上市日的上证指数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与净资产收益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美国风险投资金融经济价值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陆洋 《经济问题》2007,(10):120-123
从美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历程入手,分析其通过加速技术创新,从而创造宏观经济价值效应、促进就业的重要金融经济贡献,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风险投资在国家金融经济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它与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产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专利发明;风险投资与国家宏观经济以及国际竞争力具有长期正相关关系;风险投资与平均年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之间也存在强正相关关系;风险投资在美国的国家金融经济领域的以上各个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得到启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已是当务之急,美国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能够为更有效地发挥风险投资所应有的金融经济价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风险投资领域中,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选择与谁建立投资关系,对创业公司未来收益的大小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Gale&Shapley的学院录取模型,结合风险投资的实际,建立双边匹配模型,探讨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之间的双向选择关系,并以实例说明模型的求解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从中观层面研究风险投资网络成为风险投资领域的热点。基于风险投资网络社群这一中观视角,研究风险投资网络社群集聚性、可达性及二者交互效应对机构成功退出的影响。运用CV Source数据库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样本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风险投资机构网络社群集聚与成功退出呈倒U型关系;②可达性与成功退出呈正相关关系;③可达性正向调节社群集聚与成功退出的倒U型关系。研究结果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结构优化、提高机构投资绩效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风险投资机构网络位置影响因素,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风险投资机构自身特征和网络特征因素对投资机构网络位置的影响,并使用CVsoure数据库2009-2013年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机构管理资金规模、努力程度、吸收能力、主风险投资概率、网络能力等因素对风险投资机构网络位置有显著正向影响;退出方式度量的以往绩效对网络位置有显著正向影响;以累计投资轮次、累计IPO和M&A两个指标度量的声誉对风险投资机构网络位置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创业投资参与程度对企业绩效具有双重效应,以中国创业投资市场为研究背景,运用CVSource数据库2000-2014年的大样本数据,使用多变量回归模型,研究不同管理风格下创业投资参与程度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管理风格下VC参与程度与企业绩效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在VC参与程度达到最优值之前,随着参与程度的增加,企业绩效随之提升,VC参与程度对企业绩效具有促进效应;但超过最优值后,随着VC参与程度的增加,企业绩效却呈递减趋势,VC参与程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9.
风险企业家和风险资本家,对于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的偏好由于双方利益的冲突从而出现不完全一致,风险投资主体双方以可转换证券为融资工具,利用可转换证券所具备的控制权相机转移的特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风险投资退出的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20.
创业投资企业作为一种知识型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最大不同在于,人力资本在资源配置中开始上升为主导地位。首先。创业投资家为创业投资企业配置知识资本与人力资本,这一点可以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进行解释。其次,创业不仅是创业企业家一种对机会的识别与新价值发现,而且是创业团队人员共同参与的创新行动,这个行动体现出了创业企业家特有的创业精神。第三,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之间的人力资本特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治理机制是创业投资企业治理的关键,信任与合作是克服创业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之间代理风险的关键。本文主要从以上三方面详细分析了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的人力资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