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所谓转型,就是为适应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发展战略进行不断调整,以保持可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邮储银行成立三年来,在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下,仍然呈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强大而稳固的经济基础和依然活力四射的国内经济,另一方面也凝聚了邮储银行员工的辛勤汗水。  相似文献   

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于2007年3月20日正式成立。邮储银行在创立初期,具有起步晚、基础差的劣势,但是凭借其多年经营积累的客户资源和网络,特别是与生俱来的贴近“三农”的服务优势,使得它在国家日益重视“三农”的宏观政策环境下具备了有别于其他银行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邮储银行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核心优势以及有利的外部条件来发展壮大自己,以促进银政企农的共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邮政》2015,(2):12
1月20~21日,2015年邮储银行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严控风险,稳中求进,努力开创新常态下邮储银行转型发展新局面。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邮储银行董事长李国华作重要讲话,邮储银行行长吕家进作工作报告。会议认为,在2014年银行业经营环境十分复杂的形势下,邮储银行深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转型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风险内控工作更加扎实,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能力建设进一步夯实,圆满实现了各项目标,经营  相似文献   

4.
邮储银行成立之后,管理体制发生着变化,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作为一家商业银行,必须遵守银行业的规则,必须逐渐向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转变,不断规范和提升管理水平。在银行新业务不断发展,规模不断膨胀的同时,外部监管要求也在不断加强,邮储银行正面临着向现代商业银行转轨的阵痛。内部审计随着邮储银行的转型,也需要重新定位,进行全面再造,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管控风险、价值增值的功能。如何从传统的稽查职能,向现代银行业审计职能转变,同时保证转型期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邮政金融体制改革自实施以来,从邮储银行总行到各分支机构,  相似文献   

6.
夏芊 《邮政研究》2023,39(3):21-24
分析梳理了科技企业客群开发的政策背景、市场环境,结合前期邮储银行开发科技小微企业客群遇到的难点,提出邮储银行挖掘开发科技产业链客群的策略,为邮储银行实现科创类企业从准入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线上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提供策略建议,助力科创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推动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俞富强 《邮政研究》2015,31(4):26-26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信用卡业务自2009年推出以来,发卡量已初具规模,用卡、刷卡的特惠环境较为完善,风控机制也逐步健全.但与此同时,部分客户对邮储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相关服务不尽满意,客服投诉量居高不下.因此,要想促进邮储银行信用卡业务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认真梳理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是邮储银行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大背景下,邮储银行如何推进改革和发展,值得我们深思。根据2011年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笔者就如何打造邮政特色的邮储银行进行了初步探讨。什么是邮储银行的邮政特色对于邮储银行而言,它所内在的"邮政特色"体现为:一是企业文化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9.
唐敏  马丽斌  王康 《邮政研究》2021,37(3):50-54
从公司业务转型发展对邮储银行的重要性入手,结合邮储银行公司业务发展现状,对邮储银行公司业务转型发展进行SWOT分析,并在借鉴银行同业公司业务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邮储银行公司业务转型发展建议,以期做大、做强、做优公司业务,实现邮储银行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邮政》2010,(3):8-8
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10年工作会议”上,集团公司总经理、邮储银行董事长刘安东说,2009年是邮储银行各级机构真正独立运营的第一年,邮储银行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新的一年里,要全力推动邮储银行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邮储银行的成立,告别了邮储“只存不贷,对私不对公”的历史,开启了向全功能商业银行转型的伟大进程。面对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客户需求多样化、资本金约束以及同业竞争加剧等复杂的金融环境,邮储银行作为一名后来者,确定什么样的战略定位至关重要。总行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特色零售银行”的定位,这一定位符合当前邮储银行的实际情况,也顺应了金融业、银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2.
吴俊镜 《邮政研究》2010,26(1):11-14
市场定位在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邮储银行的SWOT分析,探讨了邮储银行近期和长期战略选择,以实现邮储银行的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彭文华 《邮政研究》2020,36(2):32-33
阐述了邮储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分析了邮储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与同业的差距,提出了邮储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邮储银行视角,选取2011~2020年邮储银行绿色信贷数据,选择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绿色信贷对邮储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可以提升邮储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降低邮储银行流动性风险。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和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的共性问题,选取2011~2020年17家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和风险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结果同样支持邮储银行数据多元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裴晟 《邮政研究》2021,37(3):42-45
以邮储银行某一级分行2019年1~10月信用卡业务调查为背景,基于当前信用卡业务的经营环境,从客户管理、流程控制、组织架构、信息系统等层面,分析了影响邮储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相关因素,并结合案例和数据加以论证,提出了风险防控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同业业务市场发展趋势和内部转型面临的问题,指出建设邮储银行同业生态圈的迫切性,并结合兴业、平安、招商银行在同业合作平台建设的实践经验,对邮储银行进行了SWOT分析,探讨了邮储银行同业生态圈建设的规划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张玺 《邮政研究》2019,35(6):27-28
以邮储银行临汾市分行为例,分析了邮储银行“三农”类不良贷款的结构、行业与成因,探讨了邮储银行“三农”类不良贷款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蒋小兰 《中国邮政》2012,(12):38-39
在邮储银行连云港市分行看来,请客吃饭、送礼品等举措并不是维系客户的长久之计。随着邮储银行商业模式的日趋成熟,摒弃传统的关系营销,逐步完善以交叉营销为代表的现代金融销售理念,才是银行实现商业化经营的根本。邮储银行,要学会用价值留住客户。  相似文献   

19.
邮储银行廊坊市分行于去年10月正式开办小企业贷款业务,截至今年7月底,已累计授信小企业188户、授信额73856万元,贷款结余172户、余额61588万元。小企业贷款余额在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位列第一位,在邮储银行全国二级分行中位列第四位,在廊坊市银行业中列第  相似文献   

20.
结合邮储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形势,分析了邮储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协同营销、场景营销和风险防控三方面探讨了邮储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