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世界范围内的公司治理模式正趋于同化,即朝着以股东利益为主导、以盈利为导向、重视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模式发展。这就决定了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既要包括针对股东的财务业绩等经济指标,又要包括针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指标。将EVA与平衡记分卡有机结合在一起,就符合这一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公司社会责任与营利目的的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军永 《经济论坛》2002,(19):56-56
早期公司的惟一目的就是为股东创造最大利益,股东投资于公司的惟一目的也就是希望从公司获得收益,因此早期公司法理论主要关注公司的营利目的,探讨如何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怎样加强股东对公司的监督,如何强化董事的相关义务等,而很少关注公司的社会责任。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增大,公司对社会的影响逐渐加强,公司法理论开始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探讨公司如何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更大作用。关于公司营利目的与公司社会责任的关系,学术界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主张认为,现代公司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性组织,而是具有一定的社会使命的组…  相似文献   

3.
公司社会责任之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司作为法律上承认的具有独立人格的法人,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为了公司自身的利益和公司出资者的利益,它必须追求经济利益。但同时,公司作为一个社会“人”,它占有和处置了社会上大部分的资源,因此,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公司不仅是股东争取利润的工具,更应该成为为其他社会利益者服务的工具,其中涉及到如何重新认识公司社会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霞 《时代经贸》2007,5(3X):25-26
针对目前公司所引出的各种社会问题,本文从公司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含义出发,从股东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一致性等方面讨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公司的营利性与其社会责任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员晓明 《经济师》2003,(2):68-69
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是为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绝对追求营利造成的诸多从外部难以预防的社会问题。对于我国公司法如何落实公司社会责任 ,文章不赞成非股东社会利益代表参与公司管理 ;可授权董事在经营决策时考虑非股东相关利害关系人利益 ,同时在一些特定场合要求董事负有考虑非股东相关利害关系人利益的义务。  相似文献   

6.
股份公司是一个由股东、经营者和职工等所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关系网络。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视角。私营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对资本所有者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私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体系,具体包括对职工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对所在社区的责任和慈善行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公司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凯  王永东 《生产力研究》2007,(10):102-103,129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广泛的、涉及公司社会责任的公司管制的大讨论,其主要焦点围绕着公司股东、董事、监事、职工、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涉及如何重新认识股东的法律地位、公司经营决策与执行、公司的社会责任等基本问题。文章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作为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种新理念对我国的公司经营及监管具有很大的借鉴,因此文章从公司的历史沿革、社会责任的提出及其概念着手,分析确定公司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巫文勇 《当代经济》2005,(10):73-74
对于公司的社会责任,各国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但普遍认为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惟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它社会利益,包括雇员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者利益及整个社会利益,公司不仅负有经济与法律上的义务,而且更负有超越这些义务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9.
李博 《经济论坛》2006,(6):74-75
一、何谓公司的社会责任 传统的公司理论一直把公司的本质视为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公司只对股东负有营利责任。在公司发展史的初期,由于其规模较小,且大多为封闭性公司,将这一理念作为公司存在的惟一目的是可行的。然而,进入20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加速发展,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对社会的影响逐渐加大,公司对于政府与个人权利已经构成某种意义上的威胁,于是传统理念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即如果公司只把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惟一目标,它就可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择手段.  相似文献   

10.
黄滢  彭德元  付琴 《当代经济》2005,(11):55-56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应社会之要求实现其经济上的使命,即完成其为股东利益服务的经济责任,并且能遵守法律,重视伦理,致力于公益事业,即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包括雇员(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社区利益、社会弱者利益及其他社会共同利益。美国学者阿尔奇·卡罗尔(Archie B.Carroll)将其归结为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之和。  相似文献   

11.
吴涛 《经济研究导刊》2011,(30):116-117
公司在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增进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对其进行规制?针对现代中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缺失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孟娣  赵兰振 《经济论坛》2006,(11):122-123
公司的社会责任是指在追求营利性目标的同时,还应该最大限度地保护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公司利害关系人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司在其经营活动中,除了股东以外,还存在着诸多相关人的利害关系,包括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商、社区等,他们无论是以个体身分出现,还是以组织身分出现,都有着各自的利益需求,且这种利益与公司及其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由于这些利害相关人的利益与公司息息相关,因此公司必须体现并保护他们的利益,而不得损害他们的利益。一、我国新公司法注重保护公司职工的利益(一)新…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股东权行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行使主体包括未成年股东的法定代理人、再代理人及未成年人自己。法定代理人、再代理人在行使股东权时侵害了股东或公司的利益,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未成年股东行使其股东权时损害了其他股东或公司的利益,法定代理人未尽其监督义务的,应承担侵权责任,其责任性质应为过错推定责任;未成年股东构成侵权的,其本人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公司所引出的各种社会问题,本文从公司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含义出发,从股东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一致性等方面讨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公司价值取向及其演进趋努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心合 《财经研究》2004,30(10):132-144
从历史和现实看,公司价值取向存在两种模式:一是股东价值取向模式,其理论基础是资本强权理论和股东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理论;二是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共同所有权理论、托管责任理论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历史地看,公司价值取向模式经历着从股东价值取向向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的演进过程.在全球化背景下,两种公司价值取向模式正趋于调和,但主导力量将是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公司法》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规定,是我国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要法律条款,也是今后寻求落实公司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不可否认,公司管理者、股东和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公司社会责任意识对落实公司社会责任至关重要,但要真正将公司社会责任落到实处,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法律规定。我国新近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关于公益性捐赠支出税前扣除的规定,无疑是落实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要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7.
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公司治理的实质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ee),或称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人之间的一整套关系(OECD,1999);或者说是处理股东、贷款人、管理人员、职工等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经济目标的一整套制度安排(钱颖一,1995)。公司治理涉及的是出资者保证收回他  相似文献   

18.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与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包括资本提供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委托,必须在经济社会的协调中最大效率地与各种生产要素结合,不能片面地追求一己利益,而要为整个社会履行社会责任。该文认为: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而现代的公司治理中心不仅仅局限于股东,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拥有明确的公司控制权和收益权。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公司长期发展演变的产物,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引入利益相关者、考虑社会责任是公司治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段晓宇  闫晓言  陈敏洁 《经济师》2006,(12):196-197
现代经济学已经突破了公司仅仅为了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传统理论,认为公司治理应同时考虑公司外部因素。影响公司治理的外部因素至少包括股东、职工、债权人、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相关市场因素对公司治理也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酒店仅考虑对股东负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承担对其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目前,国内很多酒店在为股东创造价值时单纯的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出现了忽视对员工的社会责任,顾客利益得不到保障。在对外竞争合作问题上只求眼前利益,漠视政府的一些政策法规,对社区和环境的影响重视不够,慈善和公益水平普遍不高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