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新疆“十一五”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十一五”时期是新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新疆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编制和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新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下面就新疆“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用新的发展观指导“十一五”规划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编制好这一规划,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树立新的发展观,做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迎接挑战,加快发展;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促进…  相似文献   

3.
王梦奎 《生产力研究》2005,(11):120-121
总的看,“十五”时期发展和改革进展比较顺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局不错。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概括的讲,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在加快。这“四化”,也是“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向。从总体上把握,“十一五”时期的任务,仍然是十六大所  相似文献   

4.
对于沧州而言,“十一五”时期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强力推进“五个统筹”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多得的黄金发展期;是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必须抓出成效,以在河北省第二次翻番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增长极作用的重要机遇期。只有实现“十一五”期间的全面快速发展,沧州才能真正在京津冀都市圈、环渤海经济圈中奠定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5.
刘奇 《宏观经济研究》2006,(12):21-26,33
“十一五”时期是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坚持依法治省,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统筹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十一五”发展评估和“十二五”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一五”是福建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和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下,基本实现“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已成定局。“十二五”时期是福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求福建省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战略导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迎头赶上周边沿海发达省份。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湖南的重要时期,也是抢抓中部崛起机遇、大力推进“三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湖南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家》2005,(6):F0002-F0002
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时期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克文 《宏观经济研究》2006,(4):27-32,33,34
“十一五”时期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加快实现总体小康目标并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必须立足现实基础,深化省情认识,抓住发展机遇,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江苏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一五”时期江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全省各级政府和部门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编制和实施各类规划、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全省人民共同努力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规划,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党中央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个五年规划。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广东省“十一五”规划,对于促进全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时期是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阶段,也是辽宁省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关键阶段。精心谋划,认真研究全省“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对于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6-2010年,是四川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极为关键的5年。“十一五”期间,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落实“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省、西部文化强省和法治四川、和谐四川、开放四川、生态四川的目标,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为建设惠及全川人民的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时期,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时期,也是促进全省统筹协调发展,为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总体部署,河南紧密结合省情,制定了《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战略重点,描绘了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5.
“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是党中央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未来五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落实这一战略任务,对于实现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时期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云南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突出又快又好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扎扎实实打基础、突出重点抓生态、调整结构创特色、依靠科技增效益、改革开放促发展、统筹兼顾谋协调、齐心协力建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不断开创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时期是国家、全省及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我市住宅建设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面对全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以及个别现象所引发的种种议论.住宅建设也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那么,什么是房地产市场的“冷”与“热”?形成这种“冷”与“热”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努力营造住宅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氛围呢?下面.我就按照全省房地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刍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五”规划提出以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为中心内容的和谐广西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战略思想,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经贸实践》2006,(7):1-1
时光流入“十一五”.中国农民的生活再次呈现前所未有的美好憧憬: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浙江省委、省政府结合全省到201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冠以“全面”二字,作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一个“新”和“全面”包含了农民渴望幸福生活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20.
《环境经济》2008,(3):7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标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近期正式印发实施。《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以2005年为基准年,以“十一五”期间为规划期。其总体目标是完成山区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开展平原区地质灾害调查,掌握我国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初步建立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基础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